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41.
探讨瓦里安加速器治疗床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加速器治疗床在临床放射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固体水模置于治疗床的中心处,改变机臂角度,从不同角度让不同能量的高能x射线穿透治疗床的各种床板,通过对比测量,计算出不同治疗床板对X射线的穿透因子。结果瓦里安加速器治疗床中的网状板对6MVX射线的穿透因子在0.981~0.997,对15MVX射线的穿透因子在0.990-0.999;延长板对6MVX射线的穿透因子在0.854~0.987,对15MVX射线的穿透因子在0.899~0.996。结论放射治疗对后野时应选用网状板,因为整个后野范围的x射线穿透因子平均在0.981~0.999,而延长板主要起延长支撑作用,而此板的X射线穿透因子最小达0.854。在同一角度下,相同床板对6MVX射线穿透因子要小于15MVX射线的,而且在相同能量x射线下,穿透因子随床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真空定位袋在放疗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把真空定位袋抽成真空,并使其厚度分别为1cm,3cm,5cm,10cm不等,将其置放于加速器治疗床的固体水模上,固体水模内放置剂量测量仪探头,分别用6MV和15MV高能X线进行照射,得到一组剂量仪读数,然后拿掉真空定位袋,其它条件不变,再去照射。用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求出真空定位袋的穿透因子。结果对于不同型号,不同厚度的真空定位袋,穿透因子不同。结论相同能量X线照射下,穿透因子随着真空定位袋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同型号和厚度的真空定位袋,穿透因子随着X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真空定位袋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放射治疗定位和剂量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43.
双氢青蒿素对大鼠照射后早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双氢青蒿素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γ射线单次全肺照射15 Gy,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108只同体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36)。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溶媒;单纯照射组灌服等体积溶媒+全肺单次照射15 Gy;照射用药组灌服双氢青蒿素+全肺单次照射15 Gy。双氢青蒿素和溶媒皆于照射前3天开始灌服,持续至照射后15天。双氢青蒿素灌服剂量为60 mg·kg^-1·d^-1。对各组大鼠的肺外观、肺组织中炎症渗出、胶原纤维生成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照射用药组大鼠肺较单纯照射组肺表面光滑、弹性好、充血水肿表现轻。单纯照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渗出及纤维化征象最严重。结论双氢青蒿素能够明显改善大鼠放射性损伤肺组织的炎性渗出,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颈胸上段食管癌和胸中下段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食管狭窄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不同部位食管癌初治患者90例,均行同步放化疗,放疗中位剂量60 Gy,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其中,颈胸上段食管癌4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42例,比较两组近期有效率、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食管狭窄情况.结果 随访率为100%,颈胸上段食管癌组和胸中下段食管癌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1.2%、73.8%(x2=0.717,P=0.397);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3%、71.8%(x2=5.865,P=0.015);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9.0%(x2=4.580,P=0.032);中度及以上程度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5.6%、29.4%(x2 =5.360,P=0.021).两组在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颈胸上段食管癌组在1年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和食管狭窄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胸中下段食管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胸上段食管癌疗效较胸中下段食管癌好,但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程度较胸中下段食管癌重.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联合胸腺肽α1的近期反应。方法将64例就诊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联合胸腺肽α1;对照组:采用单纯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血常规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CD3除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化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但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食欲、睡眠、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胸腺肽α1对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构建编码人环氧合酶-2(COX-2)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特异性抑制人COX-2的表达。方法以人COX-2mRNA编码区中2条不同序列作为RNA干扰靶点,分别构建2个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WBH1和WBH2,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抑制效果。结果WBH-1高效特异地抑制了人COX-2的表达,抑制率达70.42%;而WBH-2未产生抑制效果。结论通过构建COX-2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导入细胞可以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其抑制效果与靶点的选择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8.
基因治疗需要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为了增加外源性基因的转染效率,必须借助适宜的载体,现常用的载体分为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与病毒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如多糖类载体具有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无毒,生物相容性好,高度可修饰性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多糖类材料在基因递释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在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利用瓦里安Eclipse 8.6计划系统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单弧360°Rapid Arc放疗计划和五野均分的dIMRT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统计GTV和PTV的相关剂量参数、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肺、脊髓、正常组织的剂量体积参数,以及总机器跳数(MU)、总治疗时间。结果 Rapid Arc与dIMRT计划中GTV的D2、D98、HI、CI和V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的D2、HI、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计划的GTV和PTV更具优势;Rapid Arc和dIMRT脊髓D1分别为(3644.15±72.89)cGy和(3810.69±97.51)cGy(P<0.05),肺V20为(13.65±2.19)%和(15.14±1.24)%(P>0.05),平均剂量为(893.95±102.43)cGy和(882.86±120.67)cGy(P>0.05);Rapid Arc计划与dIMRT计划MU分别为482±36和763±89,治疗时间为(102±19)s和(336±41)s。结论 Rapid Arc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d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具有较少MU和总治疗时间的优势,能够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可以获得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靶区适合度。  相似文献   
50.
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选择性抑制其活性可抑制胃癌的发生发展。COX-2主要通过诱导基因突变、抑制凋亡、抑制肿瘤免疫、改变黏附因子活性、参与血管形成等方式来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选择性COX抑制剂具有抑癌作用且能降低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辅助药物之一。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一种与β半乳糖有高度亲和性的凝集素蛋白,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galectin-1主要通过与癌基因相互作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异质黏附、抑制同质黏附等方式来促进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此文就COX-2和Galectin-1与胃癌的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