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47篇
  5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策略实施婴幼儿无血体外循环的可行性并对其围术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共选择6~14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体外循环方式,实验组(n=40)实施无血体外循环策略。结果实验组患儿全部成功实施了无血体外循环,其中有33例实现了全程无血心脏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术期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安全范围;体外循环20 min时乳酸值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4 h引流量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体重和血红蛋白浓度合适的患儿实施无血体外循环是安全的,对患儿围术期无不良影响,且可以节约用血,可以避免库血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602.
目的对食管癌可溶性抗原和超抗原SEC构建的肿瘤疫苗中的免疫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为探讨其抗癌机制打下理论基础。方法提取食管癌抗原,和超抗原SEC构建成肿瘤疫苗;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肿瘤疫苗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和细胞毒试验测定效应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提取食管癌细胞中的细胞膜抗原(mAg)、热休克蛋白70(HSP70)、DNA、RNA和细胞内多肽(Peptides),用于诱导PBMC增殖,培养6d,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值,确定其有效成分。结果经肿瘤疫苗刺激的PBMC组增殖活性最强,于72h达到高峰,并且特异性刺激CD8+T细胞群增值。肿瘤疫苗刺激的PBMC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PBMC组(P〈0.01)。食管癌细胞中的膜抗原和细胞内多肽能显著刺激PBMC增殖。结论食管癌抗原与超抗原构建的肿瘤疫苗能诱导效应细胞明显增殖、活化、并产生高效、特异的抗肿瘤效果,具有免疫活性的成分是细胞中的mAg和细胞内多肽。  相似文献   
603.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蛋白激酶D1(PK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复制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Val)对照组、黄芪提取物3个不同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模型组加入终浓度为10-6g.L-1AngⅡ;Val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6g.L-1的Val;黄芪提取物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低、中、高剂量(10-4,10-3,10-2g.L-1)的黄芪提取物。光镜下进行心肌细胞计数和直径测定,Bradford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PKD1 mRNA的表达。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数量上变化不大,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Val组及黄芪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PKD1 mRNA的表达而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604.
目的探讨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9例,根据手术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跨节段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分别进行Frankel分级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伤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obb角、椎管容积减少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创伤较大,但术后恢复快、内固定性好、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的伤椎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05.
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提取物配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配伍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黄芪、丹参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大鼠,均按20 mg· kg-1灌胃,其中黄芪-丹参配伍组,黄芪、丹参提取物按照1∶1配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灌胃.8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HE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蛋白激酶D1(PKD1)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黄芪组-丹参组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曲线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降低(P<0.01),与丹参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LVSP,±dp/dt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分析,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成纤维细胞增多,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黄芪、丹参单体组,细胞形态略显模糊,核肥大,成纤维细胞轻度增生,炎症细胞减少;黄芪-丹参配伍组细胞形态较清晰,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少见.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以胶原组织为主,各治疗组大鼠以红色心肌组织为主,间杂以胶原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模型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极其明显(P<0.01);和模型组相比,黄芪-丹参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但仍清晰可见;和黄芪、丹参单体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的病理学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心肌组织PKD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06.
杨雷  金文泉 《药物与人》2007,20(4):72-73
第七式左揽雀尾太极拳中将对方手臂比作雀的头尾。用双手持取雀尾,并随其旋转上下,就像轻轻抚摸雀尾的尾羽,将对方手臂缠绕击之,令其无法逃脱。此动作,形象地比喻为揽雀尾。  相似文献   
607.
膝关节镜清理并钻孔减压治疗大骨节病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缺少特异性防治方法.该病有长期、慢性、稳定的一面,此期患者可习惯于变形之关节功能状态,对关节活动障碍和疼痛具有良好耐受性.疼痛、关节绞锁主要由增生肥厚的炎性滑膜、游离体引起,功能障碍主要由增生肥厚的滑膜嵌顿挤夹于关节间隙内和增生骨赘造成[1].另外,软骨下皮质完整,同时关节近端软骨下骨骨内压增高、骨内静脉瘀滞导致的骨髓微循环瘀滞也是造成关节僵硬和疼痛的重要原因[2].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我们采用关节镜清理及钻孔减压手术治疗大骨节病患者28例,随访3个月~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8.
郭涛  杨雷 《中成药》2004,26(Z1)
麝香保心丸为一组芳香温通开窍类药物,主要由麝香、苏合香脂及人参提取物等组成。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并与消心痛组60例对照比较,结果两组对缓解心绞痛和改善缺血性心电图,均有较好的疗效,效果近似。麝香保心丸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作用,有保护心肌,抗心肌缺血作用,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同时,未发现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9.
目的分析748例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86例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及脑缺血性并发症的病例.方法 748例患者行了开颅脑肿瘤切除或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或动脉瘤夹闭手术.分析了手术入路、脑缺血性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 29例患者术后发生脑梗塞;57例患者术后有脑缺血引起的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9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期间无症状加重及死亡.结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并非"无创",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可能引起脑缺血性并发症.术中、术后均应采取措施保护手术入路中的蛛网膜下腔、皮层及其他血管.  相似文献   
610.
患者,男性,30岁,左下肢麻木1年,突发双下肢无力、小便难解,伴腰痛1 d入院。查体:神清,双侧瞳孔正常,颈软,双上肢活动可,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3级,腱反射亢进,双侧下肢病理征阳性,左侧胸7以下痛温触觉减退。颈胸椎MR I:胸7-9髓内占位病变,大小4·5 cm×1·5 cm×1cm,考虑胶质瘤,伴颈4-胸7脊髓空洞。全麻下行胸7-9椎管切开,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胸7-9髓内,灰红色,血供极其丰富,边界不清楚,质软。术后病理诊断血管外皮细胞瘤。免疫组化证实。患者术后即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力0级,脊髓反射阳性,大小便失禁。现仍在行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