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经眶颧弓入路切除巨大颅底脑膜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眶颧弓入路开颅术在切除颅底脑膜瘤中应用价值。方法经眶颧纠正入路切除巨大颅底脑膜瘤20例,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死亡1例。随访4个月~2年,17例恢复正常工作,2例在康复中,其中1例需人照顾。结论眶颧弓入路适用于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蝶骨嵴扁平型脑膜瘤、巨大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海绵窦脑膜瘤及部分岩斜脑膜瘤。  相似文献   
62.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脑动静畸形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α-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经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AVM的成熟方法之一。作者就近5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BCA栓塞治疗32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PLPA)的岩骨磨除技术。方法测量10例(20侧)成人干颅骨标本骨性结构间的距离;对15例(30侧)成人尸头采用PLPA及改良PLPA暴露岩斜区,观察岩斜区解剖结构的暴露情况及有无岩骨内重要结构的损伤,测量骨窗大小及增加的视野、视角,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岩浅大神经沟到岩骨嵴的平均距离为12.8m m,D onaldson线到岩骨嵴的平均距离为12.2m m,所有标本均未损伤岩骨段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改良PLPA可充分暴露岩斜区。改良PLPA较PLPA骨窗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磨除骨质后两入路增加的手术视野和视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PLPA较PLPA创伤小,暴露同样充分。岩骨磨除操作是改良PLPA的关键技术,不容易损伤岩骨内重要结构,有可能保留听力;D onaldson线可作为磨除岩骨的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检测PCNA、Ki-67和Mitosin/CENP-F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不同病理分级、不同组织学分型人脑胶质瘤和24例非肿瘤脑组织中PCNA、Ki-67和Mitosin/CENP-F的表达.结果 (1)70例脑胶质瘤标本中,PCNA、Ki-67和Mitosin/CENP-F的增殖标记指数(LI)分别为(44.02±29.37)%、(17.01±17.68)%和(36.80±27023)%;对照组24例非肿瘤脑组织中Ki-67不表达,PCNA LI和Mitosin/CENP-F LI为(12.11±19.81)%和(9.06+8.2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2)PCNA、Ki-67和Mitosin/CENP-F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与病理分级和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PCNA、Ki-67和Mitosin/CENP-F的LI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和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均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5.
介绍新型SLT接触式Nd:YAG激光在颅内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根据肿瘤的质地和部位不同及激光探头类型特点,手术时先用尖探头(功率12~15W)分离瘤周和基底附着点,后摘取肿瘤。大肿瘤先作瘤内汽化吸除部分或尖探头分块切除瘤内,体积缩小后分离瘤周,反复交替进行。肿瘤汽化功率在40~80W范围。平探头作凝固和止血用,毛化探头用作处理血供丰富之肿瘤。结果:全组经治21例病人中,18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17例无并发症,2例短时期偏瘫,1例失语,后恢复,平均每例病人减少术中出血400~800ml。认为SLT接触式激光手术精细,热效应和术后脑水肿反应轻,适合处理脑功能区肿瘤,有其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66.
颅底脑膜瘤10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103例,平均年龄42.6岁,女多于男。头痛46例,头昏7例,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24例,面部麻木10例,听力减退6例,眼球突出6例,癫痫发作4例。全部病人经影像学诊断,CT扫描94例,肿瘤直径〈4cm者6例,4 ̄6cm者13例,〉6cm者75例。75例行脑血管造影,肿瘤染色和供血动脉大多被显示。全切除肿瘤87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活切2例。手术死亡8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超声技术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显微切除术,术中以体感诱发电位、自发肌电图监测和超声定位辅助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1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或稳定9例,加重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措施,术中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超声技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68.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方法 选择分析一组不同病变部位的病例经翼点及其改良术式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其中,颅底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胆脂瘤做到全切;颅咽管瘤3例大部切除,1例全切。镜下全切除率68%,3例出现术后一过性尿崩,处理后均1周内缓解,双侧嗅神经保留率80%,全部病例显露良好,经终板间隙处理病变2例。结论 掌握翼点入路各间隙及有关脑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不断提高该入路的操作水平.配合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前中颅底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一种测定人血浆游离脯氨酸的简便方法。用纸层析法分离,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5:1:2:1)为展开剂,吲哚醌试液为显色剂,生成蓝色化合物于分光光度计608±1nm处测定其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用本法测得正常人血浆游离脯氨酸量为235.4±74.4μmol/L(n=36),晚期血吸虫病人为107.8±39.3μmol/L(n=2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本法专一性强,回收率高(97.47%),检出限为0.5μg,所用仪器设备简单,适合于临床检验用。  相似文献   
70.
本文研究了用pH8的四苯硼酸钠水溶液对胺类的直接电流滴定法.滴汞为阳极,饱和甘汞为阴极,以3%琼脂的饱和NaCl溶液为盐桥组成电解池.适宜的滴定条件是:外加电压+0.18伏;底液为pH 2-3的HAc-NaAc介质,而以1%HAc更为方便;滴定体积为10-20毫升.可测的浓度范围和胺类的四苯硼酸盐沉淀的溶解度有关:仲胺为1×10~(-3)-2×10~(-2M);叔胺为6×10~(-4)-2×10~(-2)M;季胺为4×10~(-4)×10~(-3)M;伯胺类不能测定.方法的相对误差因沉淀的溶解度而异,一般在2%以下.滴定时沉淀可不必分离,且无需除氧,操作步骤比较简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