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采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报告基因,用HepG2细胞构建可敏感、快速、方便地筛选出Ⅱ相酶诱导剂的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TK启动子克隆到pEGFP-N1上,再将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序列插入TK启动子上游,并转染入HepG2细胞株,经G418筛选,挑取单克隆扩大培养。结果:重组载体经酶切和PCR鉴定,发现有TK和ARE-TK基因特异条带。DNA测序发现ARE-TK-EGFP框架正确。转染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绿色荧光颗粒,该细胞经不同浓度已知Ⅱ相酶诱导剂tBHQ作用后,与EGFP表达量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ARE调控的EGFP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高通量筛选Ⅱ相酶诱导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s)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来源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针对B-NHLs一线治疗方案仍是经典标准R-CHOP方案。近几年,靶向阻断分子或细胞机制在淋巴瘤中具有改变临床实践的意义,靶向治疗手段已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预测和肿瘤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年来B-NHLs靶向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抑制环氧合酶(COX)-2高表达肿瘤中COX-2的表达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抑制COX-2表达来预防和治疗相关肿瘤.为进一步验证COX-2是否可作为相关肿瘤治疗的靶点,我们采用RNA干扰(RNAi)方法,构建靶向COX-2的短发夹状双链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体电穿孔法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抑制细胞中COX-2表达,观察裸鼠皮下接种SGC-7901细胞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双氢青蒿素对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氢青篙素对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γ射线单次全肺照射15 Gy,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108只同体质量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溶媒;2)单纯照射组:灌服等体积溶媒+全肺单次照射15 Gy;3)照射用药组:灌服双氢青蒿素+全肺单次照射15 Gy.双氢青蒿素和溶媒皆于照前3 d开始灌服持续至照射后15 d.ELSIA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照射后60 d内血清及肺组织TNF-α表达情况.结果:单纯照射组肺组织炎症渗出及纤维化征象严重.照射15 d,单纯照射组、照射用药组肺组织及血清TNF-α表达依次递增,单纯照射组肺组织TNF-α表达最强,照射用药组介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之间(P<0.05),照射后30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两组表现为从照射后3 d开始增加,到15 d达到高峰,30 d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照射用药组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具有降低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肺组织TNF-α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已证实COX-2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直结肠腺癌、Barrett食管腺癌等的发生发展有关。另外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可能通过抑制COX-2而具有抗肿瘤作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萎缩性胃炎、肠L皮化生、异型增生而增加发生胃癌的风险性。我们通过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各阶段中COX-2蛋白表达的测定来探讨COX-2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紫杉醇加奈达铂(TP)及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食管癌部位与食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罹患不同部位食管癌的患者进行ⅠMRT+TP方案+rhTNF-α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另外,按食管癌发生部位将患者分为颈胸上段组和胸中下段组,进一步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食管狭窄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CR 20例(50%),PR 16例(40%),总有效率为90%(36/40).治疗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为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治疗后食管癌颈胸上段组和胸中下段组的中度及以上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3.64%(14/22)和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程度较重,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紫杉醇和奈达铂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均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方案(TP 方案)化疗;分析生存率及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3.9%、3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单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有疗前进食情况、治疗前 ECOG 评分、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T 分期、非手术 N 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病变长度、非手术 N 分期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对于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病人,TP 方案联合 IMRT 治疗安全有效,放疗前病变长度短、非手术 N 分期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用XELIRI方案与联合贝伐单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配到单用XELIRI组(27例)或联合贝伐单抗组(25例)进行治疗。XELIRI方案为伊立替康+希罗达,3周一疗程。贝伐单抗在第一天化疗后输注。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反应。结果:25例联合治疗患者总有效率32%,疾病控制率60%,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79个月。27例XELIRI方案患者总有效率18.5%,疾病控制率40.7%,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68个月。二个化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腹泻和呕吐。贝伐单抗+XELIRI和XELIRI方案中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由于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毒副反应比较二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种治疗方案在控制结直肠癌进展方面都有效而且毒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放疗效果。方法选取6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上段14例,胸中段27例,胸下段2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38例,病灶大小:<3 cm者35例,≥3 cm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癌根治术配合术后放疗,回访3年,观察65例患者治疗转归及不同部分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后放疗疗效,对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在者采用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术后放疗后,60例(92.31%)肿瘤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回访3年期间,1年生存率为76.92%(50/65),3年生存率为58.46%(38/65)。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以腹腔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多见,且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胸上段及胸下段食管癌。病灶<3 cm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病灶≥3 cm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术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联合放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