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湘  汪世存 《安徽医药》2007,11(11):1011-10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7例,恶性13例。发生于胃体9例,胃底8例,胃窦3例。病灶呈类圆形17例,不规则形3例,最大径1~18 cm,平均6.4 cm。良性7例,最大径1~4.2 cm,恶性或潜在恶性13例,最大径2.8~18 cm。GI显示腔内充盈缺损,粘膜推移变平,并可见龛影。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明显。胃镜示粘膜隆起性病变,可见溃疡。EUS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团块。结论EUS是诊断胃间质瘤的最准确方法。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助于胃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来研究肝转移瘤(HMs)在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变化,并分析TACE术前肿瘤组织的灌注参数与碘化油(LPD)沉积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例HMs患者在TACE术前2~4 d和术后30~40 d分别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术前肿瘤组织及术后病灶非碘油沉积区(包括复发及残余肿瘤,坏死区除外)的CT灌注参数。结果 15例HMs患者在TACE术后病灶非碘油沉积区的HBF、HBV、HAP下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MTT、PS、HAF、PVP虽然也下降,但无显著差异。上述15例HMs非碘油沉积区的HBF、HBV、MTT、HAF及PVP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参数值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另有5例HMs在TACE术后未见明显碘油沉积。根据上述差异并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出HMs在TACE术后的碘油沉积与CT灌注参数HAF和HAP有关。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有效评价TACE术后肝转移瘤的血流灌注改变,对指导肝转移瘤的介入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PET-CT检查时护理配合。方法对68位宫颈癌行PET-CT检查患者采取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结果68位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符合医生诊断要求。结论检查前有效沟通、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有效完成药物注射,做好检查时的配合、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患者配合,减少干扰因素,获得满意图像的保证。  相似文献   
84.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1.6亿患者,全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1]。曲安奈德是人工合成的含氟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抗炎作用强而持久,可维持2~3周[2]。我院应用曲安奈德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1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经皮介入碎栓及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 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 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 ,总量 2 0万~ 14 0万U ,低分子肝素应用 10~ 15d ,口服华法林 3~ 6个月。 1例因有咯血未用溶栓剂及抗凝。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测定、Miller指数、血氧分压、D 二聚体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 10 0 %。肺动脉平均压从(2 9± 3)mmHg下降至 (16± 8)mmHg ,治疗后平均Miller指数为 0 .33。动脉血氧分压从 (34.6 0± 8.76 )mmHg升至 (6 4 .6 0± 2 .97)mmHg。所有病例未见肺栓塞复发。结论 经皮机械性碎栓及溶栓治疗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6.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主要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原理显示活体生物活动的医学影像技术,可探测机体的代谢情况。PET/CT是在PET和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具有PET的定性功能,同时又有CT的定位功能。随着近几年国内PET、PET/CT的应用越来越多,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问题。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患者PET-CT显像资料,经临床随访证实后确定诊断效能。结果经随访证实的10例MFH术后PET-CT显像患者,局部肿瘤存活或复发灶4处,转移灶15处,分析得到18 F-FDG PET-CT显像在MFH术后局部肿瘤残存、复发及转移监测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90.9%、准确性96.6%、阳性预测值94.7%、阴性预测值100%。结论18 F-FDG PET-CT显像对MFH术后患者局部复发及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有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MP)CT、MRI及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EMP的CT、MRI及18F-FDG PET/CT资料,观察病灶特征。结果 4例接受CT检查,病灶均以等密度为主,1例邻近骨质破坏,但无明显骨质硬化改变。7例接受MR检查,病灶信号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其中2例病灶内或周边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中-重度强化,部分病灶边缘可见细小血管影,5例增强MRI病灶内可见强化更为显著的间隔。9例接受18F-FDG PET-CT扫描,7例表现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影,2例仅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增厚伴结节状,均伴团块状中-重度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8.43±3.33。结论 CT、MRI及18F-FDG PET/CT在诊断EMP、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脏肿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4例肾脏转移瘤。用勾画感兴趣区(ROI)法测量病灶的SUVmax,同时测量病变的大小及CT值。结果:14例患者中,共计18个病灶,其中左肾单发5例,右肾单发6例,双肾单发2例,右肾2处转移灶、左肾1处转移灶1例。结节状弥漫性高摄取病灶11个,环形高摄取病灶6个,弧形高摄取病灶1个,SUVmax(4.3~21.5),平均值11.6±5.5。等密度灶8个,低密度灶7个,高密度灶3个,CT值范围15.0~35.0 HU,平均CT值(27.9±5.2)HU,病灶最大径范围1.1~7.2 cm,最大径平均值(3.3±1.6)cm。结论 :肾脏转移瘤在18F-FDG PET/CT显像有一定特点,18FFDG PET/CT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