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5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70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622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1203篇
预防医学   421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413篇
  13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患者40例,给予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给予评价。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2.5%,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55%,实验组两组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LVEF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报了202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20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四川、江苏省维持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5个省维持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0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28 376个流行村,流行村总人口7 137.04万人;全国450个流行县(市、区)中,337个(74.89%)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98个(21.78%)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5个(3.33%)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20年,全国尚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29 517例。2020年,全国共开展询检查病11 117 655人,阳性1 798 580人;开展血检查病5 263 082人,阳性83 179人;开展病原学检查273 712人,阳性3人,其中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例。2020年,全国共有19 733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7 309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的37.04%,新查出 15个有螺村;共查螺736 984.13 hm2,查出有螺面积206 125.22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1 174.67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96 hm2。2020年,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544 424头,血检查病147 887头,阳性326头;开展粪检查病130 673头,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2020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9 214例,扩大化疗964 103人·次;扩大化疗耕牛266 280头·次;开展药物灭螺总面积136 141.92 hm2,实际药物灭螺71 980.22 hm2,环境改造灭螺1 464.03 hm2。2020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中,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均为0,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国血吸虫病呈低度流行水平,全国如期实现《“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目标,但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弹,仍需开展血吸虫病精准防控、强化血吸虫病疫情及风险监测,在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消除进程。  相似文献   
103.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更年期或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降低或丧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Mcpherson等报道,65岁以上妇女患心血管疾病占1/3。适时的雌激素补充或替代治疗可以在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Rossouw等提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雌孕激素的使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及乳腺癌的发病率,从而使有关雌激素补充或替代治疗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争论始终不断。  相似文献   
104.
不同碘摄入量对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碘摄入量人群非毒性甲状腺肿(甲肿)和非毒性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方法 2004年对盘山(长期轻度碘缺乏)、彰武(碘缺乏基础上补碘至碘超足量)和黄骅(长期碘过量)社区于1999年参加本课题组流行病学研究并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的人群(3 385人)进行甲状腺疾病的随访调查.结果 (1)盘山、彰武和黄骅社区弥漫型甲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4.4%和6.9%,盘山和黄骅均显著高于彰武(均P<0.01);结节型甲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0%、2.4%和0.8%,盘山的发病率最高(P<0.01).(2)三社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0%、5.7%和5.6%,多发结节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4%、1.2%和1.0%.(3)基础碘缺乏、碘过量、甲状腺自身抗体(thyroid autoantibody,TAA)阳性是甲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彰武初访时TAA阳性人群非毒性甲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TAA阴性人群(P<0.01),盘山和黄骅无显著差异.(5)三社区非毒性弥漫型甲肿维持人群和黄骅非毒性结节型甲肿维持人群随访前后TAA阳性率均高于同社区正常人群(P<0.05).结论 碘缺乏和碘过量均有可能使甲肿的发病率增加.碘缺乏社区结节型甲肿高发,弥漫型甲肿是碘过量社区甲肿发牛的主要形式.甲状腺自身免疫与甲肿的发生和维持相关,这种相关性在历史上为碘缺乏而后过度补碘的社区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5.
胰腺占位性病变病因复杂,种类多样,治疗方式不一,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的难点。超声内镜是目前针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较为敏感和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就超声内镜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进展作一评述,重点介绍了超声内镜对临床常见的各种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率,阐述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及其他相关技术在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6.
2003年2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不同分级疗法治疗嵌甲症患者56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比例(以CD4+CD25<'high>T细胞作为Tregs),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逐步下降,治疗6、9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HBV DNA水平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的CHB患者(30例)在Tregs比例明显下降的CHB患者中所占比例(7/7,100.0%)高于Tregs比例无明显下降的CHB患者(23/29,79.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个月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11.1%、19.4%、25.0%,其中7例(19.4%)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在治疗3、6个月时Tregs比例均已降至正常人水平.结论 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能降低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治疗早期Tregs比例下降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前庭功能受损、耳蜗症状、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CSA评分显著降低,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FS-CSA评分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ET和CGRP水平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片用于治疗颈性眩晕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升高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ET、CGRP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5例。单药组患者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对2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和ROC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单药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出血量低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FIB、D-二聚体、APTT、P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FIB、D-二聚体、APTT、PT水平低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ROCK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ROC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药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抑制出血症状,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患者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0.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多功能的单链小非编码RNA,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应答等重要的生命活动。miR-181c高表达于神经系统,通过与靶基因特异性结合影响蛋白表达,进而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胶质瘤、脑缺血缺氧性损伤、阿尔茨海默病(AD)病变进展、多发性硬化(MS)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