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内窥镜下经横突间入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探讨经横突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松解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平均46.7岁。俯卧位,棘突中线旁开2.5~3.0cm作一个1.6cm纵行皮肤切口。工作导管置于横突间,由浅入深逐渐分离显露横突间韧带,锐性剥离横突间韧带,找到神经根将其向外侧牵开,显露突出椎间盘并予以摘除。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术中出血60ml,平均住院时间13d,全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16个月。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6例,良2,可1例。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楚、操作精细、术后效果优良,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52.
口底癌四种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54例口底癌的四种治疗方法的远期临床效果。单纯手术或放疗、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8.7%、33.3%和40%,总的五年生存率为30.7%。手术仍为目前口底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可联合应用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5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and technical skills of 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ere were 12 men and 9 women, with the mean age of 51.7 years.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occurred at the L4.5 in 7 patients, and at the L5S1 in 14 patients. According to Meyerding classification, 13 cases were of Grade Ⅰ, 7 of Grade Ⅱ, 1 of Grade Ⅲ.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guiding by fluoroscopy, the surgeries performed minimally invasive microendoscopic(METRx) techniques for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interbody cage fusion and novel Sextant-R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techniques for deformity reduction and fixation. Results Seventeen cases were followed up 1 year postoperatively. The average low back pain VAS reduced from preoperative 6.0±2.6 to postoperative 2.9±2.5. The average leg pain VAS decreased from preoperative 6.7±3.3 to postoperative 2.8±1.6. The average ODI decreased from preoperative 44.3% to post-operative 27.1%. The Nakai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was 90%.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170 min, blood loss 160 ml, and postoperative stay in bed 7.5 d. The sagittal spondylolisthesis ra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preoperative 35.5%±2.5% to postoperative 8.3%±7.5%. The lordotic angle from preoperative 11.5°±1.7° in-creased to postoperative 16.8°±9.5°;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from preoperative (5.4±2.5) mm increased to postoperative (9.1±3.0) mm. According to Lenke judgement for fusion, complete fusion rate was 76%, in-complete fusion rate was 12%, nonfusion rate was 12%. Conclusio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microendo-scopic (METRx) assisted with a novel Sextant-R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systems for deformity reduction and fixation to treat 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is not only a minimally invasive and safe surgical tech-nique, also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eformity reduction and fixation.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术前计划在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椎弓根螺钉钻孔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应用经验,优化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实验牛脊骨标本16具,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对实验组牛脊骨标本(8具)拟进钉平面进行横断面CT扫描,测量左右椎弓根螺钉术前计划进钉角度、进钉点与棘突的间距,术中应用C型臂标定牛脊柱标本各个椎体与机械臂钻头的相对位置,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机械人系统按照术前计划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前的钻孔操作.对照组牛脊骨标本(8具)术中直接在C型臂X线透视下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进行椎弓根螺钉的钻孔操作.记录系统连接平均建立时间,每个钻孔平均操作时间,透视次数及累计透视时间.术后行CT扫描,评估两组克氏针的位置情况.[结果]系统连接建立时间平均为(351.7±24.9)s.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个钻孔操作平均时间为(89.5±6.1)s与(447.5±90.7)s,术中X线平均透视时间为(2.9±0.8)s和(11.5±3.8)s,平均透视累计时间为(2.9±1.0)s和(11.1±3.2)s.各指标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t=-11.143; P=0.000,t=-6.243;P=0.000,t=-7.002).术后CT评估,实验组克氏针完全位于椎弓根内68枚,手术操作成功率达到85.0%.对照组克氏针完全位于椎弓根内63枚,手术操作成功率达到78.8%.两组准确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053,P=0.412).[结论]通过术前计划,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椎弓根螺钉钻孔操作,手术时间、X线累计透视时间都明显缩短,术前计划在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椎弓根螺钉钻孔操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55.
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和开放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03年 3月至 2010年 5月, 115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接受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年龄 16~71岁, 平均 43.5岁。经皮固定组 47例: 域型骨折 42例, 浅芋型骨折 5例;采用经皮工作通道下前路螺钉固定。开放固定组 68例: 域型骨折 61例, 浅芋型 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放射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2~70个月, 平均 37.6个月。术前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伴发脊柱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 经皮固定组(40.3±9.5) min, 开放固定组(62.9±15.3) min, 经皮固定组显著短于开放组(P约 0.05)。术中平均出血量: 经皮固定组(5.6±4.1) ml, 开放固定组(47.1±28.6) ml, 经皮固定组显著少于开放组(P约 0.01)。两组在术者放射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域型或浅芋型齿状突骨折的方法, 与开放固定法比较创伤相对小。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13年3~6月采用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41~76(58.3±10.2)岁,分析其疗效。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自动出院1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满3个月者16例,随访率88.9%。全部随访患者支架范同内真腔管径有所恢复,假腔或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TEVAR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瘤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特别是为高龄和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7.
在验收和调试净化工程的工作中发现普遍存在着整个净化系统的压力梯度保持困难的问题.通过测试、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存在于设计、设备选择、施工质量、材料质量、机组调试验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8.
我科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收治鼻咽原发灶超腔、颅底骨破坏和颅神经损害的患者178例,总的5年生存率28.7%。原发灶侵犯口咽鼻腔者预后较好,颅底骨破坏者次之,而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和侵犯两项以上者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33.3%、18.2%和18.8%。根据鼻咽肿瘤侵犯范围应合理设置照射野,肿瘤量以70Gy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59.
1976年~1984年共收治565例乳腺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58.98%。分为四组治疗.5年生存率Ⅰ期~Ⅳ期:单纯手术组为90%(9/10);69%(29/42);35%(7/20);0%(0/13)。手术加放疗组分别96%(22/23);74%(66/89);51%(25/49);15%(4/26).手术加放化疗组分别为75%(18/24);73%(46/63);61%(41/67);22%(8/36)。手术加化疗组为83%(5/6);61%(14/23);53%(9/17);0(0/8)。病理类型与预后有关。作者认为Ⅰ期乳癌行根治术或小手术加放疗,ⅢⅣ期行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0.
 74例颈部肿块细胞学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刘荣华,李长青颈部肿块和恶性肿瘤关系很大,并且转移癌多,易发现易穿刺活检。对于穿刺的准确性虽然有很多人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也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