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亲子依恋与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对520名学生进行了欺负问卷和依恋问卷的集体测量。结果: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母-子依恋安全性)与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负相关,母子依恋对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预测性,双重安全依恋型儿童欺负、受欺负频率最低。结论:母子依恋与儿童欺负、受欺负行为有密切关系,但父子依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贺州市53例HIV感染者皮肤黏膜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以及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3例HIV感染者在门诊就诊期间皮肤黏膜及性传播疾病的种类、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者占84.91%;皮肤黏膜损害复杂,以真菌、病毒感染等为主;疾病种类依次为性病、带状疱疹、湿疹、银屑病、泛发体癣等8种;有2种以上皮肤黏膜疾病者8例(15.09%);性传播疾病以早期梅毒为主13例(24.53%)。结论 HIV感染者皮肤黏膜损害以真菌、感染最多,性传播途径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泛发的皮肤黏膜病变和合并性病感染可作为诊断HIV感染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3.
医学免疫学既是医学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门学科。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医学、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的关系甚为密切,也一直被认为是医学基础课程中一门难学的学科。然而,绪论课作为医学免疫学的第一讲,讲好这堂课,对于学员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发生于腹盆部,经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临床资料,5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为透明血管型,2例伴有子灶,1例肿块内见散在斑点状钙化。CT动态增强扫描,5例均见动脉期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持续强化,其中肿块内有钙化的1例不均匀强化。结论: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其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比分析以紫杉醇类及蒽环类为基础加/不加环磷酰胺(TEC/TE)两种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共139例Ⅱ~Ⅲ期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其中TEC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共68例,TE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表柔比星60 mg/m2)共71例。以RECIST标准判断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临床有效,以Miller Payne标准判断病理疗效,Ⅲ级+Ⅴ级+Ⅳ级为病理学有效,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TEC组的p CR率、CR率分别为13.85%(9/68)和10.29%(7/68),TE组为11.27%(8/71)和5.63%(4/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4、-1.336;P=0.071、0.181)。TEC组的病理有效率为78.46%(51/65,3例缺失病理数据),显著高于TE组的61.97%(44/71)(χ2=4.382,P=0.036),但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06%(49/68)比61.97%(44/71),χ2=1.596,P=0.206]。TEC组及TE组的保留乳房率分别为5.88%(4/68)、8.45%(6/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7)。两组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症及心脏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70、-0.667、-1.326;P=0.095、0.505、0.185)。结论与TE方案比较,患者接受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易获得病理学缓解,且不增加不良反应。TEC方案在新辅助化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西南医院乳腺中心共完成21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左侧22例,右侧31例,双侧19例。单发结节41例,多发结节31例,共113个结节,结节直径0.4~6.3cm,平均2.8cm。结果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19例,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97min;单侧次全切53例,手术时间25~12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5~120ml,平均45ml。行颈丛加局麻68例,耐受良好66例(97%),全麻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穿刺道内出血2例。随访3~5年,医患双方对美容效果均非常满意。1例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单侧结节复发,复发率为1.4%。结论经前胸壁入路或经乳房途径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局麻加颈丛在大多数病例安全可靠,游离甲状腺时避免直接抓夹甲状腺组织或肿块,采用钝性推、挡法及超声刀的正确使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8.
为适应21世纪军队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我们基础部病原教研室积极响应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拟定了建设规划,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本课程主要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建设和完善,取得初步效果[1].我们在卫生士官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思路.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卫生士官教学要切实做到"基本理论零冗余、基本技能过饱和", 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应当作出相应调整,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需要.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5月采取便利取样法对北京市某三级医院105例住院老年患者以中文版跌倒危险评定量表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为调查工具进行跌倒危险和预防跌倒效能调查.结果 本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得分(9.56±5.08)分;低度跌倒危险19例占18.1%,中度跌倒危险69例占65.7%,高度跌倒危险17例占16.2%;高龄、有跌倒史者跌倒危险得分较高.预防跌倒效能得分(6.11±2.66)分;≥75岁及高度跌倒危险患者的预防跌倒效能得分低;预防跌倒效能与跌倒危险得分呈负相关(r=-0.377,P<0.01).结论 应重视从心理角度评定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尤其是对预防跌倒效能低者或过高评估自身活动能力者应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0.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5岁,以"发现左侧颈部包块伴进行性增大22天"为主要表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咽喉部疼痛、低烧、乏力等不适,无食亢消瘦、心慌、乏力、声嘶等,患儿最高体温曾达到38.0℃,于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8 d,体温降至正常,咽喉不适缓解,但左侧颈部包块无缩小,反而进一步增大.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基础代谢率正常,气管右偏,左侧甲状腺下极可及约2.5 cm×2.0 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右侧甲状腺及峡部未及包块,双侧颈部及锁骨上下未及肿大淋巴结.余器官系统检查无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