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与XELIRI方案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与XELIRI方案联合治疗.贝伐单抗的剂量为7.5 mg/kg;第1天伊立替康200 mg/m2静脉输注30~90 min;希罗达1 000 mg/m2,一天2次,持续14天;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每2个治疗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后总客观缓解率28.0%,疾病控制率60.0%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9±2.11)个月.其中,一线治疗10例,CR 1例、PR 3例、SD 4例、PD 2例,客观缓解率40.0 %,PFS为(9.70±1.52)个月;非一线治疗15例,CR 0例、PR 3例、SD 4例、PD 8例,客观缓解率20.0%,PFS为(6.71±1.51)个月;2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3~4级腹泻,1例出现3~4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3例,蛋白尿2级2例,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旋转容积调强计划在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适应性。方法:应用0.6cm3指形电离室和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分别对10例上段食管癌旋转容积调强计划进行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验证。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靶区、肺和脊髓照射剂量和体积的差异。锥形束CT验证放疗后摆位误差,每周一次,共做三次。结果:等中心处绝对剂量精确率均达98%以上。GTV、PTV-CTV、脊髓和双肺γ通过率均达97%以上,GTV、CTV-GTV、PTV-CTV D95%、Dmean的差异多数处于2%~3%之间,脊髓D1%差异为2.28%。左肺和右肺V10-30、Dmean的差异在2%以内。前后、头脚、左右方向的位置误差均值在2%以内。结论: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在上段食管癌放疗中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3.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经病理确诊的Ⅳ期食管癌,随机分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TN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组),TN组42例,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入,d1;奈达铂25 mg/m2,静脉滴入,d1~d3,21 d为1个周期.TP组52例,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入,d1;顺铂25 mg/m2,静脉滴入,d1~d3,21 d为1个周期.结果:TN组和TP组有效率分别为53.3%和55.4%(x2=0.11,P=0.743),疾病控制率分别83.6%和86.2%(x2=0.2,P=0.660),1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36.5%(x2=0.1,P=0.750);不良反应方面:TP组比TN组Ⅰ~Ⅱ恶心、呕吐(67.3%vs 28.6%,x2=13.9,P=0.000),Ⅲ~Ⅳ恶心、呕吐(15.4%vs 2.4%,x2=4.54,P=0.033)及外周神经毒性(46.2%vs21.4%,x2=6.325,P=0.013)发生率更高.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可取得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相似的有效率与生存,在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香菇多糖对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增殖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香菇多糖提高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疗效提供理论数据。方法:于CIK细胞培养第11天加入不同浓度香菇多糖,诱导培养72h后比较细胞密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CD3、CD56双阳率,CCK8法检测比较经不同浓度香菇多糖诱导后的CIK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 :诱导72h后,加入5、25、50μg/m L香菇多糖的CIK细胞密度虽有上升但与未加入香菇多糖的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CD3、CD56双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而经25、50及7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CD3、CD56双阳性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以50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组的差异最为明显。经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率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而经25、50及7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50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组对肺癌细胞的杀伤率最高。结论:香菇多糖对CIK细胞的体外增殖无促进作用,高浓度香菇多糖反而抑制CIK细胞增殖;适当浓度的香菇多糖处理CIK细胞能使CD3、CD56双阳性率上升,同时可提高CIK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株杀伤率。香菇多糖诱导CIK细胞的最适浓度在50μg/m L。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 1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7~52岁,平均年龄43岁。利用COMPASS对全部病例的调强计划进行剂量验证,比较计划系统计算结果与COMPASS实际测量结果差异的主要指标,评价靶区V95%、Dmean,腮腺Dmean,脑干、脊髓、晶状体、视神经、视交叉的D1%及各自的γ通过率。结果各靶区V95%和Dmean的差异在3%、2%以内,GTV的差异最小,为-0.97%±0.46%、-0.68%±0.24%。靶区γ通过率多在95%左右。危及器官中脊髓、脑干D1%的差异分别为4.25%±1.37%、5.50%±1.60%。晶状体、视神经、视交叉D1%的差异在2%以内。腮腺Dmean的差异在6%以内。各危及器官的γ通过率均在98%以上。结论 COMPASS能够快速、直观地分析出鼻咽癌靶区和危及器官理论和实际照射情况下的剂量差异。  相似文献   
26.
27.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于2008-12-01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8-12-31行手术切除肿块,病理诊断为右乳浸润性导管腺癌,肿瘤大小为1.8 cm×1.8 cm×1.0 cm,为中高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R(-),PR(-),HER-2(+),D53(+),Ki-67(+).右腋下10个淋巴结镜检未发现癌细胞,根据UICC分期为T1N0M0.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耐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在哺乳动物γ射线放射损伤中发挥抗辐射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空载体转染组和基因转染组.将自行构建的含有pprI基因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接受6 Gy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肌肉内,然后采用活体基因电转导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应用Western blot法对PprI蛋白及其下游基因rec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同源类似物Rad51以及Rad5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照后1d基因转染组小鼠肌肉组织中PprI蛋白明显表达,7d后未见蛋白表达,其余组小鼠未见蛋白表达;在基因转染组小鼠,肺脏Rad51蛋白于照后第1、7和14天明显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及空载体转染组小鼠,肝脏Rad51蛋白于照后第1天和第28天明显表达,肾脏Rad51蛋白于照后第1天及第14天明显表达;在各组小鼠的肺脏、肝脏组织中检测了Rad52蛋白,其表达无明显规律.结论 耐辐射球菌pprI原核基因成功地在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表达了PprI蛋白,并作用于下游基因rec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同源类似物rad51基因,使其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发挥其抗哺乳动物辐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局部晚期食管癌58例,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单纯放疗组28例,同期放化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全组处方剂量5600~7000cGy,中位处方剂量6400cGy,200cGy/次,1次/天,5次/周。化疗采用紫杉醇60mg/m2,静滴3h,第1、8d,奈达铂25mg/m2,静滴3h,第1-3d。21d化疗1周期,化疗共4个周期,与放疗同期进行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2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两组的RR(CR+PR),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显著,但毒副反应略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生存期和毒副反应,探讨晚期宫颈癌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晚期宫颈鳞癌(ⅡB-ⅣA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组(TC组)38例,接受紫杉醇40 mg·m-2+卡铂AUC1.5 第1、8、15天方案化疗,28 d后重复,放疗期间共完成2个周期;同步单药顺铂组(P组)32例,接受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1次,放疗期间共完成6周期.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4%、78.13%,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37%、84.38%;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40.3个月、25.5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85.29%、72.41%,TC组优于P组;急性血液毒性发生率分别为92.11%、12.50%,Ⅲ度及以上血液毒性比例分别为39.47%、12.50%;胃肠道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8.95%、78.13%,Ⅲ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比例分别为5.26%、37.50%.TC组较P组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高、无疾病进展时间长、血液学毒性及Ⅲ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比例低.结论:对晚期宫颈鳞癌,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临床疗效优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且毒副反应小,应成为晚期期宫颈鳞癌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