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46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药学 | 46篇 |
中国医学 | 33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白藜芦醇低聚体类似物的光谱特征、生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报[1] 综述了白藜芦醇低聚体类似物的结构与分布概况 ,该类化合物的光谱、生源途径及药理活性有一定的规律与特征 ,现归纳如下 :1 白藜芦醇低聚体类似物的生源途径设想Sotheeswaran等[2 ] 提出所有结构中含五元氧杂环的白藜芦醇的聚合体都是经过ε viniferin (1)为中间体转化而来的 ,如miyabenolC (2 )的生源[3] ,是由两分子白藜芦醇单体先以头尾相连形成ε viniferin ,再与另一分子白藜芦醇单体以头尾相连聚合而成。 上述途径可能为白藜芦醇低聚体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但是山葡萄 (Viti… 相似文献
93.
94.
采用3HdATP标记基因探针,DNARNA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急性白血病细胞中p53、CMyc基因的RNA水平表达。结果:40例白血病细胞中34例CMycRNA表达水平升高,粒、淋白血病细胞之间无显著差异。p53RNA表达在13例急粒和8例急淋白血病细胞中为正常水平,32例急粒中19例表达低下或缺失。提示:白血病细胞中存在p53、CMyc基因的表达异常,部分病例中2种基因表达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95.
96.
萝芙木总碱“降压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其降压作用缓和,付作用小。红果萝芙木Rauw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 f.rubrocarpa H D Zhang mss为降压灵生产原料之一。我所曾在药理和化学方面作了研究。黄量等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的实验室特征及其与诊断分型和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HAL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AL患者临床上易合并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各种浸润症状.外周白细胞数高,易合并重度贫血.免疫表型中双系列较双表型多见.诱导缓解治疗缓解率为25.0%.以兼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方案及针对ALL的方案缓解率高.形态学表现为髓系白血病,合并重度贫血者以及有细胞遗传学异常者化疗缓解率低;而免疫表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是否正常、是否合并浸润症状对化疗有效率无影响.化疗后易合并肺部细菌和霉菌混合感染,预后差.结论HAL病情凶险,临床有一定特点,但诊断应进行以免疫表型为主的MICM分型.形态学表现为髓系白血病,合并重度贫血者以及有细胞遗传学异常者诱导缓解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应首选兼顾ALL和AML的方案或针对ALL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估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G-CSF)100μg/m2,12小时一次,第1~14天,皮下注射];阿糖胞苷[(A ra-C)10 m g/m2,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第1~14天];联合阿克拉霉素(ACR)5~7 m g/(m2.d),静滴,第1~8天或10~14 m g/(m2.d),静滴,第1~4天]或高三尖杉酯碱[(HHT)1 m g/(m2.d),静滴,第1~14天]联合治疗复发、难治及老年性AM L 16例。结果16例中CR 9例(56.3%),PR 2例(12.5%),NR 5例(31.3%),总有效率68.8%。本组>70岁老年患者4例中,CR 3例,NR 1例(为M DS继发AM L后难治),总CR率75.0%。所有患者均完成疗程,无1例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该方案对难治复发、继发性及老年性AM L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