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盐酸普鲁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2)、盐酸布比卡因(3)是临床常用的局麻药。据报道,经典薄层法可用于几种局麻药的迅速鉴别确证。中国药典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采用新型接触式Nd∶YAG激光进行颅内肿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患者中脑膜瘤14例、星形细胞瘤5例、听神经瘤4例、颅咽管瘤和髓母细胞瘤各2例、室管膜瘤1例。Storz内镜下激光手术3例,显微镜下激光手术4例,直视下激光手术21例。接触式Nd∶YAG激光波长1064μm,输出功率0~100W。瘤周分离用尖探头,激光功率5~15W;瘤内汽化用圆探头,激光功率一般30~60W,脑室内20~40W。结果除1例中颅凹底脑膜瘤、1例蝶骨嵴脑膜瘤和1例丘脑星形细胞瘤作次全切除外,其余均行肿瘤全切除,肿瘤手术全切率为89%。术中输血200~1200ml(中位数为600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例出现轻偏瘫,1例出现轻面瘫,1例低热,占14%。结论接触式Nd∶YAG激光用于颅内肿瘤,尤其是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肿瘤的切除,可提高切除率,减少手术死亡率和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颈静脉孔区(JF)入路的显微解剖,利用该入路一期切除颅内外沟通型复杂病变.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联合上颈段经JF区入路的解剖操作,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对C1~C4上颈段解剖,切除C1横突,游离椎动脉C1~C2段及水平段;充分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及部分枕骨髁;迷路后切除乳突,显露半规管,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全程暴露乙状窦,打开颈静脉孔;扩大了JF区的显露并测得相关参数,如乳突尖间距枕髁外缘中点为(29.65±3.24)mm;枕髁后缘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10.10±0.81)mm;颈静脉球距面神经垂直段间距左为(6.8±0.35)mm,右为(4.6±0.33)mm.结论 此入路从多个方向对JF区充分暴露,使面神经、耳蜗、椎动脉、后组脑神经等结构得到保护,术中结合相关解剖参数可很好的完成一期全切JF区颅内外沟通型及延伸到上颈位的病变,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的35例脊髓髓内肿瘤的病史资料。结果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3例,星形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脂肪瘤2例,骨髓瘤、转移瘤、血管瘤、角化物、神经鞘瘤各1例。2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全切除肿瘤16例(66.7%),其中显微镜下全切除14例(77.8%);大部分切除8例(33.3%)。出院时神经功能稳定或改善21例,加重3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最有效措施,可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术中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及术中超声成像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溴化氰切割融合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含有pThioHisA-G13重组质粒的BL21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超声破碎,分离并溶解包涵体,再选择不同量的溴化氰、酸浓度及不同溶剂等条件进行溴化氰切割试验,Tricine-SDS-PAGE检测切割效果。结果溴化氰的量,酸浓度及不同溶剂对溴化氰切割包涵体的效果均有影响。结论高效率的切割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以尿素作为促溶剂比70%的甲酸更有利于小肽的切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经眶上微骨窗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经验.方法 经眉内小切口5例,经翼点入路16例,采用眶上约3.5 cm×2.5 cm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上脑膜瘤21例,肿瘤最大径2.8~6.2 cm,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肿瘤显露良好,Simpson Ⅰ级切除5例,Simpson Ⅱ级切除15例,Simpson 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前视力障碍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8年,影像学上肿瘤残留1例.结论 眶上微骨窗入路可替代传统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关键硬脑膜静脉窦的结构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硬脑膜静脉窦(criticalduralvenoussinus,CDVS)又称主要硬脑膜窦(majorduralsinus,MDS)[1],指拥有重要属支及引流区域,阻断后可能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一组颅内静脉窦,包括上矢状窦(superiorsagittalsinus,SSS)、直窦(straightsinus,SS)、窦汇(torcularherophili,TH)、水平窦(horizontalsinus,HS)。它们能否得以安全、妥善重建直接关系到窦内、窦旁、窦深部肿瘤和血管性病变能否根治性切除,也关系到静脉窦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尽管目前仍有不同意见[2],但在显微神经外科日臻成熟的今天,上述疾患的积极手术、CDVS的重…  相似文献   
19.
自体硬脑膜静脉窦化重建上矢状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矢状窦相关疾患(如肿瘤、创伤、血管性病变等)的诊断水平日益提高,但有关上矢状窦重建的研究不多。我们旨在为临床根治上述疾患扫除后顾之忧、为重建上矢状窦寻找一条安全、便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核有丝分裂器蛋白NuM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核有丝分裂器蛋白(NuM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和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Nu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uMA在Ⅱ级、Ⅲ级、Ⅳ级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42.9%、66.7%、82.4%;在正常脑组织中NuMA的表达率为20%。结论NuMA的过高表达与胶质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显著相关,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