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06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32篇 |
中国医学 | 3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定位板在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1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均接受定位板辅助下单侧PVP治疗。记录定位透视次数及时间,穿刺期透视次数及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2 h、3 d、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穿刺区血肿、椎管内血肿、胸腔脏器损伤及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伤椎平均定位透视时间和透视次数分别为(5.2±1.1)min、(1.9±0.2)次。穿刺期平均透视时间和透视次数分别为(13.6±2.6)min、(6.6±1.2)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2 h、3 d、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3 d、3个月和6个月ODI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椎PVP中使用定位板,可以控制定位及穿刺的透视次数及时间,避免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后路Quadrant通道下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后路Quadrant通道下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1~43岁,中位数39.5岁。病变节段位于C_(4~5)5例、C_(5~6)7例、C_(6~7)2例。病程2.5~5.7年,中位数3.5年。术后随访观察颈部疼痛缓解、颈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中1例因出现脑血管疾病而脱落,其余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33个月,中位数27个月。2例末梢神经功能恢复不良,1例偶有颈部疼痛症状,均经电针等治疗后好转。13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脊髓神经损伤。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前(6.01±1.21)分、术后6个月(2.23±0.63)分、术后12个月(2.23±0.63)分。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17分法)评分,术前(11.35±1.51)分、术后6个月(15.02±0.63)分、术后12个月(15.79±0.71)分。结论:后路Quadrant通道下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缓解颈部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
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骨科择期行股骨与膝关节手术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 2,ASAⅠ或Ⅱ级,术前行超声引导下S-FICB,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阻滞30 min后分别测定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三者痛觉均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否则为阻滞失败。局麻药初始容量设为25 ml,容量梯度为5 ml,若阻滞成功则下一例患者容量减少5 ml,若阻滞失败则下一例患者容量增加5 ml,直至出现7个容量拐点后完成研究。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罗哌卡因EV50和95%可信区间(CI)。记录患者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针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本研究共阻滞成功15例(54%),罗哌卡因用于非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EV50为15.47 ml(95%CI 12.64~18.94 ml)。所有患者在阻滞后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针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毒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结论 0.5%罗哌卡因用于非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 EV50为15.47 ml(95%CI 12.64~18.94 ml)。 相似文献
95.
目的:随机取抽验细菌数超限的中成药20批,对培养检出的芽孢相菌进行鉴定,方法:根据培养检出的16株芽孢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碳源及氮源利用等32项特征鉴定到种。结果与讨论:16株芽孢杆菌中,巨大芽孢杆菌3株,枯草芽孢杆菌8株,环状芽孢杆菌3株,蜂房芽孢杆菌1株,球形芽孢杆菌1株,从中成药检出以上芽孢杆菌,说明中成药现行幅射剂量可能不足,或是保存期间再次受微生物污染,具体原因待进一步探讨,建议今后的《中国药典》,在[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中,应当考虑增加有关芽孢杆菌的质控内容。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随访静息疼痛评分、术前住院时间、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根据术后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正常出院组(术后住院时间≤14 d)和延迟出院组(术后住院时间>14 d),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延迟出院的因素。结果共纳入908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正常出院组比较,延迟出院组的年龄明显偏高,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多,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075,95%CI 1.287~3.346,P=0.003)、手术时间>3 h(OR=1.997,95%CI 1.181~3.375,P=0.010)、术中失血量≥800 ml(OR=2.898,95%CI 1.449~5.794,P=0.003)、PACU时间>60 min(OR=1.745,95%CI 1.064~2.859,P=0.027)、术前住院时间≥7 d(OR=1.805,95%CI 1.114~2.924,P=0.016)、术前有合并症≥2个(OR=2.912,95%CI 1.513~5.825,P=0.003)是导致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及术前合并症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7.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肾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伟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9,19(3):133-135
实体瘤生长具有血管生成依赖性。内皮细胞的增生、移动、管道形成是血管生成所必须的步骤,TNP-470通过阻滞内皮细胞增生而抑制新血管形成,从而发挥抗癌作用。研究证实,TNP-470可抑制肾癌生长、转移的血管形成,在肿瘤早期应用其抗血管生成活性更为明显。并且,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其他方案联合应用是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尾骨切除治疗尾骨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骨切除治疗尾骨骨折脱位梅伟刘宁陈金华刘宝荣母心灵王春萍尾骨骨折脱位较常见,多因直接暴力所致。骶尾部疼痛较重,起坐困难,部分病人可遗留长时间的尾骨痛〔1,2〕。1986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尾骨切除治疗尾骨骨折脱位97例,其中资料完整者86例,...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