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司巴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巴沙星(Sparfloxacin)为新的长效广谱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我们于2000年2月至6月用司巴沙星(商品名:巴沙片,四川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并与泰利必妥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李鸣  李璐瑒 《首都医药》2009,(23):47-48
自“五四”以来,中医不知多少次面临生死绝续的危机,一些喝西方文明乳汁长大的学界、政界人士为废止中医不遗余力。中医药学在恶劣的环境下能够留存一息,其本身的生命力固然可叹,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鼎力支持也功不可没。张钫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热心中医药文化保护的著名人士。  相似文献   
993.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非精神病性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合并不同时间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随机分为四组的患者中完成1年随访的有99例,分别为单用氟西汀组(27例)、合并奥氮平1~2月组(28例)、合并奥氮平4~6月组(29例),合并奥氮平12月组(15例)。对入组的四组患者分别评定HAMD、SDSS、体重、年收入等,在完成1年随访后再次评定HAMD、体重、TESS及1年内的收入、工作时间、复发数、治疗费用等。以HAMD总分减分数和痊愈率评定疗效、以TESS和体重评定不良反应,以工作时间、年收入、治疗费用等评定卫生经济学价值。结果四组均较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合并奥氮平4~6月组和12月组较单用氟西汀组和合并1~2月组改善更明显。四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合并各组的体重均较单用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年收入、工作时间和复发数上,合并奥氮平4~6月组和12月组要优于单用氟西汀组和合并1~2月组。合并4~6月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合并12月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而合并奥氮平的时间以4~6个月为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活化STAT3蛋白抑制蛋白(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3,PIAS3)在不同分级分期的人膀胱癌及正常膀胱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三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IAS3在膀胱癌及正常膀胱上皮中的表达。结果:PIAS3在正常膀胱上皮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膀胱癌组织(P=0.0000002;P=0.000003);且表达水平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0001);在浸润性膀胱癌(T2~T4)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表浅膀胱癌(Tis~T1)中的表达(P=0.02)。结论:试验结果提示,PIAS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它可能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膀胱癌标志物或者基因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婴儿早期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动态变化,初步探索婴儿肠道8 种双歧杆菌构建的规律。方法 收集2013 年3~4 月间16 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第1 次、第2、4、7、10、14、28、90 天的粪便,培养分离粪便中双歧杆菌;使用PCR 对分离菌株进行双歧杆菌属及其8 个种水平的鉴定。结果 从受试婴儿粪便中共检出优势双歧杆菌152 株,以B. breve 的检出率(22.4%)最高;第4 天开始在新生儿肠道检出双歧杆菌,定植率为8%;第7 天后双歧杆菌定植率迅速上升,至第28 天和3 月龄时定植率分别达到54% 和60%,均显著高于生后第4 天(均P<0.05)。第10 天时婴儿肠道已有成人型双歧杆菌B. catenulatum 定植,第14 天时检测到婴儿型双歧杆菌B. infantis 定植;至3 月龄时才在婴儿粪便中检测到高水平的婴儿型双歧杆菌B. infantis,且大部分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类总数不超过2 种。结论 本研究受试婴儿早期肠道双歧杆菌的多样性偏低,婴儿型双歧杆菌出现偏迟,相反成人型双歧杆菌发现较早。  相似文献   
996.
<正>近些年关于椎基底动脉结构病变,如椎动脉发育不良或者一侧椎动脉优势以及关于基底动脉扩张迂曲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于后循环主要动脉的变异及其意义进行阐述。1正常的椎基底动脉及其走形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左侧的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右侧的锁骨下动脉起源于头臂干,左右两侧的椎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两侧的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在分支出下脑后下动脉后不久汇合成基底动脉,这些动脉供应着小脑  相似文献   
997.
尿路清对几种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体的抑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中药尿路清对几种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体的抑制作用 ,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液体试管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尿路清对这些病原体的体外抑制效应。结果 尿路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g/ml)分别为 0 .10、0 .0 5、0 .2 0、0 .2 0、0 .2 0、0 .2 0、0 .2 0、0 .2 0、0 .10 ;尿路清对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MIC分别为 3 .91g/L和 7.81g/L。结论 中医药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疗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和无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和无骨转移患者的血清,分别将两组血清混合并进行二维电泳,随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差异蛋白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发现了两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的三个蛋白质:载脂蛋白A-Ⅰ、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细胞角蛋白10,其中血清样淀粉蛋白A-Ⅰ和细胞角蛋白10在骨转移组表达升高;载脂蛋白A-Ⅰ在骨转移组表达降低。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显示: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Ⅰ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无骨转移的患者。结论 载脂蛋白A-Ⅰ、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细胞角蛋白10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可能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或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999.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3种常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B组41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治疗;C组29例采用静脉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每日1次,疗程5 d.入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如补液、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等.结果 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和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均能有效控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前两者,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不能有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结论 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给药途径,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与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相当,依从性好,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继发急性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下肢动脉硬化继发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案。结果 16例中4例行动脉取栓+股浅动脉狭窄段内膜剥脱术,6例行动脉取栓+股浅动脉开口处短段内膜剥脱+股深动脉开口成形术,3例行动脉取栓+髂外-Guo动脉搭桥+股深动脉开口成形术,1例行动脉取栓+股-胫前动脉搭桥,1例行动脉取栓+髂总-股浅动脉搭桥,1例截肢。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应积极手术探查,术中除单纯取栓外,应根据具体动脉病变需要,再行动脉内膜剥脱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自体大陷静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