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6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窄带光成像(NBI)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不同黏膜血管形态(MVP)分型对UC患者肠上皮增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且接受NBI肠镜检查的42例UC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普通白光和NBI模式下119个结直肠病变的图像,并至少取1块病变组织用于病理学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内镜图像随机分配至1位内镜医师(副主任医师),对肠黏膜组织的MVP分型和梅奥内镜评分(MES)做出判断。采用结肠炎组织学评分标准对肠黏膜炎症程度进行0~4级评分,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判断黏膜上皮Ki-67表达分布和表达程度。采用Student-Newman-Keuls(SNK)-q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C患者的NBI肠镜下MVP分为清晰型、模糊型和消失型,根据黏膜表面腺管形态,消失型又分为隐窝开口亚型和绒毛亚型。NBI模式下MVP分型与普通白光模式下MES标准呈正相关(r=0.80,P<0.001)。MVP模糊型、消失型、消失型隐窝开口亚型、消失型绒毛亚型病变的Ki-67染色指数均高于MVP清晰型病变(30.3±12.8、45.9±12.5、45.5±12.1、46.3±13.1比15.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MVP消失型、消失型隐窝开口亚型、消失型绒毛亚型病变的Ki-67染色指数均高于MVP模糊型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NBI肠镜下不同MVP分型与Ki-67表达分布呈正相关(r=0.49,P<0.001)。组织学炎症程度为2、3、4级的Ki-67染色指数高于1级(28.8±10.9、40.2±11.6、49.5±10.3比1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组织学炎症程度为3、4级的Ki-67染色指数高于2级,组织学炎症程度为4级的Ki-67染色指数高于3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Ki-67表达分布与组织学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56,P<0.001)。结论NBI肠镜下MVP分型可间接预测UC患者肠上皮增殖活性,肠上皮增殖活性可能与黏膜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超声微探头在结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结肠癌患者的超声微探头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微探头检查显示:结肠癌T1期7例;T2期5例,T3期17例,T4期5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肿瘤的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0.0%(24/30),N分期准确率为73.3%(22/30),其中6例癌性狭窄患者T分期准确率为83.3%(5/6),N分期准确性率66.7%(4/6),8例患者根据术前超声微探头检查结果修订的治疗方案最终证实是合理的。结论在结肠镜操作过程中一次完成的微探头超声检查提高了结直肠癌和癌性狭窄病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在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制订中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33.
未确定型结肠炎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未确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加深对该型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病历中符合炎症性肠病的217例患者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确定型结肠炎22例(10.2%),首发症状为腹泻54.5%,血便54.5%,腹痛31.8%,发热27.3%,有肠外表现59.1%,全结肠病变63.6%,回肠病变36.4%,节段型22.7%,直肠赦免50%,使用免疫抑制剂18.2%,手术31.8%。克罗恩病共60例,首发症状为腹痛76.7%,腹泻33.3%,发热25.0%,血便8.3%,有肠外表现38.3%,全结肠病变18.3%,节段型81.7%,回肠病变58.3%,使用免疫抑制剂11.7%,手术88.3%。溃疡性结肠炎135例,首发症状为脓血便78.5%,腹泻54.8%,腹痛29.6%,发热3.7%,有肠外表现18.5%,全结肠病变56.3%,节段型2.2%,回肠病变3.7%,使用免疫抑制剂的12.6%,手术6.7%。结论与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相比较,未确定型结肠炎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病变。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比较胆管癌和良性胆管狭窄的IDUS声像学特点,总结胆管癌IDUS声像学特征,提高内镜下诊断胆管癌的能力。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近5年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IDUS检查并明确诊断原发性胆管癌的患者52例,同期行ERCP+IDUS并明确诊断良性胆管狭窄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IDUS表现(狭窄长度、回声高低、胆管壁厚度、对称性、胆管壁外膜破坏),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IDUS特点。结果:胆管癌和良性胆管狭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胆管癌行胆管刷检涂片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占28.9%,胆管内活检确诊胆管癌占40.0%。IDUS显示,胆管癌患者病变胆管壁较良性狭窄者厚(6.8±4.0 VS 4.1±2.3mm,p<0.01)。胆管癌病变胆管壁呈低回声改变、不对称性增厚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胆管狭窄组(分别为78.8% VS 44.1%,92.3% VS 50.8%,p<0.01)。此外,胆管癌组有8例(15.4%)IDUS显示胆管壁破坏,良性胆管狭窄组未看到此现象。结论:胆管IDUS声像学改变呈低回声不对称性增厚提示胆管癌,出现胆管壁完整性破坏时应高度怀疑胆管癌。 相似文献
35.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并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16例AIP患者资料.结果 AIP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为15∶1,平均年龄61岁(47~79岁).81.2%的患者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68.8%的患者有高γ球蛋白血症,66.7%血IgG增高,56.2%红细胞沉降率增快,50.0%类风湿因子阳性,43.7%嗜酸粒细胞升高,26.7%抗核抗体阳性,31.2%血清脂肪酶升高,18.7%血淀粉酶一过性升高,25.0%CA19-9升高.腹部CT和(或)内镜超声(EUS)示93.7%患者的胰腺弥漫性肿大,100%胰管狭窄、87.5%合并胆总管胰腺段狭窄,50.0%胆管壁增厚.EUS下穿刺活检6例,1例无结果,5例均未见肿瘤细胞;3例见淋巴细胞浸润;2例有胰腺纤维化.75.0%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43.7%见腹腔淋巴结肿大,42.9%有脾静脉或下腔静脉受累,18.7%合并泪腺肿大,12.5%合并颌下腺肿大.11例应用泼尼松治疗(其中7例同时胆总管支架置入),10例效果良好,1例因不耐受而停用;2例单纯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黄疸解除;3例仅对症治疗.激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影响不一,泪腺与颌下腺肿大者在激素治疗后迅速消肿.结论 AI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以无痛性、梗阻性黄疸首诊.