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18F-FDG与18F-FLT显像在诊断与鉴别肺结节尤其是肺结核与恶性肿瘤中的效能。方法:肺结节患者163例,年龄17~92岁,其中结核瘤组29例,其它良性结节组46例,恶性结节组88例,以盲法集中读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标准方案进行18F-FDG与18F-FLT显像和读片,获得病灶最大值SUVFDG和SUVFLT并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肺结节的最大SUVFDG及最大SUVFLT中位值均以恶性结节、肺结核、其他良性结节之序依次减低;SUVFDG、SUVFLT恶性结节组与结核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1);据ROC曲线分析,FDG、FLT显像SUVmax分别以5.9、2.4为界值可鉴别结核瘤与恶性结节,FL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0.68%,特异性为75.86%,准确性为79.49%,诊断效能高于FDG(P<0.001)。SUVFLT/SUVFDG比值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FDG、FLT显像SUV值。结论:在鉴别诊断肺结核瘤与恶性结节中,FLT显像的诊断效能高于FDG显像,双示踪剂显像明显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SUVFLT/SUVFDG比值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18F-FDG PET/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相应的检索词,收集1990年至2016年的所有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发表文献,通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纳入文献中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并进行分析。阈值效应分析采用计算曲线下面积;亚组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患者2543例。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灵敏度为0.66(0.62~0.69),总特异度为0.82(0.80~0.84),总PLR为3.60(2.82~4.58),总NLR为0.45(0.37~0.54),总DOR为9.12(6.15~13.52),曲线下面积为0.82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患有肺结核病史的与无肺结核病史的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 < 0.05),提示肺结核病史是影响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良好方法,可为NSCLC提供准确分期。  相似文献   
13.
肺癌在大多数国家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范围内新增肺癌约66万例,在我国也是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肺部占位性病变是肺癌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ET/CT可同时得到病变的解剖学信息和代谢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完善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在检查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82例患者在检查期间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以及扫描得到的图像的质量进行分析,来完善预约、患者的准备、器械药品的准备、用药期间的观察及护理、扫描时的配合、患者的护送等护理工作。结果182例临床患者中146例患者的图片质量良好,显影清晰;36例图像显影欠佳,延迟显像3-5h后显影清晰,图片质量良好,2例患者经延迟显像心脏显影较差;在检查期间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共31例,占17.04%。结论全程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保证患者安全及图像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超前镇痛对干预下肢骨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为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麻醉,研究组实施超前镇痛。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浆D二聚体水平、Fbg值与疼痛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日与第7日,两组D二聚体数据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1日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同组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0.5 h、1 h、6 h、12 h后研究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比参照组低,且数据显著(P0.05)。而在24 h后,两组疼痛VAS评分相近,且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日与术后7日,两组患者的Fbg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1日、3日,研究组的Fbg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麻醉,超前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佳,能有效防止下肢骨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LEL-ICC)是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的一种特殊亚型,目前WHO尚未明确定义该肿瘤。LEL-ICC与经典型ICC相比,其预后较好,近年来引起了临床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越来越多的LEL-ICC被诊断和研究,其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进展,该文就LEL-IC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对一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巨检:楔形肺组织大小3cm×2cm×1cm,切面暗红,可见一直径0.5cm大小的结节,界清。光镜特点:瘤细胞为长梭形,呈束状、交织状排列,胞浆淡染,胞核梭形、类圆形,两端钝圆,染色质较粗,轻度异型,未见核分裂像。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周边部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瘤组织内可见上皮细胞衬里的裂隙,周围可见受挤压的肺泡结构。免疫组化特点-梭形瘤细胞SMA、Desmin、Vimentin、ER(个别细胞)、PR阳性,CK7、CK20、CD31、CD34、HMB45均阴性。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瘤的良性肿瘤,非常罕见,诊断时必须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才能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CT断层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初诊患者49例,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肺癌,所有患者均行^18F-FDGPET/CT显像,并进行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1.49例肺癌患者,肺癌病灶PET/CT检出灵敏度100%,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病灶直径介于0.8~8.2cm,标准摄取值(SUV)为7.03±3.93。PET所见高代谢病灶与CT所见占位性病变位置及形态基本匹配。PET/CT在病灶定性、定位及在区分肺癌与肺不张面优于单纯PET和CT。2.在转移灶的检出方面,PET/CT优于单纯PET和CT,灵敏度分别为95.4%、90.9%、72.7%。PET和CT对病灶的捡出有互补性,PET在小淋巴结转移灶、骨转移检出及定性方而优于CT,而CT对肺内小转移灶检出优于PET。结论: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方面优于单纯CT或单纯PET。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6岁。3年前曾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因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手术后20天将移植肾切除。此次入院拟行第二次同种异体肾移植,入院时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面部轻度浮肿,余无特殊。术前实验室检查:BUN36.76mmol/L,血Cr 1072μmol/L。入院第3天行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开始出现发热、少尿、肾区痛,临床考虑“超急性排异反应”。术后第4天行移植肾SPECT显像。检查方法:病人仰卧,检查视野包括移植肾及膀胱区,肘静脉“弹丸”式注射~(99m)Tc-EC37mBq,立即动态采集共28分钟。结果示:(1)肾动脉血供大致正常;(2)肾小管摄取功能较差,排泄极缓,肾图呈梗阻型  相似文献   
20.
<正> 使用~(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对65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骼核素显像,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6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其中男性50例,女性1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岁。 使用日本东芝GCA—PolA/HGSPECT,低能高分辨准置器,矩阵256×1024。静脉注入~(99m)TC—MDP25mci后3—4小时,按常规作前位及后位全身骨显像。2.结果 65例显像结果 骨转移率73.8%(48/65),正常26.1%(17/65)。骨转移患者中单发占10.4%(5/48),多发占89.5%(43/48)。骨转移部位:<1>胸部为66.6%(32/48),其中肋骨为62.5%(30/48)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