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63篇 |
内科学 | 3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92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3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6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报道中,最常见的依次为鱼刺(33%)、牙签(27.3%)、鸡骨(12.5%)和针(9.1%)[1]。误食鱼刺虽较常见,但由鱼刺引起的消化道穿孔相对罕见。本文对1例误食鱼刺穿透胃壁引起肝脓肿病例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患者男性,59岁,以“右上腹阵发性疼痛1周”于2021-10-19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为明确诊断收住入院。腹痛于深呼吸时加重,伴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管疾病病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屈光不正对学龄儿童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5~15岁学龄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将入选患儿分为:正视组47例(94眼)、轻度近视组26例(52眼)、中度轻视组25例(30眼)、高度近视组19例(34眼)、轻度远视组10例(20眼)、中度远视组12例(16眼)、高度远视组11例(18眼)。采用OCTA评估黄斑区浅层血流密度及黄斑区深层血流密度、中央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析影响情况。结果 各组黄斑区浅层血流密度、黄斑区浅层上半区血流密度、黄斑区浅层下半区血流密度、黄斑区深层血流密度、黄斑区深层上半区血流密度、黄斑区深层下半区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度近视组的、黄斑区浅层血流密度、黄斑区浅层上半区血流密度、黄斑区浅层下半区血流密度均小于正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组与正视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中央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TAZ)蛋白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主动脉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维替泊芬(Ve)组,每组6只。AngⅡ组和AngⅡ+Ve组小鼠皮下植入注满AngⅡ的渗透压微量泵,持续14 d释放AngⅡ(1.1 mg·kg-1·d-1)诱导小鼠高血压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AngⅡ干预。AngⅡ+Ve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1次Ve(60 mg·kg-1)至实验结束;AngⅡ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小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使用水合氯醛麻醉小鼠,打开胸腔,分离主动脉,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主动脉厚度,Masson染色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纤维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AZ、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母亲信号蛋白同源物3(Smad3)、磷酸化母亲信号蛋白同源物3(p-Smad3)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对HIV确证流程的指导意义,并对现有的确证流程进行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我院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患者数据,分析试剂的检测值和抗原抗体反应模式对HIV感染者和假阳性者的区分能力,探讨基于HIV抗原抗体反应模式优化HIV确证流程的可行性。结果 2021年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的患者共225094例,其中676例筛查阳性,513例真阳,2例失访,总体阳性预测值达76.11%。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检测值可以区分真阳性者(即HIV感染者)和假阳性者,检测值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Z=22.03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0.995,最佳阈值为24.90,此时方法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8.10%。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反应模式同样可以区分真阳性者和假阳性者,其三种反应模式中,“抗原抗体双阳性(Ag+Ab+)”阳性预测值最高(卡方检验及两两比较均P<0.05),在本研究中高达100%。此外,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反应模式对HIV确证流程具有指导意义,7例反应模式呈...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研究豪猪蛋白(Hedgehog)信号途径中Smo蛋白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Smo与结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人结肠癌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同时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结肠癌组织切片中新生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统计Smo蛋白的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 在总共39例结肠癌标本中,Smo阳性24例,阴性15例,阳性率61.54%;MVD平均值68.70±11.65,Smo的阳性组MVD均值71.25±12.56,Smo阴性组MVD均值64.05±8.88,两组统计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 Smo蛋白在人结肠癌中活化,并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止呕方配合穴位敷贴减轻化疗急性毒性反应的疗效.方法: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常规行化疗治疗,自化疗前2天始,观察21天.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扶正止呕方-穴位敷贴-扶正止呕方”模式治疗,即于化疗前2天开始,口服汤药2天,自化疗第1天开始,穴位(内关、足三里、膈俞)敷贴9天,再口服汤药10天,共21天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扶正止呕方配合穴位敷贴对化疗的毒性反应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uate cell,HSC)HSC-T6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株,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红花注射液处理HSC-T6,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5、10、20 mg/mL红花注射液干预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 Ladder凋亡梯度;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Real time-RT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红花注射液对HS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红花注射液(10、20 mg/mL)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测出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药物干预后细胞表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琼脂糖电泳可见DNA出现断裂、PI/Annexin V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照组凋亡率为(0.73±0.33)%,红花注射液在5、10、20 mg/mL凋亡率分别为(2.04±0.58)%、(9.46±1.29)%、(16.55±11.27)%,差异显著(P<0.01);Real time-RT-PCR结果显示红花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同时上二调HSC-T6的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表达.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抑制HSC增殖及增殖周期,促进活化的HSC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调控bcl-2/bax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