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评价干燥综合征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52例干燥综合征的肺HRCT图像,观察病变HRCT分型、病变分布特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肺病变的不同形态特点.结果:干燥综合征肺部病变的HRCT分型为肺间质增生型32例(61.1%),多发肺气囊型12例(23.5%),及细支气管炎型8例(15.4%);病变分布有上肺野(11.5%)、中肺野(23.0%)至下肺野(30.8%)逐渐加重的特点,且外周分布(65.4%)为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肺病变HRCT分型的构成不同(X2=7.74,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不同(X2=3.91,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肺病变HRCT表现与分型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大动脉炎综合征的影像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多发性大动脉影像表现特点。方法46例大动脉炎综合征病例,经普通血管造影7例,DSA造影23例,MR检查8例,DSA和MR检查4例,DSA和CT检查4例。结果大动脉炎综合征病变以狭窄-阻塞型最常见(73.9%),按Lupi-Herrea分型以Ⅲ型多见(43.5%),最常受累的血管为左锁骨下动脉(69.6%)及左颈总动脉(60.9%)。结论大动脉炎综合征多部位血管受累多见,以狭窄-阻塞型常见,MR及CT可观察血大动脉炎病变血管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DSA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在明确病变类型和性质的同时,还需了解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分支及整个血循环状态,以便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治疗过程以及评估预后。目前,DSA仍是最为可靠的诊断工具,MRA和CTA可作为下肢动脉疑似病例的筛选性初步诊断方法,超声多用于随访复查。下肢动脉狭窄一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临床维护性治疗、溶栓、球囊扩张、支架、内旋切、激光治疗、取栓、内膜剥离、搭桥术、截肢等,各种方法对各种病变特点均有其明确的适应证,但更强调联合多种方法予以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白塞病(Beheet' diease)是一种以侵犯大小血管为特征,累及多系统器官的免疫性疾病。动脉瘤是其血管受累的表现之一。手术治疗易并发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及血栓形成。本文报道1例带膜支架治疗白塞病股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本组资料共291例,299侧,所有患者均有下肢静脉瘀血临床表现。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按本院常规进行,以乏氏试验判断静脉瓣膜功能。统计学分析表明,深静脉瓣膜功能与临床关系非常密切(P<0.005)。在维持下肢深静脉正常功能方面,股、Guo静脉两处瓣膜的作用大于股或Guo静脉一处的瓣膜作用,股静脉瓣膜作用大于Guo静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例1 男.46岁。长时间骑自行车后阴茎渐呈持续勃起状态.在以后的数天内求治于多家医院.曾服地巴唑、热敷、镇静、腰麻等治疗无效,并分别行多次阴茎放血、肝素灌注及阴茎头海绵体穿刺分流术治疗.每次治疗后阴茎均可疲软,但数分钟后又勃起。DSA右侧髂内动脉造影示右侧阴茎海绵体有对比剂外渗,呈片状异常染色.供血动脉来自于阴茎深动脉,并见阴囊动脉末梢支亦有少量对比剂渗出(图1A),  相似文献   
17.
Many patients with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syndrome caused by the "relative valvular incompetency" with venous dilatation. Eighty-six per cent of the cases can be cured by reducing the femoral venous diameter by simply using the encircling suture method just distal to the first femoral valvular sinus.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such a method of surgical treatment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18.
Crohn''''s病MRI检查技术和应用价值--15例小肠钡灌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各种序列在分辨Crohn’s病肠道病变、发现并发症以及判断病变活动状态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 15例Crohn’s病 ,其中 8例急性发作期 ,7例为静止期。所有病例均完成小肠钡灌肠 (SBE)造影、MRI的SE -T1WI、SE -T2 WI、SPIR -T1WI、SPIR -T2 WI和水成像。结果 Crohn’s病MRI呈现肠壁增厚、形态固定、信号改变、管腔改变、浆膜面毛糙、肠系膜血管毛刷征等征象 ,MRI和SBE显示肠道病变节段的符合率为 90 .8%。MRI各序列就病变肠段的阳性率依次为SE -T2 WI(10 0 % )、SPIR -T2 WI(88.5 % )、水成像 (80 .8% )、SE -T1WI(5 0 .0 % )和SPIR -T1WI(4 8.1% )。病变活动期与静止期的肠壁厚度(t=4.72 9,t0 .0 1( 13 ) =3 .0 12 ,Ρ <0 .0 1)和高信号改变 (χ2 =5 .5 3 ,χ20 .0 5( 1) =3 .84,Ρ <0 .0 5 )均有显著差别。结论 相对SBE而言 ,MRI检查判断Crohn’s病更为全面、安全和简便 ,且在发现肠外病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一直被认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直到70年代中期,才由 Kistner 提出了非血栓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概念,并命名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Primary  相似文献   
20.
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20例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分别用直肠表面线圈及体线圈进行多个轴位的TSE T1、T2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价值.结果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检查的准确性(85.0%)、敏感性(85.7%)、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2.3%)均高于体线圈MRI扫描检查.结论用直肠表面线圈MRI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前列腺图像,提高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结合体线圈,可提高对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