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全景片切牙根部模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全景片切牙根部模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1)回顾分析400份成人全景片,求出切牙根部模糊的全景片所占的比例;(2)用实验方法测出全景摄影图像层面各点厚度及P12(Pmgram12)切牙小区域摄影的图像层面厚度;(3)使用4mm直径的钢珠间隔5mm镶嵌在一塑料直尺上模拟切牙进行不同倾斜角度全景摄影,检测切牙倾角对全景摄影时图像清晰度的影响;(4)对40例成年志愿者进行常规全景摄影及P12切牙小区域摄影,常规全景摄影有切牙根部模糊者进行调整角度后全景摄影。结果 (1)400份成人全景片中,318份存在切牙根部模糊,占79.5%。(2)全景摄影图像层面各点的厚度是不同的,切牙区最薄,为0.7cm,P12切牙小区域摄影的图像层面厚度为2.4cm。(3)直尺上钢珠的清晰度与直尺的倾斜角度有关,倾角过大即可产生模糊。(4)40例志愿者的常规全景摄影中32例有切牙根部模糊,调整头颅倾斜角度后可使牙根显示清晰,P12切牙小区域摄影全部清晰。结论 全景片上切牙根部产生模糊的主要原因是图像层面未能包含切牙全长。调整头颅倾斜角度而改变切牙倾斜角度,或改变断层扫描轨迹增加图像层面厚度使切牙全长均位于图像层面内,即可避免切牙根部的模糊。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求正常成人前纵隔的位置和形态。方法 在CT上测量 10 0例健康志愿者隆突层面前纵隔的前后径、前横径、后横径及位置 (偏离人体中线的距离 )。结果  10 0例健康志愿者CT测量得出的正常范围 ( 95 %正常界限 ) :位置右偏 5mm~左偏15mm ;前横径 <3 0mm ;后横径女性 <40mm ,男性 <5 0mm ;前后径女性 <3 0mm ,男性 <3 5mm。结论 本文建立了前纵隔位置和形态的正常值范围 ,将有助于我们判断轻微的纵隔移位及其他可能引起前纵隔形态和位置异常的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3.
154.
早交班是放射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放射科早交班的教学准备、教学点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等多个方面,通过强化放射科教师主导教学病例准备的意识和责任,以教学大纲为蓝本,进行有针对性的病例筛选,并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强调基于临床的多学科相关知识联合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充分发掘早交班的教学点,从临床疾病诊疗的整体流程角度看待影像检查,从更宏观的角度开展早交班教学;根据"同病异征""同征异病"的影像学特点,提升影像学相关知识的系统梳理、总结能力,并结合信息化新手段,可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放射科从业人员诊疗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5.
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 ,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 ,发病急骤 ,死亡率较高[1] 。AP因其病因、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等的不同 ,预后差异很大 ,因此 ,对AP严重程度早期作出准确的评价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新型的多层螺旋CT (multidetectorspiralCT ,MSCT)技术 ,对 76例AP患者的疾病严重度进行评价 ,并探讨AP严重度的CT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期间 ,笔者两家医院共有 181例AP患者接受了CT检查 ,入选本研究的病例需符合以下条件 :(1)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56.
MRI设备临床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MRI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指标稳定,以获取高质量的扫描图像,为影像诊断提供图像质量保障。国外许多国家已建立较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制度,应用推广也较为普及。而我国MRI设备质量控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推广尚未完善,还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MRI设备临床质量控制流程和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肝脏淋巴瘤的CT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例肝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肿瘤标志物、肝脏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资料(病灶的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血管情况等)。结果 10例肝脏淋巴瘤患者中,继发性7例,原发性3例;多发结节型5例,结节密度/信号均匀,可见渐进性强化;单发肿块型3例,2例出现靶环样结构;浸润型2例,边界不清,渐进性强化。7例可见病灶内血管穿行而无明显受侵征象。结论肝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样,实性部分密度或信号均匀,呈渐进性强化,病灶内血管穿行对诊断有提示价值;特征性靶环样结构-周边均质的实性部分伴中心纤维结构及最外周包膜,对肝脏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评价人工智能(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预测肺亚实性结节(SN)恶性概率的效能。方法 将86例接受手术治疗SN患者分为3组:组1为浸润前病变,组2为微浸润腺癌,组3为浸润性腺癌。将术前胸部CT数据导入AI肺结节识别软件,记录其自动测量的SN的CT值、体积及恶性概率预测值。比较3组SN在CT平扫、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中的CT值、体积及恶性概率预测值,并对各组进行平扫与增强后配对样本检验。分析根据各期CT对各组SN恶性概率预测值与CT值及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88个SN,组1、组2和组3分别含27、28及33个SN。AI系统检测SN的敏感度为100%(88/88)。AI系统检测根据CT平扫、增强后动脉期、延迟期对组1 SN的恶性概率预测值分别为[85.18(56.64,92.08)]%、[67.15(58.99,90.30)]%和[89.82(56.64,92.23)]%,组2分别为[93.10(85.72,95.75)]%、[89.61(74.44,95.35)]%和[92.21(86.74,95.59)]%,组3分别为[97.05(92.81,98.74)]%、[96.89(90.40,98.60)]%和[96.49(89.89,98.69)]%。3期CT扫描对3组SN恶性概率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3组SN间CT值、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平扫与增强CT恶性概率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期CT对SN的恶性概率预测值与其CT值及体积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可协助判定肺腺癌SN侵袭程度;平扫CT数据可用于辅助预测SN恶性概率,而增强CT对判断SN性质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对3台MRI设备进行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的稳定性检测,并建立其处置界限。方法 对本单位3台MRI设备(设备1:GE 3.0T HD;设备2:GE 1.5T HDi;设备3:GE 3.0T 750W),采用轴位T1WI扫描美国放射学会(ACR)模体。在预扫描阶段记录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在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连续检测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8次,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建立2个指标的处置界限。结果 设备1、2、3的中心频率均值分别为(127 725 772.38±39.68) Hz、(63 875 740.13±34.15) Hz和(127 771 958.38±12.19) Hz,其处置界限分别为周变化值≤ 119.04 Hz、≤ 68.30 Hz和≤ 36.57 Hz。发射增益均值分别为(125.25±1.28) dB、(101.75±1.98) dB和(113.25±0.89) dB,其处置界限分别为(125.25±2.56) dB、(101.75±3.96) dB和(113.25±1.78) dB。结论 3台MRI设备的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检测结果均符合处置界限的要求;处置界限的建立为临床质量控制提供了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手少阳经中渚穴(SJ3)和足少阳经阳陵泉穴(GB34)时大脑皮质兴奋区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经络、穴位作用的中枢机制以及针刺穴位过程中,不同针灸刺激时相对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将42例健康受试者(右利手)随机分为SJ3和GB34两组,利用fMRI技术实时动态扫描针刺SJ3和GB34时脑功能区的变化,最终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分析其作用部位.结果 针刺SJ3引起的脑内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额叶、颞叶、小脑和枕叶,针刺GB34引起的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枕叶、小脑、额叶和颞叶.结论 针刺SJ3和GB34时均可引起双侧听觉、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和双侧躯体运动区大脑皮质及小脑兴奋,这可能是临床治疗相关病症的中枢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