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药因其增效减毒作用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人参皂苷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但目前研究基本集中在体外或动物实验研究,缺乏临床观测数据,在临床观测中是否成立,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水平及相关内分泌激素与正常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CAA患者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AA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治疗前AR和GR水平及肾阳虚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AR和GR水平;(2)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类、性激素类及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结果:(1)CAA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治疗前的AR、G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CAA肾阳虚患者治疗前AR、G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肾阴虚患者(P〈0.05或P〈0.01)。肾阳虚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AR、GR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2)CAA患者FT3、FT4、睾酮水平较正常组均有下降(P〈0.01或P〈0.05),经治疗后,有明显上升趋势,统计学无差异(P〉0.05);肾阳虚患者FT4、皮质醇、睾酮水平显著低于肾阴虚患者(P〈0.05)。结论:检测CAA患者外周血AR、GR表达水平及相关内分泌激素等水平可能成为中医证型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动态监测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42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 本组病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105/142)和62.68%(89/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伴随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ⅢE~ⅣE期、T细胞型、单一手术的预后较无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ⅠE~ⅡE期、B细胞型、综合治疗差.结论 有无B症状、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治疗模式是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性 ,35岁 ,病例号 2 33972。因反复头晕、乏力、双下肢酸痛十余天 ,于 1 999年 2月 6日入院。体检 :轻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黏膜无明显瘀点瘀斑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体压痛 ( - ) ,心肺无异常 ,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6.3× 1 0 9/L,中性粒细胞 0 .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鲻方法,病例均来自本院血液科,观察急性白血病等共36例合并感染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剂量为:0.5~1.0 g,q8~12 h,分2~3次静脉滴注,大多数患者(30/36)疗程<12d.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判定疗效.结果:美罗培南治疗本组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有效率为75%(27/36),在合并败血症5例中,3例有效(3/5),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0.5×109/L以下者,有效率达70%(1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6).结论:美罗培南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7.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发生在肝炎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它与何种肝炎病毒相关,至今尚未明确。HAAA是一组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疾病。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HAAA,并进行临床、实验室、疗效及预后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目前治疗上主要采用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化疗时药物杀伤无选择性,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人体正常细胞,尤其对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细胞、黏膜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患者常不能耐受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化疗毒副作用而终止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  相似文献   
59.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表现复杂,常有多脏器受损表现,病情进展迅速。全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0例HP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预后进行分析,19例以发热为首发临床表现。2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及免疫学方法确诊。随访19例,17例生存期〈6个月。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DI)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RPMI 8226、U266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RPMI 8226、U266细胞以1×106/ml的浓度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中,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检测HDI对RPMI 8226、U266抑制作用并筛选研究浓度;观察不同浓度HDI对RPMI 8226、U266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因子及细胞株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筛选出0、20、40、60 μl/ml HDI作用于RPMI 8226、U266细胞株,HDI可抑制RPMI 8226、U266增殖,诱导RPMI 8226凋亡,且有G1/S期阻滞作用.HDI可下调RPMI 8226、U266上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且呈浓度依赖,同时上调RPMI 8226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下调U266 IL-6水平(P<0.05或P<0.01).经40 μl/ml HDI处理后,RPMI 8226及U266细胞株相关基因除Bax、Caspase-3外其余基因mRNA表达均有改变(P<0.05或P<0.01). 结论 HDI可抑制MM细胞株RPMI 8226、U266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改变细胞因子及细胞株相关基因mRNA表达有关,但途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