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45篇
  4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总结了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管理经验.方法 本文报告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间瓣膜置换患者体外循环转流中采用三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应用超滤90例,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36~70岁,病程1个月至35年.风心病80例(其中二尖瓣病50例,主动脉瓣病变2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10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6例,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4例.体重32~86 kg,平均53 kg.结果 超滤装置均采用dideco.流量视不同连接方法其血液流量200~500 ml/min,滤出液800~4200 ml,平均2640 ml;Hct提高(4.27±2.2),临床效果满意,从而减少细胞外液水潴留,减轻重要脏器负担,尤其是心脏的容量负荷,对降低肺组织间隙水肿,改进气体交换,增加心脏供氧以及消除心肌抑制因子等休克物质,改善血液动力学,减少手术后失血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反复心衰,尤其是右心衰患者手术中应用超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总之应用超滤有利于重症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是一项比较简单、安全、有效的排除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CPB技术.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2.
杨雷  朴国滨  魏宁 《吉林医学》2009,30(23):2955-2956
目的:评价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对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14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患者,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Z角FMIA分别增大3.9°和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PA角、U1-PP角分别减少了4.58°和12.14°,两项指标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角、SNB角、ANB角改变不明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侧貌协调、伴有轻中度牙列拥挤的病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既能解除拥挤,又能维持和改善软组织侧貌突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联合放化疗对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版软件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篇,联合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比较,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肿瘤特异生存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13[95%CI(1.02,1.25)]及1.12[95%CI(1.03,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04[95%CI(0.96,1.12)]、0.35[95% CI(0.11,1.11)]及1.01[95%CI(0.57,1.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改善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5年无进展生存及肿瘤特异生存,但对改善总生存及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64.
三聚氰胺与婴幼儿肾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半年,婴幼儿肾结石病例在中国某些地区集中出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卫生部9月12日宣布,食用受三聚氰胺(melamine)污染的奶粉可能是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原因。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副溶血弧菌对牛磺胆酸刺激反应的全局性基因转录变化概况,找出其中的表达调控变化规律,为副溶血弧菌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的构建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副溶血弧菌分别在正常和添加了50 mmol/L 牛磺胆酸的培养基中孵育至对数中期,收集菌体,提取RNA,利用全基因组DNA芯片分析比较两者基因转录变化.并应用聚类分析比较其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比较转录谱分析证实一共有255个基因的转录表达发生显著性变化,和对照组相比,上调的基因明显占主导优势.而在这些变化的基因中,关于蛋白合成和硫代谢以及谷氨酸合成相关的基因均呈现明显的转录上调变化.结论 我们利用DNA芯片技术描绘出了副溶血弧菌在添加牛磺胆酸后全部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的概图,并发现了蛋白合成,硫代谢和谷氨酸合成相关的基因的变化规律,这给我们下一步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靶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作用下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情况。方法: 利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表达非融合rhsTRAIL,进行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得到rhsTRAIL样品,纯度为97%。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TT法、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情况。结果: 一定浓度的TRAIL 可有效抑制LS174-T细胞、MCF-7细胞、GLC细胞、7402细胞、Jurkut T细胞生长,其生长抑制率具剂量依赖性,且各细胞对TRAIL敏感性不同,其中Jurkat T细胞最为敏感。用2 mg/L TRAIL作用Jurkat T细胞0-72 h,6 h后细胞即发生明显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具时间依赖性。结论: 所制备的TRAIL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Jurkat 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使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经全腹腔镜下完成,6例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剖腹脾切除3例,8例获得成功保脾。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经腹腔镜进行诊治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使用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9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对照组使用常规止血方式,观察组使用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8.0%(48/49),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6%(40/49),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出血,使用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有效率高,出血少,恢复快,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4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 1988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对 4 12例锁骨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12例中男性 2 98例 ,女性 114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2 5岁。骨折类型 :横形 14 3例 ,斜形 10 3例 ,粉碎性16 6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12例 ,余为闭合性骨折 ,新鲜骨折383例 ,陈旧骨折 2 9例。骨折部位 :中 1/ 3段 30 7例 ,中外 1/3段 92例 ,内 1/ 3段 13例。损伤原因 :车祸伤 2 87例 ,高处坠落伤 5 8例 ,摔伤 4 2例 ,重物压伤 2 2例 ,机器伤 3例。合并伤 :血气胸 11例 ,四肢骨折 132例 ,臂丛神经损伤 2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净生存率以及发病年龄与乳腺癌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2010年北京市4所医院北京户籍的乳腺癌患者首诊病例资料。共纳入浸润性、原发性女性乳腺癌患者3470例,随访截至2018年12月31日,获取全部患者的生存信息。采用寿命表法分析各年龄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净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年龄组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死亡的风险,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发病年龄与乳腺癌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347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2岁,其中45~5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1289例),占37.15%;<35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少(126例),仅占3.63%。随访期间,死于乳腺癌的患者528例(15.22%),乳腺癌5年净生存率为90.72%(95%CI为89.74%~91.70%);<35岁和≥65岁乳腺癌患者的5年净生存率较低,分别为88.68%(95%CI为83.09%~94.27%)和87.05%(95%CI为84.27%~89.82%)。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以乳腺癌发病年龄为45~54岁为参照,<35岁和≥65岁年龄组发生死亡的HR分别为1.72(95%CI为1.06~2.81)和1.89(95%CI为1.43~2.49),且在Luminal A和Luminal B分子分型中,≥65岁患者具有更高的乳腺癌死亡风险(Luminal A型:HR=1.70,95%CI为1.17~2.46;Luminal B型:HR=3.84,95%CI为1.74~8.49)。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发病年龄与乳腺癌死亡风险的关联呈现非线性的J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01)。结论年龄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年轻和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