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目的探索适合口岸发展要求的传染病监测新技术模式,以达到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要求。方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利用现有业务系统的后端Oracle数据库,整合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ictures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功能,借助成熟的3G网络技术和云存储技术,构建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数字化远程诊断平台。结果实现口岸传染病"随时随地"的远程诊断和监测,最大限度地发挥保健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极大地提升口岸传染病监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结论该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对确保口岸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2.
目的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裂解位点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扩增甲型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中的HA片段,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甲型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含有裂解位点序列片段,分别设计一套生物素标记的PCR引物和测序引物,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含甲型H1N1病毒裂解位点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分析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的裂解位点基因特征。结果建立了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点突变方法,实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裂解位点的高通量检测,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点344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结果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点进行快速高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93.
目的 :探讨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后全麻各期段维持所需麻醉深度的异氟醚MAC及对其用量的影响。方法 :6 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Ⅰ )异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对照组 (Ⅱ )单纯异氟醚吸入全麻组。连续监测麻醉各阶段的循环状态和MAC值 ,麻醉结束准确测量整个麻醉所用异氟醚量。结果 :两组术中镇痛良好 ,肌松满意 ,均无术中知晓。组 (Ⅰ )整个麻醉过程循环稳定 ,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HR)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波动小。组 (Ⅱ )整个麻醉过程中循环波动较大 ,与麻醉前和组 (Ⅰ )相比 ,MAP和HR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 (Ⅱ )术中各阶段持循环稳定和手术所需MAC均明显高于组 (Ⅰ ) (P <0 0 5 ) ,整个麻醉异氟醚用量较大 ,与组 (Ⅰ )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异氟醚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行胃癌根治术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 ,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 ,减少吸入全麻药用量 ,在较浅吸入全麻基础上顺利完成手术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94.
目的探讨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到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的观察组和油纱布敷料换药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渗液维持时间及第1—第3天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第2、第7、第14天创面面积.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第2、第3天换药后创面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渗液维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第7、第14天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能减轻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缩短换药时间,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95.
目的评价血竭联合地榆局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内镜下黏膜愈合效果。方法 59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5-氨基水杨酸(5-ASA,3 g/d)治疗共4周,其中治疗组增加血竭联合地榆保留灌肠,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的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及内镜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疾病活动度指数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34,P>0.05);内镜缓解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78,P<0.05)。结论血竭联合地榆局部保留灌肠可促进内镜下黏膜愈合,是辅助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6.
[目的]评价赪桐根水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棉球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模型,评价赪桐根水提物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结果]在小鼠耳肿胀实验中,赪桐根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20,40 g/kg)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51.0%、55.1%;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中,赪桐根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20,40 g/kg)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P〈0.05);赪桐根水提物各剂量组小鼠棉球肉芽肿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赪桐根水提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97.
唐春风  梁洁  彭玉德 《广西医学》2006,28(6):946-948
抗癌药物的开发已成为本世纪新药研究的重大课题。医学界在寻求和使用抗癌药物的同时,发现许多化学抗癌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且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化学药物大多数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突变遗传毒性,为此治疗肿瘤的同时增加了病人息第二种肿瘤的可能性;但植物药的遗传毒性似乎不太明显,表明中草药在抗癌抗突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近几年来天然抗癌药物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8.
CO2激光治疗寻常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赘生物,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7年12月,应用CO2激光治疗791例1580个病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791例患者中,男性567例,女性224例;年龄3~85岁。1580个病变,位于头皮172个,颈、面部633个,手部521个,足部64个,其他部位190个。病变面积02cm×02cm至35cm×32cm。2治疗方法 病变部位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CO2激光输出功率1~3W,光斑直径02mm,对准病变处进行汽化,范围超出病变约01mm左右,由浅入深,直至病变清除干净。创面保持开放、干燥,对创面直径>08…  相似文献   
499.
健康中老年人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健康中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基础表达情况及其是否可用于评估该年龄段人群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对抗不良环境、疾病的能力。 方法 选择 10 2例健康中老年人 ,男性 5 2例 ,女性 5 0例 ,按年龄分为 40~ 49岁、5 0~ 5 9岁、60~ 69岁及 70~ 79岁4个组。分别抽取每人静脉血各 5ml,分离淋巴细胞 ,采用固定化蛋白质的免疫学测定 (Western印迹法 )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 结果 年龄与HSP70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4个年龄组HSP70的含量 (积分光密度 )分别为 198 11± 77 72、168 3 3± 60 0 8、113 69± 3 4 12及 72 5 8±2 6 3 3 ,各组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Y(HSP70 ) =3 64 81- 4 0 6X2 (年龄 ) ,即随年龄的增加HSP70表达逐渐降低。 结论 测定健康中老年人外周血HSP70的基础表达水平可作为该年龄段人群应激能力、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 ,用于评估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对抗不良环境、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00.
梁洁 《家庭健康》2005,(2):29-29
一般人认为秋冬季阳光弱,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小,不用防晒。然而,阳光的伤害无处不在,秋冬季防晒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