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7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12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962篇
内科学   51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00篇
综合类   1869篇
预防医学   604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594篇
  1篇
中国医学   667篇
肿瘤学   3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及限制酶分析,病毒分离和特异性抗体测定检测孕妇外周血,脐带血及互胎组织巨细胞病毒(HCMV0。结果367例孕妇中,孕早、中、晚期HCMV阳性率分别为8.6%、1.6%和7.0%,nPCR检出率(4.9%)高于病毒分离(3.0%,P〈0.025)。6份nPCR阳性母血中,3份配对脐血nPCR阳性。提法:nPCR能提高诊断HCMV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HC  相似文献   
72.
红细胞在葡萄球菌肠毒素B刺激人PBMC增殖中的辅佐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对完整红细胞及红细胞膜能否在提呈抗原中起辅佐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单核细胞的辅佐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SEB刺激去除单核细胞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别加入红细胞、红细胞膜碎片或单核细胞后,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明显升高(P<0.01)。当同时加入红细胞和单核细胞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幅度略高于单独加入红细胞或单核细胞组。提示红细胞具有与单核细胞作用类似而机理不同的辅佐作用。  相似文献   
73.
淋巴细胞培养后免疫治疗原发性习惯性流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培养后免疫治疗原发性习惯性流产 (UHA)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刺激淋巴细胞 ,体外培养后主动免疫治疗UHA患者并检测其机体免疫反应状态。结果  (1)免疫治疗组比对照组妊娠成功率明显提高 (P <0 .0 5 )。 (2 )免疫治疗后CD4/CD8比值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与常规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相似。结论  (1)淋巴细胞培养后可增加免疫原活性 ,减少用量 ,提高妊娠成功率。 (2 )临床观测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及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带臂外侧上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2例经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臂外侧上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臂外侧上皮神经在均由腑神经发出,起点横径为1.5±0.4mm,在三角肌深方斜向外下3.6±1.1cm从该肌后缘中1/3浅出肌间隔,分为上支和下支,分布于三角肌后部、外侧部和臂外侧上部.该神经的营养血管起源于旋肱后动脉,起点外径为0.9±0.4mm;其行程、分支和分布均同在神经,供血范因为14.8×9.8cm~2,并与周围的皮动脉存在丰富吻合.结论:带臂外侧上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 瓣可视受区需要设计成游离瓣或旋转瓣,用于修复邻近部位、手或颌面部缺损.  相似文献   
75.
不同跟腱修复材料特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跟腱断裂术后制动弊端多 ,而早期功能锻炼优点明确 ,探讨各种缝合材料在打结后材料力学特性及滑结情况 ,为临床创新设计 ,术后无须制动的缝合组合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型号薇乔线 (CV)、慕丝线 (Mersilk)、攀状尼龙线 (Nylon)、普迪思 (PDS)各 1 6条剪断后各打 4个结 ,进行材料力学特性测试。结果 缝合材料的最大载荷、刚度、强度、比能分别为 :PDS >CV >Nylon >Mersilk(P <0 .0 5 )。结论 尽管PDS肌腱缝合线易滑结 ,但 1 0 -PDS ,1 0 -CV、1 0Nylon作端对端跟腱修复强度足够 ,相应 5 0PDS、5 0CV缝合材料作腱周修复也可选择 ,且打 4个以上结可靠。尽管Mersilk不易滑结 ,但不适合跟腱修复。不过好的缝合材料应选择最佳的缝合方法才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构建隐孢子虫CP15真核表达载体pCB3.1—15,观察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BglⅡ从pMD18-T-15中酶切得到CP15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R3.1( )的BamH I位点,构建CP15真核表达载体pCR3.1—15,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Hela细胞,并用G18加压筛选,用RT—PCR方法检测外源CP15基因的转录,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活性。结果:酶切鉴定表明已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R3.1-15;外源CP15基因能在转染细胞中有效转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结论:构建的pCR3.1—15真核表达载体在Hela细胞中具有良好的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提出基于EEG序列模糊相似性指数方法预测癫痫发作.首先,结合复自相关法和Cao法对EEG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然后,计算相关积分时用Gaussian函数代替Heavyside函数,克服了Heavyside函数的刚性边界问题,使得计算相似性指数更加准确和可靠;最后,分析大鼠癫痫EEG信号,检测癫痫发作前期状态.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相似性指数方法能够比动态相似性指数方法获得更长的预测时间和更低的错误预测率.  相似文献   
78.
建立了直接检测抗HIV抗体的ELISA筛选技术。第一代测定法主要是根据夹心法的原理,利用从细胞培养中纯化的病毒,但这样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先前应用的夹心法需要高倍稀释的血清和两步程序,而且只能检出IgG抗体。为了尽早地在感染后测定IgM抗体,以检出抗HIV的免疫应答,因此;利用吸附在固相的重组HIV囊膜蛋白和酶标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竞争ELISA法。该法既可检测IgM又能检测IgG抗体,而且不需要预先释稀血清,1小时内可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衰老标记蛋白质30(SMP-30)的表达变化及其对Fas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 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然后开胸取出肺组织。常规提取肺组织的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组为对照,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SMP-30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验证SMP-30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SMP-30以及肺泡巨噬细胞中IL-8在肺栓塞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组织分布情况;采用TUNEL法研究急性肺栓塞后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最后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肺栓塞后肺泡灌洗液中sFasL的浓度变化。结果: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的不同时点,SMP-30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在24和48 h下降最为明显。免疫组化研究表明SMP-30主要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急性肺栓塞后SMP-30在上述细胞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TUNEL染色发现随着SMP-30表达的降低,肺组织内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同时肺泡灌洗液中sFasL的浓度升高,肺泡巨噬细胞内IL-8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SMP-30的表达明显降低,可能促进Fas-FasL细胞凋亡系统的活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mdx鼠)后体内各主要器官的分布状况。方法: 取第5代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应用[3H]-TdR标记后以2×107cells/只细胞尾静脉移植到经7Gy γ射线预处理后的7-9周龄mdx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24 h、48 h、4周、8周和16周测定血液、肺、肝、骨髓、骨骼肌及心肌的放射性分布计数。结果: 经7Gy γ射线放疗预处理的mdx鼠,在尾静脉移植骨髓干细胞后,24 h肺的放射性分布计数最高,为36.70±3.04;48 h肝的放射性分布计数最高,为36.74±3.28;骨髓分布计数随移植时间延长增多,2周时达到高峰,计数为38.43±4.99,以后逐渐下降,但4月时仍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器官,计数为13.45±1.37;骨骼肌、心肌的放射性分布计数随移植时间延长明显增高,16周时分别达到4.79±0.94和9.55±1.53。结论: 在MSCs移植后早期,MSCs主要分布于肺、肝等血流丰富的器官,随移植时间延长逐渐归巢到骨髓定居,2周时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向损伤器官如骨骼肌、心肌等定向迁移,并且随时间延长分布增加,从而为MSCs定居于肌组织并且分化为肌细胞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