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肉毒神经毒素A诱导兔咬肌萎缩及对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取5只共10个咬肌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25只进行肉毒素诱导咬肌萎缩试验,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B组),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S组)。试验组25只动物分5组,分别进行2周、4周、8周、12周和24周试验,于试验结束时用B型超声测两侧咬肌厚度,切除两侧咬肌称其湿重,并留取部份肌组织做切片进行HE染色、三磷酸腺苷(ATP酶)染色和还原型辅酶I还原酶(NADH—TR)染色,光镜下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 N组与S组咬肌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咬肌厚度和湿重测量显示B组咬肌厚度和湿重减少,与N组和S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咬肌萎缩程度逐渐加重,至第12周达到最重,第24周时维持与第12周时相等的水平。切片光镜检查显示肌纤维面积减小。ATP酶和NADH-TR染色见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减小,Ⅱb型纤维更加明显,I型纤维无明显变化。结论肉毒素A有肯定的诱导肌萎缩作用.其肌萎缩主要为Ⅱ型肌纤维,对I型肌纤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下颌角整形术中去咬肌和不去咬肌两种术式对下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3/0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整形科门诊收治下颌角肥大手术治疗患者24例,手术均经口内入路行下颌角磨削截骨术,其中去除部分咬肌12例,不去咬肌12例。①最大开口度的测定:测量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再加上正中咬颌时前牙的覆盖,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②最大前伸度的测定:测量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再加上正中咬颌时前牙的覆盖,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测量时间分别为术前、术后1,2周。1,2,3,4,5,6个月。结果:纳入患者2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去咬肌组术后1,2周。1,2,3个月患者最大开口度和最大前伸度均较术前比较明显降低【以术后3个月为例,手术前后最大开口度分别为(43.4&;#177;5.0),(38.3&;#177;3.4)mm,手术前后最大前伸度分别为(8.5&;#177;0.7)。(7.1&;#177;0.4)mm,P〈0.01】,至术后4个月已达到术前正常值范围;不去咬肌组术后1,2周,1,2个月患者最大开口度和最大前伸度均较术前比较明显降低【以术后2个月为例,手术前后最大开口度分别为(40.4&;#177;4.0),(35.3&;#177;3.7)mm,手术前后最大前伸度分别为(9.0&;#177;0.6),(6.8&;#177;0.5)mm,P〈0.01】,至术后3个月已达到术前正常值范围;去咬肌组较不去咬肌组患者术后最大开口度和最大前伸度恢复至术前正常值范围的时间长。结论:下颌角整形术对患者口腔颌面系统的功能无明显长期不良影响;去咬肌和不去咬肌的患者术后下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不一样。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兔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影响,探讨促进咬肌再附着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术后1,2,3个月组),每组6只。将实验用兔的双侧咬肌从下颌骨附着处剥离,下颌骨截骨后将咬肌复位,一侧定期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另一侧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1,2,3个月处死动物各6只,取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骨骨块,大小1cm×0.5cm,连同其上附着咬肌一起取下进行拉伸试验,检测肌-骨再附着界面突然断裂时数据,即为咬肌再附着界面的最大断裂负荷。记录并分析术后1,2,3个月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实验兔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2,3个月实验侧肌-骨界面最大断裂负荷明显高于对照侧犤实验侧:(0.58±0.13),(0.74±0.07),(1.28±0.21)kg;对照侧:(0.46±0.07),(0.62±0.11),(0.93±0.16)kg,P<0.05犦。②双侧咬肌-下颌骨再附着界面的附着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促进咬肌剥离后的再附着。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建立去神经咬肌动物模型,观察咬肌变化,为临床外科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性切断咬肌神经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咬肌厚度超声及肌细胞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与正常咬肌相比,离断神经咬肌厚度减小(P<0.05),肌纤维截面积减小(P<0.05),而且切断不同的神经减小的幅度不同;肌纤维类型及肌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 咬肌失神经动物模型有效、可信,有助于咬肌肥大畸形的治疗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5.
汉族人下颌角相关测量与下颌角肥大诊断标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汉族成年男女下颌角相关测量数据及影响因素,建立适合正常汉族人群的下颌骨肥大诊断标准.方法采集正常汉族人群头颅骨形态特征点数据,男女各200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头颅骨几何形态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进行男女之间各几何特征值的特异性分析,提取能够反映颅骨与上颌、颅骨与下颌以及上下颌间结构关系的形态特征值,建立具有临床意义的下颌骨肥大诊断标准.结果汉族成年男女测量数据如下(男与女)头面比:(1.32±0.06)与(1.54±1.60);面颌宽比:(1.33±0.08)与(1.35±0.12);面中宽:(133.4±5.6)mm与(126.9±5.9)mm;下颌夹角:(72.0±5.5)°与(69.8±6.9)°;鼻梁-颏间距:(95.0±8.4)mm与(88.0±7.6)mm;头面宽比:(1.04±0.04)与(1.08±0.06);头颌宽比(1.39±0.14)与(1.46±0.11);下颌宽(105.9±6.4)mm与(94.0±6.0)mm;下颌左角(121.7±7.6)°与(123.5±7.2)°.其中面中宽、下颌夹角、鼻梁-颏间距、头面宽比、头颌宽比男女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汉族成年男女面中宽与下颌宽之比稳定在1.3左右,可以作为男女通用诊断标准之一.而在对个性化下颌角诊断及治疗中需要结合头面、面中、头颌宽比及下面部形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6.
