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MRI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MRI和CT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且资料完整的33例患者,在24 h内完成上腹部MRI平扫、CT平扫及增强检查。根据Balthazar分级,分别对急性胰腺炎进行CT、MRI分级。结果CT、MRI对急性胰腺炎分级差别主要表现在A级和B级,其中6例CT表现正常的AP,因MR-T2WI表现为高信号而分为MRI B级,两者在A、B级分级上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D、E级AP的分级上MRI和CT分级基本一致。结论MRI平扫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准确分级,并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膀胱癌,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显示情况、病灶的强化程度以及判断侵犯范围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能较准确地显示膀胱癌的大小和数目,较好地显示膀胱癌的大体形态、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评价膀胱癌侵犯范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处于较高水平;CT定性诊断准确性达到93.90%.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膀胱癌最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作为膀胱癌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查技术关键在于薄层和增强多期扫描,这对于发现病灶、大体分型、分期和定性诊断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2例中,31例治愈,死亡1例。并对本病的诊断、MRI诊断价值,以及单孔引流管拨管时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0T MR DTI及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3.0T MR成像系统对49名健康志愿者行脊髓DTI。分别测量颈髓、下段胸髓的ADC和FA值,同时进行各段脊髓DTT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颈髓与下段胸髓之间ADC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5、0.196)。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显示为头尾向的一束,存在头尾侧各向异性。 结论 脊髓DTI是描述扩散特征并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的有效检查技术,可为脊髓病变提供扩散定量值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TMR呼吸导航回波触发的全心冠状动脉MR成像(WH-CMRA)技术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和图像质量。方法92名志愿者接受了3TMR呼吸导航回波触发的WH-CMRA检查,使用T2预备的快速梯度回波(TFE)序列采集。按目测法将图像质量分为0~Ⅳ级,并结合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长度、直径和血管锐利度进行评判。分析呼吸、心率和导航回波的采集效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评价呼吸导航回波触发WH-CMRA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显示效果。结果92名受检者的图像质量评价为Ⅳ级28名,Ⅲ级53名,Ⅱ级9名,Ⅰ级2名,扫描成功率为88%(81/92)。心率≤75次/min,图像质量20名为Ⅳ级,锐利度为(48±11)%;心率〉75次/min,图像质量34名为Ⅲ级,锐利度为(33±15)%,心率的快慢和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726,P〈0.05)。呼吸模式和图像质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05)。结论3TWH-CMRA技术可以实现自由呼吸下的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但图像质量受到心率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对心腔容积定量评估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10个新鲜猪心和1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后的住院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脏扫描,采用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并测量猪心的右心室容积和患者左室心腔容积,分析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测昔值与猪心实际容积和人体心脏超声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D MIA DICOM软件所测猪心的右室容积和人体心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与物理测量值及心脏超声测量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1=0.94,r2=0.97),Altman and Bland一致性分析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为定量分析心腔容积提供了一种无创、简单可行且准确町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定量的方法评价3T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oronary MR Angiography,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和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10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接受了3 T增强CMRA检查,采集技术包括3点定位(3PPS)分段采集和全心采集两种方式,使用Soap-Bubble软件对两种技术采集的CMRA数据进行后处理重组并通过测量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长度、直径及血管的锐利度,定量评判CMRA的图像质量.结果 3PPS分段采集CMRA各主要分支的测量值为:长度:右冠状动脉(RCA)(132±13) mm,左冠状动脉系统,即左主干 左前降支(LM LAD)(112±16) mm,左旋支(LCX)(64±11) mm;直径:RCA(3.8±0.5) mm,LM LAD(3.3±0.2) mm,LCX(2.9±0.5) mm;锐利度分别为(49±10)%,(47±11)%,(44±16)%.全心采集:长度:RCA(128±21) mm,LM LAD(101±15) mm,LCX(52±13) mm;直径:RCA(3.5±0.6) mm,LM LAD(3.1±0.4) mm,LCX(3.0±0.7) mm;锐利度分别为(35±15)%,(33±11)%,(30±12)%.两者间的血管锐利度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度和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PPS分段采集较全心采集具有更好的血管锐利度和图像质量,在CMRA的采集方式上建议尽量采用分段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3.0TMR研究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病例组(40例脊髓压迫症患者)和对照组(20名正常志愿者)。病例组包括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9例椎管内肿瘤和1例陈旧性颈椎外伤。采用单次激励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EPI)行脊髓扩散张量成像(DTI)。利用纤维束追踪软件重组脊髓纤维束。结果 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为头尾向的一束,显示了头尾侧的各向异性。设置2个感兴趣区(ROI)法显示了纤维束交叉及主要的脊髓纤维束,如皮质脊髓束或脊髓丘脑束。其中1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了包括中脑的DTI,8名两侧的纤维束显示不对称,2名两侧对称。病例组所有患者均显示脊髓纤维束不同程度的受压或破坏。所有颈椎病患者及3例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患者显示纤维束受压但无破坏,1例髓内室管膜瘤显示纤维束明显受压伴有少许破坏。结论 DTT技术能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及其异常改变,对脊髓压迫症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受压脊髓白质束的精确定位及损伤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3D自由呼吸(3DFB)采集与单次屏气(BH)采集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心肌延迟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呼吸导航回波触发、3DFH反转恢复梯度回波扫描和3DBH反转恢复梯度回波扫描,以"优=4、良=3、一般=2、差=1"四个级别评判心肌图像质量,计算两组左室心肌面积均值、梗死心肌面积均值、延迟强化心肌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测量心肌梗死透壁程度。采用SPSS12.0软件对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用相关回归法评价两种采集方法在计算左室活性心肌百分比方面的一致性。结果FB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BH组。两组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心肌面积均值、梗死心肌面积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透壁厚度分别为(5.13±2.74)mm和(6.81±3.15)mm(P<0.05)。结论呼吸导航回波触发反转恢复梯度回波扫描可有效应用于3D磁共振心肌延迟成像,与单次屏气采集3D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相比,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和分辨率,对坏死心肌能作出更为精确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