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9岁,因左上肢麻木4个月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阴性,患肢肩部伸侧面、前臂手部背侧面感觉减退,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上抬受限。于我院就诊期间,血尿常规、生化免疫组合及凝血象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增强CT示左肩部肌间隙内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约7.0 cm ×6.0 cm,边界尚清,密度欠均匀,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骨质未见破坏。德国 Siemens 公司 Biography 16 Sensation PET/CT scanner检查示左肩部肌间隙内见团块状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SUVmax为4.6(正常肌肉组织SUVmax为0.7),同机CT提示左肩部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约6.2 cm ×6.9 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另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图1~3)。CT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血管瘤待排(图4~6)。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后临床特征与131Ι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Ι清甲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临床相关资料。131Ι治疗后8~12个月进行二次131Ι治疗或诊断性碘扫,结合甲状腺球蛋白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为疗效评价依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为满意、可接受及欠佳。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直径(>2 cm、1~2 cm、<1 cm)、病灶数目(单发、多发)、甲状腺癌合并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他、无)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5~10个、≥ 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直径<1cm)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10个)是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论 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直径<1 cm)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10个)是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影响的独立因素,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不明原因腹水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68例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PET-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经胃镜、肠镜、腹腔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定(随访时间均>6个月).采用Student'st检验比较有无腹膜转移的两组间腹膜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SUV max、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对腹水性质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PET-CT鉴别腹水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93.6%(44/47)、90.5%(19/21)、92.6% (63/68).有无腹膜转移患者腹膜SUVmax分别是5.82±3.89和2.51 ±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 0.01).在ROC曲线分析中,SUVmax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而AFP的最小.结论 PET-CT显像诊断不明原因腹腔积液性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评价介入诊疗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造影、栓塞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头面部血管瘤、难治性鼻出血等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中,除6例血管瘤无显影,2例腭、颈部肿块明确为颈内动脉瘤而瘤体与颈内动脉共壁无法栓塞之外,其余24例均成功进行了栓塞治疗。栓塞作为单一治疗方式的11例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难治性鼻出血5例、蔓状血管瘤4例均一次栓塞治愈,1例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姑息性栓塞控制了症状;栓塞辅以手术治疗的13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其中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0ml,7例血管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ml。结论DSA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能显示供血动脉、异常交通支、动静脉瘘等清晰的动态图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颈外动脉系统的难治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部分血管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血运丰富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7.
食管良恶性狭窄及瘘的带膜内支架介入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应用带膜的镍钛合金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的良恶性狭窄。方法:共60例患者,不能手术晚期食管癌19例,食管癌放疗后引起的食管狭窄20例,手术后吻合口狭窄18例,手术后吻合口瘘2例,腐蚀性食管炎1例,4例合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所用器械包括:6F猎人头导管,0.035Cun长1.8m交换导丝,食管球囊导管,支架推送器和50-120mm镍钛合金属支架。全部在电视透视下进行,局部口咽部麻醉。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成功,其中一例患者因狭窄位置较高,支架置入后48小时取出,术后进食良好。结论:带膜的镍钛合金金属内支架对食管的恶性狭窄进行姑息性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手术后吻合口瘘与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11C-胆碱和18F-FDG PET/CT在脑胶质瘤显像中的意义,以提高PET/CT对脑胶质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别对21例颅脑占位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行11C-胆碱及18F-FDG PET/CT颅脑显像,分析11C-胆碱和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 21例患者的18F-FDG和11C-胆碱SUVmax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8F-FDG SUVmax与病变的良、恶性也无显著相关性,而11C-胆碱SUVmax与病变良、恶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结论 11C-胆碱PET/CT在诊断和鉴别颅内胶质瘤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9.
经内镜和病理证实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82例食管癌患者入组,患者均在术前1周接受多层螺旋CT( MSCT)和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18F-FDG PET-CT)扫描,结合图像信息,记录其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MSCT与18 F-FDG PET-CT扫描对判断T分期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40,P=0.463),而18F-FDG PET-CT扫描对判断 N 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MSCT(P<0.05);术前MSCT扫描检测T、N分期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差(Kappa=0.376,Kappa=0.317,P<0.01),而术前18 F-FDG PET-CT 扫描检测 N 分期与术后病理高度一致(Kappa=0.750,P<0.01)。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皮肤淋巴瘤(CL)的18F-FDG PET/CT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出现皮肤损害,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5~73岁,中位年龄51.5岁。NK/T细胞淋巴瘤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渐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边缘B细胞淋巴瘤1例。结果 14例患者皮肤病灶均为多发,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及四肢皮下,CT上皮损形态以絮状、斑片状、结节状、团块状为主,部分病灶边界不清,部分伴有皮肤增厚,所有皮损或皮下结节均不伴钙化。所有患者皮损部位均伴有放射性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max 5.47~26.76,平均值12.72±7.26。除皮肤病灶外,另有不同部位淋巴结受累者13例,脾脏受累者6例,骨骼受累者7例,副鼻窦及口鼻腔、肺部受累者各5例,甲状腺、乳腺、心包、肝脏、胰腺、肾上腺、肾脏、胃肠道受累者2各例,附件及睾丸受累者各1例,胸、腹膜受累者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