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单侧眶上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嗅沟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推介一种经额微创的嗅沟脑膜瘤手术入路—单侧眶上小骨窗入路。方法从2000年12月到2004年12月,17例嗅沟脑膜瘤采用单侧眶上小骨窗入路切除肿瘤。肿瘤直径小于7cm 5例,小于6 cm 2例,小于5 cm 10例。单侧生长4例,对称生长10例,偏侧生长3例。临床症状以头痛(13例)、视力下降(12例)、嗅觉丧失(14例)为主。翼点入路皮肤切口,眶上缘上方形成带颞肌蒂小骨瓣(2.0~3.5 cm),电灼切断肿瘤基底,瘤内分块切除,最后分离分块切除瘤皮。结果所有病例肿瘤全部切除,其中S impsonⅠ级3例,S impsonⅡ级14例。额叶保护良好,无脑脊液漏。随访6个月到4年,未见影像学上复发。结论单侧眶上小骨窗入路能满足不同大小、生长方向嗅沟脑膜瘤切除所需操作空间。开颅快,微创。显露肿瘤基底直接。利于容貌保护。  相似文献   
82.
21例颅后窝脑膜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经手术治疗颅后窝脑膜瘤21侧,占同期颅内脑膜瘤163例的12.88%;计小脑凸面11例,小脑桥脑角7例,枕大孔区2例及横窦部1例。作者就上述部位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分别作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建议颅后窝脑膜瘤,特别是小脑凸面、小脑桥脑角及天幕下脑膜瘤,以其附着点结合肿瘤主体所在位置命名。文中分析了手术死亡3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处理。方法271例直径〉4cm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采用经单侧枕下倒钩形切口或旁正中线直切口入路269例,颞枕马蹄形切口2例。肿瘤全切除186例,近全切除32例,大部分节切除48例,部分切除4例,活切1例。结果治愈245例,占90.3%,死亡26例,占9.7%。结论一侧枕下入路是切除巨大听神经瘤最常用和最成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4.
本文报道用高压液相法测定家兔用吡喹酮后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条件:青岛硅胶(5~10μm)柱作吸附层析;正丁醇—氯仿—乙酸乙酯—10%氨水(20:20:60:3)作流动相。荧光检测:λex260nm,λem285nm。检测限为20ng吡喹酮,线性范围为0.1~0.9μg/ml血浆。家兔静注吡喹酮后Kα=3.00h-1,t1/2(α)=0.23h,Kel=0.28h-1,t1/2(β)=2.48h。家兔口服吡喹酮片剂及胶囊后,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片剂的74.8%。  相似文献   
85.
我科1970~1982年共收治100例听神经瘤,其中双侧者5例,兹报告如下: 例1 女,28岁,1968年5月开始出现头晕,右耳鸣,进行性加重,1年3个月后左耳亦鸣,双耳听力减退,行走不稳,头痛,面部及舌麻木,逐渐双眼失明而于1970年6月6日入院。入院体检:神清,欠合作,血压130/100,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消失,视神经乳头萎缩,无眼球震颤,共济运动不良,病理  相似文献   
86.
<正> 1961年6月~1968年8月以及1971年6月~1982年12月,我们收治经病理证实的917例颅内肿瘤患者,兹将其临床病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7.
海绵窦上壁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海绵窦上壁的显微解剖,为海绵窦直接显微手术的开展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了44侧成人海绵窦上壁结构。 结果 海绵窦上壁呈纵长的四边形。外侧界为前床岩韧带和前床突外缘;内侧界为鞍隔的硬膜缘;前界为前床突基底部和镰状硬膜皱褶;后界为后床岩韧带。上壁的硬膜由浅、两层组成,分别与外侧壁的浅、深层相延续。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上壁时,浅、深两层硬膜分别形成远侧硬膜环和近侧硬膜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部学关系.方法 (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颢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按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HIBD)模型.方法 7 d龄SD新生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大鼠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 h后置于37℃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 h,观察缺氧缺血后24 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 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 h脑含水量. 结果 HIBD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应用Rice方法建立的新生大鼠HIBD模型稳定性良好,其病理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新生儿HIB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心血管药物是一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的药物,它包括有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周围血管扩张药、降血压药等等。近几年来,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迅猛发展,大量文献报道了心血管药物的测定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人体代谢过程以及动力学参数的研究,对临床用药和新药的研究起着推动和指导作用。本文将这类药物作了归纳,着重于概括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并加以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