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15篇 |
免费 | 785篇 |
国内免费 | 4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71篇 |
基础医学 | 580篇 |
口腔科学 | 181篇 |
临床医学 | 1864篇 |
内科学 | 1230篇 |
皮肤病学 | 140篇 |
神经病学 | 658篇 |
特种医学 | 4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051篇 |
综合类 | 4143篇 |
预防医学 | 1898篇 |
眼科学 | 114篇 |
药学 | 1638篇 |
23篇 | |
中国医学 | 1574篇 |
肿瘤学 | 4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347篇 |
2022年 | 390篇 |
2021年 | 436篇 |
2020年 | 317篇 |
2019年 | 344篇 |
2018年 | 366篇 |
2017年 | 240篇 |
2016年 | 310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863篇 |
2013年 | 651篇 |
2012年 | 715篇 |
2011年 | 773篇 |
2010年 | 719篇 |
2009年 | 686篇 |
2008年 | 671篇 |
2007年 | 627篇 |
2006年 | 663篇 |
2005年 | 692篇 |
2004年 | 595篇 |
2003年 | 585篇 |
2002年 | 446篇 |
2001年 | 385篇 |
2000年 | 457篇 |
1999年 | 447篇 |
1998年 | 393篇 |
1997年 | 376篇 |
1996年 | 323篇 |
1995年 | 333篇 |
1994年 | 282篇 |
1993年 | 193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45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70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63篇 |
1981年 | 44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1篇 |
1959年 | 11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调和阴阳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调和阴阳法针刺治疗中风患者30例,并与传统体针法进行对照,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 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实验组优于传统体针组。两组均能调节患者血浆TXA2和PGI2的平衡,此效应以实验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2.
Pentacam眼前节成像分析系统在晶状体半脱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Pentacam眼前节成像分析系统在晶状体半脱位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量50名(100只眼)正常人眼前房的深度,获得角膜直径4mm范围内6个对称点相对应的前房深度差异范围.对7例(9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Scheimpflug图像及6个对称点前房深度值和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cheimpflug图像能直观显示晶状体脱位的方向,定量显示脱位的范围,通过三维前房分析系统对术后6个对称点前房深度值和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视觉效果.结论 Pentacam眼前节成像分析系统为晶状体半脱位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证据,对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评价黄芪甲苷(AS-IV)对Th2过敏性皮炎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在day 1,day 2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地塞米松ip剂量为0.67 mg·kg-1,AS-IV(6.25,12.5,25,50 mg·kg-1,ig)至day 5(诱导相给药),day 6用0.5%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耳组织HE染色,同时部分耳组织制匀浆以ELISA方法检测白介素(IL)-4,IL-13,IL-9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明显,耳组织真皮层明显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IL-9水平显著升高;黄芪甲苷25,50 mg·kg-1诱导相给药能显著抑制模型的耳肿胀度;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予黄芪甲苷小鼠的耳炎症反应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同时能显著降低耳组织匀浆中IL-4,IL-13,IL-9水平。结论:黄芪甲苷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 总结四川大学举办的3届省级卫生检验与检疫知识技能竞赛的经验,探索知识技能竞赛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举办3届知识技能竞赛, 分析竞赛的策划、实施、影响等。结果 打造了近年来西南地区影响力最高的卫检知识技能竞赛。3年的竞赛共有28支队伍参赛,共决出了团队一等奖3名(1名/届),二等奖9名(2~4名/届),三等奖15名(3~6名/届)。开展知识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方式,对规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结论 知识技能竞赛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不同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了解不同高危因素间异常核型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危孕妇356例,于孕中期行羊水穿刺,对羊水细胞分别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比较不同高危因素(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史,夫妇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SNP array检出情况。结果: 6例羊水样本检测失败, 350例标本成功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为6.29%(22/350),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为10.57%(37/350),两种方法异常核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6,P=0.001)。不同高危因素间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8,P=0.021)。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高于其余各组,且高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χ2=4.167,P=0.031)。结论:SNP array可大大增加高危孕妇染色体致病性核型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互补检出平衡易位及嵌合体等,以减少漏诊及出生缺陷。另外,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茎部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生成模型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斜叶黄檀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肉桂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檀亭F(1)、2-羟基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2)、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3)和黄檀亭C(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斜叶黄檀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显示出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23.6μmol/L。 相似文献
998.
“一方二法”四字在《伤寒论》全篇中仅出现一处条文,这就是174条桂枝附子汤证、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原文方后注“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 相似文献
999.
一起铁污染面酱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2月3日晚5—7时,在天津某美食城用餐的33名(男27人,女6人)顾客,用餐过程中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唇、牙齿、舌面变黑为主的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依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判定为由食用含铁量过高的面酱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采用热传导法损伤大鼠子宫内膜,建立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模型.方法 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开腹穿刺左侧子宫,无热损伤;热损伤10 s组、15 s组和20 s组分别采用100℃热水导管损伤大鼠左侧宫腔10 s、15 s和20 s.分别于造模后3、7、14和21 d每组大鼠处死3只,收集双侧子宫进行病理学鉴定,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变化及腺体数量,Masson染色分析各组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热损伤10 s组造模后14 d即可达到自我修复,宫腔形态基本恢复,有大量腺体新生;热损伤15 s组造模后14 d宫腔形态狭小,肌层完整,大量胶原纤维聚集形成致密粘连,较大程度的符合人类宫腔粘连的病理表现;热损伤20 s组造模后7、14和21 d宫腔已完全封闭,肌层结构紊乱,未见腺体结构,内膜过度受损.与假手术组比较,热损伤10 s组、15 s组和20 s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依次降低,而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依次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100℃的热水导管损伤大鼠宫腔15 s,造模14 d后可成功构建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