可有血清IgG和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影像学见胰腺弥漫或局限性肿大、胰管狭窄、胆总管胰腺段狭窄.激素治疗有效,支架植入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36.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收治了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患者2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例1女,24岁。因腹痛、间断血便4个月,脱发、指甲增厚易折1个月,于1992年6月入院。家族史无殊。体检:皮肤粘膜无色素沉着。指趾甲增厚、色黄。头发稀疏。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未分化型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s,E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病理诊断符合EGCs的老年(≥65岁)患者,以分化型EGCs为对照,比较分析未分化型EGCs(即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用Logistic回归对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老年EGCs共165例,其中未分化型EGCs 82例(印戒细胞癌11例,低分化腺癌 71例),分化型EGCs 83例。淋巴结转移率方面,老年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9.1%(15/165),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4.8%(4/83),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13.4%(11/82)。未分化型EGCs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5.5%(11/71),印戒细胞癌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P=0.019)、病变大小(P=0.006)、合并溃疡(P=0.006)、凹陷型(P=0.003)与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黏膜下层浸润(OR=11.98,95%CI:1.17~122.84,P=0.037 )、病变直径>2 cm(OR=11.95,95%CI:1.88~76.07,P=0.009)是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满足扩大适应证的老年未分化型EGCs无淋巴结转移。结论黏膜下层浸润、病变直径>2 cm是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满足扩大适应证的老年未分化型EGCs患者适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对霉菌性食管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胃镜检查诊断的38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0±1.5)岁;男性26例,女性12例。29例(76.3%)患者有至少一种危险因素。7例合并口腔念珠菌病。仅10例患者表现出霉菌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按Kodsi等的内镜下分级,Ⅰ级6例、Ⅱ级29例、Ⅲ级1例、Ⅳ级2例。多数患者接受了系统性抗真菌治疗,但有1例患者未经治疗复查胃镜自愈。结论霉菌性食管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需要依据胃镜检查并组织病理和病原学检查;推荐给予全身性抗真菌治疗,首选氟康唑。然而,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无症状和内镜下病变轻微的患者,是否需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慢性假性肠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CIP)是由于肠道肌肉神经病变引起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肠梗阻而无肠道机械性梗阻的证据,属少见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CIP临床表现的特征性、诊断方法.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78年11月至2000年12月诊断的23例CIP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CIP的临床表现的特征性和诊断方法.CIP的诊断标准为 1.临床上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2.腹平片证实有肠梗阻的存在;3.有关检查明确排除了机械性肠梗阻;4.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有肠管的扩张,或肠蠕动减慢、消失;5.消化道压力测定异常、胃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结果 23例CIP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4~75岁(中位数为50岁).入院时病程为1月~20年(中位数为3年).7例肠梗阻为间歇性发作.CIP患者主要症状有腹胀(8 7%)、腹痛(56.52%)、腹泻(65.22%)、便秘(47.83%)、呕吐(39.13%)和体重下降(82.61 %).本组患者腹胀突出而腹痛相对较轻,伴有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和消化道其他部位动力异常的表现.腹部膨胀隆是CIP患者最常见的腹部体征(65.22%),7例出现肠型(30.43%),3 例有肠蠕动波(13.04%);在梗阻存在时多数CIP患者肠鸣音正常(30.43%)或减弱(47.83%) ,患者很少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体重.85%患者在肠梗阻发作时的腹平片上存在多个液气平面,可见肠管的普遍扩张、结肠积气(13/20,65%).消化道钡剂造影显示肠管明显扩张(82 .61%),肠蠕动减慢和消失(73.91%),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机械性梗阻证据.部分患者接受胃肠道压力测定、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消化道动力低下以及肛门直肠功能异常和胃肠通过时间延长.病变主要累及小肠(82.61%)、结肠(39.13%).4例接受剖腹探查和手术.18例为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其中1例为家族性内脏肌病;5例继发于结缔组织病.9例在入院时存在低钾血症,血钾最低为2.0mEq/L,经静脉补钾2~5日后钾恢复正常, 但腹胀情况无改善.11例有HBV感染.结论 CIP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腹胀突出而腹痛相对较轻, 伴有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和消化道其他部位动力异常的表现,结合腹平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结合胃肠道动力检查的异常发现可对CIP作出正确诊断 .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分析核素153Sm与89SrCl2对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153Sm组与89SrCl2组,分别采用核素153Sm以及89SrCl2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骨痛缓解效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89SrCl2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73.80%(31/42),明显高于153Sm组的58.14%(25/43)(P<0.05);89SrCl2组的骨痛缓解有效率为92.86%(39/42),明显高于153Sm组的74.42%(32/43)(P<0.05);89SrCl2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35/42),明显高于153Sm组的60.46%(26/43)(P<0.05).结论 核素89SrCl2对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53Sm,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缓解骨痛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