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单号次序入院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用双侧PKP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单侧PKP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骨质疏松对症治疗。对比两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体重、骨折部位等,观察并记录手术起始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数、透视次数等相关数据,分析两种入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及骨折部位等入院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及Cobb角测量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上述总体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各数据的比较仍无明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记录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42.2±10.3)min、(18.6±5.4)次、(4.5±0.5)m L,观察组依次为(68.8±12.5)min,(48.9±6.2)次,(6.1±0.6)m L,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数为6例,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双侧穿刺入路相比,单侧穿刺入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取得相同疗效的情况下简便有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更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海滨 《医药导报》2005,24(5):419-419
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因食不洁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2d,于2004年6月30日就诊。体检:急性病容,脱水貌,体温37.6℃,心率86次·min1,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庆大霉素24万U 东莨菪碱(商品名:6542)10mg静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将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神经切断,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改善小腿肌性肥大外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例腓肠肌肌性肥大女性18侧小腿行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术中观测腓肠肌内、外侧头神经肌支在胫神经起点位置及与相邻神经的位置关系,测量小腿外形及周径变化.结果(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在胫神经上的起点位置较恒定,在腘窝中点上下1.5 cm范围内;(2)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起始与比目鱼肌支、腓肠内侧皮神经临床所见有4种组合关系,提示尽可能在神经支进入内、外侧腓肠肌肌门处选择性切断更为安全;(3)9例受术者术后早期可以行走、站立,无明显肿胀,随访3个月至1年,下肢无任何功能障碍,活动如常,小腿最大周径平均缩减(4.2±1.2)cm.小腿曲线变平缓,以内侧缩小明显.结论(1)行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术,可缩小小腿肌性肥大症状,达到小腿减肥,改善小腿外形之目的,效果明显;(2)该术式安全,简便,不影响受术者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24.
2007年12月~2008年3月,我院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脑活素,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70927),治疗脑梗死中发生3例过敏反应(ADR),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瘢痕疙瘩动物模型,并探讨采用这一模型进行瘢痕疙瘩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对人体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体外培养第6~8代的成纤维细胞,接种到培养液预湿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形成体外复合体,将复合体转移至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容器内培养;1周后种植在20只雌性裸鼠皮下,同体两侧对照,第4、8、16、24周取材,对获得的瘢痕疙瘩组织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 术后裸鼠全部成活。复合体移植24w后,在裸鼠皮下形成的瘢痕疙瘩保持了其原有的胶原形态,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植入物内同时存在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细胞特性保持不变。结论 PLGA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好的亲和性,PLGA-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复合体在裸鼠体内可形成瘢痕疙瘩,值得进一步开发研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经乳晕切口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处理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的效果.方法 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对94例168侧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进行治疗并置入假体,其挛缩程度均为Baker分类法Ⅲ、Ⅳ级.94例均采用乳晕切口,根据原假体置入腔隙及乳腺、胸大肌厚度等条件,采取重新剥离腔隙、去除或不去除包膜组织,甚至二期手术,于胸大肌或乳腺后间隙置入假体等方法综合处理,术中严格止血.结果 术后94例中46例获得门诊随访,其余病例均获得电话随访,时间6 ~37个月,平均9.9个月,术后包膜挛缩复发Ⅲ级者2例、Ⅳ级者1例,其余病例乳房外观均丰满、挺拔,柔软度较好,电话随访病例均对乳房塑形效果满意.本组病例均无血肿、感染、乳房假体破裂、乳房下垂及上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乳晕切口对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进行综合而有效地处理,术后包膜挛缩复发率较低,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乳房塑形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与肱骨头置换(humeral hemiar-throplasty,HHA)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78例高龄(≥80岁)复杂肱骨近端...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一种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9例(35眼)先天性或复发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改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进行矫正;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估及满意度调查。结果随访6~12个月,术后患者睁眼迅速有力,眼睑及眼球运动协调;35眼中有30眼治愈,5眼基本治愈,治愈率为100%(35/35);无一例出现复发或上睑回缩。29例患者中,24例效果满意,3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3.1%(27/29)。结论采用改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先天性及复发性重度上睑下垂,操作安全、有效,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论医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原则与五种关系的处理周增桓,汪海滨,李海燕,熊梦辉学科建设是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发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因此在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要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建设成一流的学科,才能...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20岁,2003年3月因右侧半面萎缩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右耳屏前有一针尖状小孔,挤压无分泌物流出,于全麻下行吻合血管的游离去表皮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充填术。术中剥离右面皮肤下并无发现深部有粘连及窦道,术后皮瓣成活,外形改善满意后出院。2004年3月右侧颜面部逐渐出现红、肿、热、痛等并发症,经B超及穿刺检查,发现右侧耳屏前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