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33.
目的:观察随经叩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基础治疗(控制血糖加口服弥可保),观察组另取梅花针随经叩刺并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两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体征以及MCV、SCV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随经叩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患者分为头电针组、体针组和语言组3组,每组均为30例.头电针组给予针刺优势半球头穴线和头部腧穴配合电针治疗,体针组给予针刺穴位体针为主,语言组给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言语、听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头电针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和命名与体针组及语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体针组与语言组各项指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失语程度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针刺以头皮针为主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有积极作用,且对自发言语、复述、命名方面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以及胰岛素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以及胰岛素外敷治疗)和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28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7%)显著高于对照组(71.8%)。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以及胰岛素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足部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早期愈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49例(NAC)患者在化疗前后均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记录并将化疗前肿瘤的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指标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指标(RECIST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化疗前后剪切波弹性模量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边缘、肿块化疗前后大小差值、化疗前弹性模量参数(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均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有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边缘、肿块化疗前后大小差值、化疗前最大值与RECIST评价指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反映乳腺肿块化疗前后的变化,化疗前肿块弹性成像的最大值可用于预测浸润性导管癌NAC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 D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DFL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结果:17例DFL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9例,男女比为1∶1.125,中位年龄为58岁(33~67岁),其中13例DFL患者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内镜下多表现为颗粒状增生。DFL发生在十二指肠者有15例(88.2%),且全部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2例。内镜下,见病变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呈清楚或隐约的“膨胀性”生长,可见滤泡样结节,结节内由中心细胞样细胞和散在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相当于经典型滤泡性淋巴瘤的1级或2级。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a、CD10、BCL6及BCL2,9例患者的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网在肿瘤性滤泡周边密集、浓染,而在中央淡染、稀疏,Ki-67低表达。4例患者行第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其中3例共同检测到CREBBP基因变异。14例患者未经任何治疗,疾病无进展;1例行局部肠段切除,术后未行化疗和放疗,未复发;1例接受化疗加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肿瘤内神经新生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在167例人OSCC组织检测泛神经标记物蛋白基因产物(PGP)9.5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SCC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CGRP对TSCCA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的影响;进而观察ERK/p38/JNK抑制剂对CGRP诱导TSCC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88%的OSCC组织中表达PGP9.5,主要分布在肿瘤间质中;PGP9.5中/强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级(r=0.425,P<0.001)、神经浸润(r=0.166,P<0.05)及患者短生存期(r=0.186,P<0.05)呈正相关。CGRP引起TSCCA细胞的迁移数目增加(CGRP: 165.4±14.2,对照: 110.2±5.3,P<0.001),侵袭数目也增加(CGRP: 68.3±23.5,对照: 12.8±2.8,P<0.001);CGRP处理TSCCA细胞后,1h引起p-ERK的表达上调(P<0.001),6h引起p-p38的表达上调(P<0.05),24h引起p-JNK的表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JNK抑制剂SP600125引起的TSCCA细胞的迁移数目减少(SP600125: 94.5±15.5,对照: 142.5±20.8,P<0.05),侵袭数目也减少(SP600125: 52.5±16.5,对照: 118.4±38.1,P<0.05)。结论 OSCC神经新生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神经递质CGRP可能通过磷酸化JNK促进O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从而促进OSCC的进展。  相似文献   
39.
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EP),俗称宫外孕。临床上发生在输卵管的妊娠最多见,其次发生在卵巢、腹腔、阔韧带及子宫颈部等,为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本文整理了2002年至2004年我科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式探头诊断的309例宫外孕  相似文献   
40.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中常见。笔者自1986年6~1995年6月,用眉拟养血祛风纠偏汤治疗100例,疗效满盒。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