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张彩  杨琛  梁洁  李理 《现代医院》2006,6(5):54-55
命名性失语是指成人局部性脑损伤引起的语言障碍。产褥期因脑出血所致的命名性失语病例很少见。我院近年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药用蜈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近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蜈蚣为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动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风癣、疮疡、肿毒、烫伤等,为传统的中药材。我国蜈蚣品种较多,分布广泛。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多棘蜈蚣(S.mutidens Newport)为地方习用品种,收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和《广西药用动物》,黑头蜈蚣(S.negrocapitis Zhang et Wang)和墨江蜈蚣(S.mojiangica Zhang et Chi)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循证医学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循证医学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领域在吸收借鉴循证医学循证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结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循证中医药学并取得了显著发展。中医药系统评价作为循证中医药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每年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也不断增加,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仍需进一步提高。鉴于中医药诊治过程的复杂性,疗效评价指标的主体性,并结合现实需要,本文就以常用有毒中药附子为例,探讨在中医药系统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应对办法,为开展中医药系统评价提供借鉴,推动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不同施硒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丹参幼苗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得到不同生长条件下丹参幼苗,通过测定多糖、硒、丹参酮ⅡA含量评价丹参品质。结果同一施硒水平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丹参幼苗多糖、微量元素硒的质量分数,表明AM真菌能够促进丹参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其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且接种株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均高于未接种株,当硒质量浓度为40μg/mL时接种株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最高,为0.272%;不同施硒水平下,随硒质量浓度的增加,丹参多糖与丹参酮ⅡA 含量均先增大后减小,但接种株含量高于未接种株,在Se1(20μg/mL)~Se2(40μg/mL)时达到最高,说明高硒反而抑制药用成分的富集。由此看出适量质量浓度的硒与AM真菌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丹参营养和药用成分的积累。丹参中硒质量分数与施硒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明显线性关系,且硒的分布为茎叶>根部。结论硒质量浓度为20~40μg/mL时AM真菌对丹参的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生殖器疱疹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研制有效的生殖器疱疹病毒疫苗是预防和治疗HSV-2感染的关键,文中探讨制备腺病毒介导的HSV-2 gD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 DC)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HSV-2 gD蛋白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Shuttle-2,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腺病毒pAdeno-HSV-2 gD。分离小鼠骨髓DC细胞, pAdeno-HSV-2 gD转染DC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用免疫组化法、RT-PCR、SDS-PAGE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V-2 gD的表达情况。结果以HSV-2病毒DNA为模板,采用gD基因引物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gD基因同预期的大小一致(1182 bp)。 pAdeno-gD DNA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10 d,反复冻融获得pAdeno-HSV-2 gD重组腺病毒,活性为4×1010 IU/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成熟DC和腺病毒感染后DC,CD40含量为(74.2±3.9)%、(81.3±3.1)%,CD80含量为(73.9±4.1)%、(80.4±2.9)%,CD86含量为(76.1±5.5)%、(83.7±3.9)%,均较不成熟DC的CD40、CD80、CD86含量[(9.7±0.5)%、(7.5±1.2)%、(5.2±1.1)%]升高(P<0.01)。 pAdeno-HSV-2 gD-DC和细胞因子刺激诱导成熟的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HSV-2 gD能在DC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3000处有外源蛋白表达,与预期蛋白条带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了pAdeno-HSV-2 gD-DC疫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电子内镜常见故障类型和处理经验。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电子内镜常见故障部位、类型,并进行分析。结果:造成送水/送气管道喷嘴完全堵塞和其他部位的故障现象,必须送专业维修站维修,耗时长,费用昂贵。结论:测漏是能防止内镜发生严重故障的有效措施,日常做好电子内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既能降低其维修费用,又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比较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资料,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37例(CHD+DM组),单纯冠心病283例(CHD组)。使用SPSS软件的PSM功能对两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的样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匹配成功各120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50,95%CI:1.34~4.64,P=0.004)、高血压史(HR=2.24,95%CI:1.08~4.63,P=0.030)、肌酐清除率110ml/min(HR=3.12,95%CI:1.22~5.03,P=0.024)、冠状动脉多支病变(HR=2.15,95%CI:1.14~4.07,P=0.018)和伴糖尿病(HR=2.22,95%CI:1.14~4.33,P=0.020)是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SM后,CHD+DM组1、3、5年的累计狭窄率分别为10.70%,40.30%和43.80%,CHD组为4.70%,23.70%和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应用PSM可以有效地均衡非随机研究组间的协变量,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罗娟  梁洁  胡爱云  刘学恒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7):660-662,665
目的:观察纳米金刚石作为改性功能填料加入到高分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中,对义齿粘附剂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比例配方的纳米金刚石作为功能填料,加入到义齿粘附剂中,观察其粘接抗张强度的变化,同时优选出纳米金刚石的最佳配方产物,浸泡在人工唾液后粘接性能的改变。结果:添加比例为0.05wt%、0.1wt%,义齿粘附剂的粘接抗张强度均明显提高,添加比例为0.1wt%时提高最为明显;纳米金刚石偶联剂改性后反而降低粘附剂强度;0.1wt%组浸泡人工唾液20min粘接抗张强度提高最明显。结论:适当比例的纳米金刚石能增加义齿粘附剂的粘接抗张强度,浸泡唾液一定时间后能改善其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视网膜分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以碘酸钠(NaIO3)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干性ARMD模型。造模后第1d,尾静脉注射3×106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12只,给予蒸馏水灌胃)及补肾益精方组(12只,给予补肾益精方灌胃)。另选12只健康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治疗14d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BMSCs在视网膜的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T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补肾益精方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高于蒸馏水组(P<0.01);两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异蛋白65(RPE65)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视紫红质(Rhodopsin)与GFP双染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补肾益精方组CNTF的表达高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BMSCs在视网膜分化为胶质细胞,并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ARM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