背景:双下颌嚼肌肥大症患者,往往都存在着下颌角前切迹明显凹陷,从而不仅突出方型面容,还同时突出方型的颏部。 目的:观察下颌角磨削去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畸形后咬肌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照,病例来自2005-06/2007-01南方医院整形科。 对象:选择南方医院整形科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外翻型下颌角肥大伴小颏形女性患者60例,年龄19~42岁。 方法:应用下颌角磨削去骨矫治60例下颌角肥大畸形,并将所磨削的骨屑植入颏部,颏成形塑形后石膏托固定改善下颌整体形态。采用高频浅表超声成像技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每隔4周,放松和用力咬合2种状态下测量双侧咬肌厚度,同时拍摄口腔全景X射线平片及下颌角X射线侧位平片。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24,32周下颌角度、下颌宽、咬肌厚度变化及下颌角X射线侧位平片表现。 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无感染、神经损伤及出血,均无颏唇部感觉麻木。①随访1年,一般在治疗后第24周肿胀完全消退,磨骨后的下面部形态明显改善,55例患者对颏成形及下颌角磨削后脸型变化均表示满意。2例治疗后10 d 要求改变成形的颏部形状,给予调整后满意。3例分别于治疗后因外力使颏部变形,给予调整后恢复原来塑形形状。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双侧下颌角度明显增大、下颌宽度明显减小(P < 0.05)。在松弛和咬合2种颌位状态下,治疗后24周双侧咬肌厚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 < 0.05)。③口腔全景X射线平片及下颌角X射线侧位片示,下颌角明显变小,磨骨后的下颌角更加圆滑,颏部隆起,下面部弧度自然,角度>110°,移植的骨屑与下颏骨融合好。 结论:下颌角磨削去骨后24周内肥大的咬肌会出现自行萎缩,不需处理,24周后咬肌不再有变化。下颌角肥大者可行单纯磨削去骨,无需切除咬肌。  相似文献   
37.
下颌角磨削去骨术前后咬肌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改良下颌角磨削去骨术矫治轻度下颌角肥大畸形术后咬肌形态的变化,为轻度下颌角肥大畸形矫治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改良下颌角磨削去骨术矫治200例轻度下颌角肥大畸形,采用高频浅表超声成像技术,随机抽取6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每隔4周,放松和用力咬合两种状态下测量双侧咬肌厚度,观察比较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24周相比咬肌平均厚度变薄,萎缩明显(P<0.05);术后24周与术后32周相比咬肌平均厚度无变化(P>0.05).结论改良下颌角磨削去骨术后,术后24周内肥大的咬肌可自行萎缩,不需处理.术后24周后咬肌不再有变化.轻度下颌角肥大者可行单纯磨削去骨术,无需切除咬肌.  相似文献   
38.
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对兔咬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对骨骼肌形态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2,4,8,12和24周观察,每只实验兔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另一侧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作自身对照,另取5只正常白兔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用B超测松弛状态下咬肌厚度,完整切除双侧咬肌称咬肌湿重,并留取部分肌组织做切片进行HE染色、ATP酶染色和NADH-T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四唑还原酶)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的给药侧咬肌湿重减轻,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咬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给药侧咬肌萎缩程度逐渐加重,至第12周达到最重,第24周时维持与第12周时相近似的水平.切片光镜检查显示给药侧咬肌肌纤维面积减小.ATP酶和NADH-TR染色见给药侧咬肌Ⅱ型肌纤维减小,Ⅱb型纤维更加明显,Ⅰ型纤维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侧咬肌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肉毒杆菌毒素A有肯定的诱导肌萎缩的作用,其肌萎缩主要为Ⅱ型肌纤维,对Ⅰ型肌纤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兔咬肌自然再附着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用兔双侧咬肌从下颌骨附着处剥离,下颌骨截骨后将咬肌复位,一侧自然复位,不缝合固定。另一侧咬肌缝合固定,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1、2、3个月检测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双侧咬肌-下颌骨再附着界面的附着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咬肌自然再附着是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鼻背缩窄截骨术并减少其并发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0例20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用局部解剖的方法观察鼻背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比邻关系。结果鼻背骨结构由鼻骨、上颌骨鼻突、额骨鼻突组成。其中:(1)鼻骨间缝合长度(25.2±2.91)mm;(2)鼻颌缝合长度(29.2±2.51)mm;(3)上颌骨鼻突厚度①梨状孔起点处(1.86±0.22)mm,②眶下缘平面(2.18±0.22)mm,③内眦平面(2.78±0.10)mm;⑷鼻颌沟到鼻泪管之间的距离①顶部(3.52±1.22)mm,②中部(5.10±1.48)mm,③底部(5.62±1.26)mm;⑸内眦韧带止点与鼻颌缝的距离(2.87±0.08)mm。结论鼻背缩窄的侧鼻安全截骨线为:截骨术要从下鼻甲上部的附着部位开始,于骨膜下沿鼻颌沟进行,避开鼻外侧静脉,于眼窝内下方大约相距3.5mm左右,到鼻根点部位于内侧截骨线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