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以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HD-OCT)为主要手段,观察1.319μm近红外激光致兔角膜损伤后早期修复过程。方法 波长1.319μm近红外激光损伤10只新西兰白兔右眼角膜,照射剂量140 J/cm2,于损伤前、损伤即刻、1、3、6、12、18、24、30、36、42、48、54、60、66、72 h和7 d共17个时间点,用HD-OCT活体观察角膜损伤横断面特征、测量损伤中心角膜全层和角膜上皮厚度,并于损伤前和损伤后6 h,1、3和7 d,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和组织病理观察角膜损伤情况。结果 HD-OCT结果表明,1.319μm激光损伤累及角膜全层,损伤区角膜反射光带增强,随时间发展角膜快速肿胀增厚,于18 h达到最厚,其后水肿逐渐减轻消退;新生上皮自损伤边缘迁移于24 h内完全覆盖损伤区,30 h达到最厚,7 d时厚度基本恢复正常。裂隙灯观察角膜混浊也呈先加重后减轻。组织病理表明,损伤后6 h受损上皮和内皮细胞快速脱落,新生上皮和内皮细胞自损伤边缘向损伤中心迁移,24 h新生上皮完全覆盖损伤区,3 d新生内皮完全覆盖损伤区,7 d上皮层和内皮层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常规法、拓展法和替代法等3种激光防护镜光密度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不确定度评定。常规法适宜测量小于3的光密度;拓展法适用于测量大于等于3的光密度;替代法测量较大范围内的光密度值,它具有测量过程相对简便和不确定度较小的优点,其前提是选择合适衰减比的衰减片及合适灵敏度的仪器。  相似文献   
13.
激光防护探测告警装置研究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多功能防护镜为平台,研制了激光防护探测报警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该装置可对0.53、0.8、1.06μm 3 种波长激光进行探测和声光报警,确定入射激光方位和激光波长,并实施防护。具有探测灵敏度高(10-7J/cm2)、响应速度 快(光电机制)、激光衰减倍率高(D>4)、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可在各种激光作业环境个人佩带使用 ,也可 用于光电传感器和观瞄仪器光学窗口的激光探测与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过渡区近红外光在人、猴和兔三种模型眼内的视网膜光斑和相对辐照剂量,比较三种模型对该波段激光的视网膜损伤相对敏感性。方法:采用矩阵光学方法,根据人、猴和兔眼的四折面模型,眼的结构参数和光学参数建立传输变换矩阵,计算1 319nm高斯光束的能量、光斑和剂量在眼轴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对于发散度为1 mrad的1 319 nm激光,当角膜入射光斑直径为5 mm,人、猴、兔模型眼内的视网膜光斑直径分别为173.4μm、106.2μm和57.2μm,屈光系统的透过率分别是1.4%、3.2%和6.7%。当角膜辐照量相同时,人、猴、兔视网膜辐照量之比为1:6:44。而当视网膜辐照量相同时,人、猴、兔所需的眼内入射总能量之比为1:2.2:3.9。结论:对于1 319 nm近红外光,视网膜损伤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兔、猴、人。在评价该波段激光人眼视网膜损伤效应时,应考虑人、猴、兔屈光介质损耗的差异对激光视网膜损伤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常犬膀胱组织的显微FT-IR光谱特征,探讨将显微FT-IR技术用于膀胱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制备Beagle犬膀胱标本冰冻切片,在显微FT-IR光谱仪上分别测定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肉层的反射吸收光谱,观察不同层次犬膀胱组织的FT-IR光谱特征及其间差异.结果:按光密度值由高到低的顺序,3 302~2 875 cm-1及1 398~1 086 cm-1波数区段内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肉层,1 669~1 548 cm-1波数区段内依次为黏膜下层、黏膜层及肌肉层.各层次间差谱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酰胺Ⅰ、Ⅱ带两处,即黏膜层-黏膜下层的差值为负值,而黏膜层-肌肉层及黏膜下层-肌肉层的差值则均为正值.结论:显微FT-IR技术可以在原位从分子水平上反映正常犬膀胱组织化学组成及其各层次间的差异,有可能为膀胱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激光职业危害研究-激光对心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长期从事激光工作的人员是否有心血管系统的职业危害 ,为安全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从事激光工作一年以上的职业人员 ,对其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对作业环境中激光物理参数进行调查。结果 :血压、心电图、外周血细胞、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5个方面数十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显示激光组与对照组各项检查的异常率相近 ,经χ2 检验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从事激光工作人员的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职业危害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单次辐照对动物视网膜病理结构的影响,为HPM安全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HPM效应模拟源以远场平面波(平均功率100mW/cm2)进行单次照射,通过病理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研究HPM单次照射对大鼠视网膜结构的效应。结果 HPM单次照射后视网膜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伴有部位特异性,视网膜各层生物膜结构亦存在破坏。结论所用剂量范围内的HPM单次照射可导致动物视网膜损伤,生物膜结构是HPM损伤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8.
19.
本研究介绍毛细管内磁性微粒(Fe2O3)的磁场定位实验,对磁性颗粒在毛细血管内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了磁靶向药物的磁场定位条件。分析了药物载体直径及所包覆药物层厚度对定位所需最小磁场梯度的影响,以通电螺线管磁场为例探讨了病变部位离体表不同深度时定位治疗的方法,结果可供磁性载体设计和磁靶向药物定位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1.319μm近红外激光致兔角膜全层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角膜损伤后长期修复的过程及结果。方法 实验对象新西兰白兔10只,采用波长1.319μm近红外激光损伤兔左眼角膜(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只兔眼1个照射光斑,光斑直径3 mm,照射时间0.7 s,能量密度140 J/cm2。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组织病理学检测等技术手段,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至6个月内多个时间点进行角膜损伤修复观察。结果 波长1.319μm激光在本实验照射条件下的兔角膜损伤为全层性损伤。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可见激光损伤形成的白色损伤斑先增大后缩小,损伤后6个月基本消失,同时角膜先肿胀增厚后迅速消退;OCT观察及定量测量可见损伤斑中心角膜全层厚度最大可达正常角膜厚度的2倍,增厚区域直径最大可达照射光斑直径的2.6倍;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激光损伤后坏死上皮和内皮细胞快速脱落,新生上皮和内皮细胞随后覆盖损伤区,基质细胞损伤后数小时核染色质脱失,后期修复过程出现大量浸润细胞。结论 波长1.319μm激光在能量密度140 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