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3年武威市淋病和梅毒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1990年武威市报告首例性病,截止2013年底共报告梅毒1 883例、淋病1 812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13/10万、4.54/10万;两种疾病发病率流行曲线图基本一致,1990─2001年发病率基本稳定,从2002年开始发病率逐渐上升,至2011年、2005年形成发病最高峰,2012年开始下降;1990─2001年仅有一期、二期梅毒报告,其中一期梅毒发病例数最多,占80.00%以上;自2002年与2004年开始,隐性梅毒的增长较快,2010─2013年隐性梅毒已超过一期梅毒,占87.38%以上。结论梅病已成为武威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隐性梅毒的危害的宣传,才能有效地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2.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系统的、前瞻性的、基于多学科团队的管理工具,能够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安全性。介绍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步骤,并概述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切实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  相似文献   
13.
杨越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9):79-80
稽留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官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1].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抗孕酮药物,具有强烈的抗孕酮作用.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新型前列腺类药物,具有强烈的刺激宫底收缩及松驰肌肉,软化宫颈等作用[2].我院于1999年1月-2007年1月对3 000例稽留流产的健康妇女采用米非司酮片(每片含量为25mg)与米索前列醇片(每片含量为200ug)联合口服终止稽留流产,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可能与紫外线照射、风沙、粉尘、花粉刺激及炎症等因素有关。单纯药物治疗无效,临床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传统方法复发率较高,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改良设计,并联合应用结膜移行遮盖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黄血竭方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的疗效及对感染创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60例,全部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脱落4例)给予乳酸依沙吖啶外敷治疗,治疗组57例患者(脱落3例)给予三黄血竭方膏剂外敷治疗。对比2组治疗4 w的中医疗效及创面脓腐、红肿、足趾坏疽的主症评分变化;对比2组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创面愈合率;测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在治疗4 w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创面脓腐、红肿、足趾坏疽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创面脓腐、红肿、足趾坏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1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对混合痔四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四联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术后接受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观察组术后接受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创面疼痛、水肿、分泌物积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43±3.86)d,短于对照组的(26.40±4.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4日,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积分均较术后第1日降低(P<0.05);术后第14日,观察组肛门疼痛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日,两组患者创面水肿积分均较术后第1日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日,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1%(30/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可缓解混合痔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影像占位性改变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明确诊断乳腺癌患者150例,与同期非乳腺癌患者150例做对照,通过超声影像改变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影像占位性改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乳腺癌患者与非乳腺癌患者比较,甲状腺伴有超声影像占位性改变增高(P<0.05),罹患甲状腺癌的例数增高(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影像占位性改变发生率高于非乳腺癌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土茯苓-金银花"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探究其主要成分-核心靶点-疾病的复杂网络关系.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收集"土茯苓-金银花"药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及OMIM、Drugbank数据库收集RA的疾病相关基因,构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网络并筛选出"土茯苓-金银花"药对治疗RA的核心靶点,然后进一步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PI)、GO生物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①在TCMSP数据库初步提取土茯苓化学成分75种,金银花化学成分240种,经ADME筛选后共获得土茯苓15种,金银花23种活性成分,包括紫杉酚、槲皮素、山萘酚、香茅醇、豆甾醇等.土茯苓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基因252个,金银花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基因352个.②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的两个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得到671个RA靶点.③土茯苓、金银花与RA的共同靶点基因55个.PPI网络分析发现JUN、AKT1、IL-10、VEGFA、TNF等可能是"土茯苓-金银花"药对治疗RA的关键靶点.④在DAVID数据库提交基因序列,得到富集分析结果KEGG Pathway 96条信号通路,"土茯苓-金银花"药对治疗RA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雌激素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GO富集分析包括生物过程(BP)355条结果,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炎症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血管生成、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血管新生的正调控、以DNA为模板的转录正调控等;细胞成分(CC)27条结果,分子功能(MF)50条结果,主要涉及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结合、相同的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结合、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蛋白磷酸酶2A结合、转录激活子活性,RNA聚合酶Ⅱ核心启动子近端区域序列特异性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等.结论 "土茯苓-金银花"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雌激素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过参与RA发病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了缓解RA病情的临床作用.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土茯苓-金银花"药对治疗RA的作用靶点和作用通路,为进一步更深入地挖掘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安徽省阜阳市人,因双下肢乏力,排尿费力9h于2004年3月1日15时35分入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合需要层次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康复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康复锻炼、饮食均衡、生活作息、服药依从、定期复诊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中可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