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在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确诊为脓毒症休克且已于液体复苏开始即刻及其后24 h时应用床旁超声测量了下腔静脉吸气及呼气时管径的成年患者62例,按照自液体复苏后24 h时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dIVC≥9%组为H组,dIVC< 9%组为L组,收集液体复苏即刻及其后24 h时的血肌酐(Scr)值、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APACHEⅡ评分、血清乳酸(Lac)水平并统计AKI发生率、EICU内病死率及其确诊后28 d病死率,观察dIVC对EICU内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对其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41例发生AKI,其中L组和H组分别为26例、15例,L组AKI发生率高于H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47,P<0.05);所有患者中有23例在EICU内发生死亡,其中L组为16例(48.5%),H组为7例(24.1%),L组明显高于H组(x2 =3.921,P<0.05);两组患者确诊28d后共死亡29例,L组和H组分别死亡18例(54.5%)、11例(37.9%),L组患者病死率虽高于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11,P>0.05).确诊28 d后死亡的患者中,发生AKI患者23例,而未发生AKI患者有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6,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性AKI可加重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不良预后,而过低的dIVC可增加脓毒症休克性AKI的发生风险,进而加重其不良预后.所以,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追求过低的dIVC,以免加重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目前急救药品的储备管理现状进行评估,以提出合理有效的急救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方法对2004~2008年收治的15211例次急诊抢救患者的疾病分布及急诊抢救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救中心收治较多的危重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创伤、呼吸衰竭等。某些常规备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备用基数远不能满足需要。而某些常备药物如间羟胺等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甚至有些已经不用。某些不属医院常规备用的药品,如胺碘酮、纳洛酮等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常规的急救备用药品不能适应目前急诊的需要,应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根据临床实际抢救现状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以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手段。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多在手术室进行,需较大的皮肤切口,分离颈前组织和切开气管前壁,并发症较多。而且对解剖异常和病变特殊所造成的“困难气道”患者,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属于禁忌。  相似文献   
24.
改善微循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高,不论是手术清除血肿,还是血肿碎吸术,但脑水肿还继续进行。血肿及周围的水肿可引起急性占位效应,破坏周围脑组织,并可导致神经细胞早期死亡,应用微循环改善剂可改善其血液循环状态,对减轻神经及脑组织变性坏死十分必要,现综述如下。 1 治疗脑出血的常用改善循环药物主要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塞通、复方丹参、路路通、西比灵、尼莫地平等。 2 应用循环改善剂的时机董强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出血是在发病48小时内;王育新等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是于发病后第8~10天;刘亚玲等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是在发病第3天及第15天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施普善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施普善治疗 ) 3 4例 ,对照组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 ) 3 7例 ,并按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将两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两组各型疗效。结果 两组及各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在轻、中型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重型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施普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6.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治随着心电监护和再灌注治疗方法的普及,其预后显著改善,院内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目前,AMI院内死亡主要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低,因此早期预防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我院急救中心1999年1月~2001年5月间15例AMI合并休克的救治体会,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运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 ) 3 2例与对照组 (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 2 9例 ,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与总显效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8.
早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就发现了大量VitA对动物胚胎的致畸作用,随后一直有许多人从各个方面来探讨VitA的致畸类型、关键时期、作用机制以及某些物质对VitA致畸作用的加强和减弱等。1953年cohlan  相似文献   
29.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群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OAS)测量88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他们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攻击行为患者与无攻击行为患者各基因型及基因型频数分布无显著差异;但分性别后发现:有攻击行为男性患者与无攻击行为男性患者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158Met作为危险因素,OR值等于4.55,95%CI为1.36~15.19。而有、无攻击行为的女性患者间的等位基因频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有关,中国昆明地区的男性患者的低活性等位基因与攻击性行为显著相关联。  相似文献   
30.
曼海姆法硫酸钾生产装置出现 3个问题 :原料 KCl中有机碳的分析结果非常高 ;测定副产盐酸总酸度 ,加 1~ 2滴甲基橙不显红色 ;分析副产盐酸中 SO4 2含量超标 (≥ 0 .1% )。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