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对28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经岩骨前入路和岩骨后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8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采用传统的经乙状窦前入路9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4例,经乙状窦后入路9例,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根据肿瘤在岩斜区的不同位置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总结破裂动脉瘤病人术中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对穿刺点的选择及穿刺置管的技术要点进行技术总结及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的60例破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采用paine点穿刺20例,改良paine点穿刺20例,脑沟回定位法20例。结果除1例脑室狭小病人穿刺失败外,59例病人术中脑组织塌陷良好,其中1例术后复查出现脑室内出血,经引流后恢复良好。结论 paine点穿刺、改良paine点穿刺、脑沟回定位法均能准确穿刺到侧脑室,为动脉瘤夹闭提供操作空间,改良paine点穿刺法最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选Wistar雄性大鼠24只(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同时结扎上矢状窦,建立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的动物模型;90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组的硬脑膜血管中VEGF仅呈微弱表达,其吸光度值(A)为2.12±0.59,A组硬脑膜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吸光度值(A)为8.66±1.75,两者相比A组微血管生成数量显著增高(P<0.05);微血管密度(×200倍计数)B组为(2.25±0.23/0.74)mm2,A组为(8.66±1.75/0.74)mm2,两者相比A组微血管生成密度显著增高(P<0.05)。而且A组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增宽,平滑肌数量减少,胶原组织增多。结论慢性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中VEGF表达升高,可能与血管生成及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一期切除缝合"植皮打包法"治疗藏毛窦的手术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行一期切除缝合"植皮打包法"手术治疗7例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性分析.结果 全组均治愈,无手术意外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30~50 mL,手术时间60~90 min,住院时间12~15 d.随访1~24个月,无皮下积液,皮片飘起及窦道复发.结论 一期切除缝合"植皮打包法"具有加压、固定可靠,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缩短住院周期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藏毛窘窦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肾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及葛根素预处理对其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E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应用HE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肾组织中SDH、LDH的活性变化。结果:PUE组肾小球系膜区上皮细胞部分肿胀,间质充血,未见明显上皮细胞坏死。I/R组SDH活性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UE组与I/R组比较,SDH活性有差异(P<0.05),N组SDH活性与假手术组及PUE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I/R组LDH活性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UE组LDH活性比I/R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肝、肾组织形态结构改变,其造成能量代谢障碍是导致肾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葛根素可通过改善肾组织能量代谢而减轻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6.
目前,由于受到经济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村级卫生机构仍然拥有较大的服务人群,因此,村卫生室的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清开灵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9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用康力龙,每次2~4mg,每日3次口服;环胞素3mg/(kg·d)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10~20mL,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15d,休息15d,休息期间予清开灵颗粒1.5g,每日2次口服。2组均30d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死亡率,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73.3%、6.7%,对照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48.3%、20.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外周血CD8高于正常,CD4/CD8比值低于正常,治疗后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CD8的下降程度和CD4/CD8比值升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临床症状及血象改善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开灵辅助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阻止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998.
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被动模式下大鼠是否存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及其反应特点,建立测试动物AERP的方法.方法 选择正常幼年和成年大鼠为测试对象,麻醉状态下以被动模式进行AERP的测试.比较二组AERP的反应特点,并与被动模式记录的人的AERP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被动模式可测出大鼠的AERP.虽幼年鼠的潜伏期和幅值分别略长于和低于成年鼠,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大鼠AERP的波形与人基本上相似,但反应性和稳定性不如人类.结论 大鼠存在着与人类相似的AERP波形,并随年龄有一个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可能较早.大鼠可作为研究AERP神经生理机制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GBE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内皮因子、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均比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GBE治疗效果满意,可降低血糖水平,调节内皮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检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治疗144例,常规胃肠镜检查100例。分别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术中配况、胃肠反应、血压变化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静脉麻醉组无痛率100%,其中安静入睡138例(95.8%),轻微肢体活动6例(4.2%),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检查中生命体征平稳,常规内镜检查组病例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不良反应多;手术术中配合情况静脉麻醉组100%,常规内镜检查组94%(P0.01);血压下降,静脉麻醉组患者平均基础血压(10~30mmHg),常规内镜检查组无血压变化;术后意识恢复时间,静脉麻醉组(8.47±1.64)min,常规内镜检查组处于清醒或睡态,无意识障碍。结论丙泊酚麻醉对胃肠镜检查治疗患者具有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