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动物实验、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DON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结果:FCM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DON均能诱导并促进体内小鼠胸腺细胞凋亡,DON0.5mg/kg、1mg/kg、2mg/kg、4mg/kg、8mg/kg组胸腺细胞的平均凋亡百分率分别为6.35%±1.30%、8.30%±1.33%、8.89%±2.15%、10.70%±0.62%和12.54%±2.08%,在0.5mg/kg到8mg/kg的浓度范围内,随DON浓度的增高,胸腺细胞的凋亡率也相应增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88,P<0.01)。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大剂量(8mg/kg和4mg/kg)DON处理组小鼠胸腺细胞出现了凋亡特有的梯状条带。超微结构观察可见DON处理组小鼠胸腺部分细胞出现核染色质固缩凝聚、胞芽等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表现。大剂量(8mg/kg和4mg/kg)DON可明显降低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活性(用PI表示,P<0.01)。结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可剂量依赖地诱导并促进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和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性,81岁。因外伤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2d入院。查体发现右股内侧及阴囊大部分皮肤呈略隆起的浸润性红斑,湿疹样,范围约2 0cm×1 4cm大小,界限清楚,并发糜烂、溃疡(图1 )。追问病史,自述约2年前阴囊处皮肤出现红斑,5分硬币样大小,轻微瘙痒,未做任何治疗。近一年来红斑面积扩大,有黄色液体渗出,瘙痒加重、轻微疼痛,仍未做任何治疗。病理检查:钳取活检组织2块,灰白、质脆。镜下可见散布于表皮全层的派杰细胞,胞体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淡染。近表层瘤细胞中可见黑色素,表皮基底层与真皮交界处瘤细胞呈腺泡样改变(图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23.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发病变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女.66岁。活动时双下肢疼痛6个月,加重3个月,左中指中节增粗3个月,伴局部疼痛。体检:双下肢局部轻度压痛,无明显肿胀,未触及肿块,无静脉怒张。左中指增粗,租硬,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4.
长骨釉质细胞瘤(adamantin-oma of long bone)属低度恶性肿瘤,极为少见,因其在组织学上与颌骨的造釉细胞瘤相似而得名,临床上很难与长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笔者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脐血与健康供者稳态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ie-2、血管生成素(Ang-1、Ang-2)的血浆浓度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32例脐血和健康供者稳态骨髓的VEGF、TGF-β1、Tie-2、Ang-1及Ang-2的血浆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脐血中VEGF的水平与稳态骨髓比较显著升高446.62(44.31~1 430.46) ng/L vs 131.62(16.62~1 201.92) ng/L(P<0.01).脐血中TGF-β1的水平与稳态骨髓比较却显著减低276.36(80.91~880.91) ng/L vs 476.36(235.45~1 390.00) ng/L(P<0.01).稳态骨髓中Tie-2的血浆浓度与脐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骨髓中Ang-1、Ang-2的浓度与脐血相比,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和稳态骨髓中VEGF和TGF-β1水平的差异提示脐血和骨髓造血干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6.
王莹  刘俊茹  杨建柱  高峰  王冬 《河北医药》2008,30(2):161-162
目的探讨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4例病变部位2例为上肢,1例为下肢,1例为椎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局部疼痛;3例摔伤后意外发现,X线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2例伴有病理性骨折;组织形态学特征肿瘤多呈分叶状,上皮样瘤细胞形成较原始的血管腔,呈条索状、巢状或不规则形分布于透明变性的粘液基质中;4例肿瘤均表达CD34、FⅧRAg和Vimentin,Ki-67( ~ );随访结果3例未见肿瘤复发,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原发于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需与转移癌、骨上皮样血管瘤和上皮样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7.
滑膜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疾病,起源于滑膜下层的间充质,最常发生于膝关节.1856年由Bouchut首次报道,至今报道约250例,且多为个例报道[1-4].因对其认识不足,多被延误诊断数年至十几年.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滑膜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分析我院23例滑膜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简要讨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8.
患者 男,52岁.主因右胫骨前肿物45年,近半年来肿物持续性增大、疼痛,活动受限入院.体检:右小腿弥漫性增粗,右胫骨前可触及一大小约5.0 cm×15 cm×30 cm肿物,质硬,无活动,局部压痛,表皮静脉无怒张,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可.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1例嗜酸性粒细胞肠炎病例为研究对象, 结合相关文献复习, 了解嗜酸性粒细胞肠炎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及诊疗过程, 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以期为嗜酸性粒细胞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30.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和流式细胞光度方法定量检测灌喂不同剂量的ST和ST作用不同时间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口灌喂不同剂量的ST(3μg/kg,30μg/kg,300μg/kg,3 000μg/kg)12 h,ST处理小鼠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3~300μg/kg剂量范围内,ST剂量与凋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正相关(r=0.642,P<0.01).同时,灌喂剂量为3 000μg/kg的ST后6~48 h,随ST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肝细胞凋亡的增长率也明显增高(r=0.722,P<0.01).另外,ST尚有一定抑制肝细胞的增殖的作用,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相同剂量ST(3 000μg/kg)处理小鼠后不同时间(6~48 h)与其对肝细胞增殖指数抑制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0.469,P=0.021).结论经口给予ST可诱导、促进肝细胞的凋亡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肝细胞的增殖显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