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不同大小的 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 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理。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2Gz暴露组, 6Gz暴露组, 10Gz暴露组,各组在 Gz暴露后的5h、10h、1d、2d、4d处死,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个 Gz暴露组,HSP70mRNA表达水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 Gz暴露后5h,HSP70mRNA表达水平开始增加,10h达峰值,4d时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没有这一变化趋势.不同 Gz值之间的比较表明, 6Gz组HSP70mRNA表达水平最高,且分布较广泛, 10Gz组最低,且分布较局限,主要位于靠近颅底部的皮层中。结论 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我院从1986年11月至1996年5月,外科治疗感染心内膜炎患者1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手术方法:全麻低温体外循环急诊换瓣手术7例(主动脉瓣替换5例,主动脉瓣+二尖瓣替换1例,主动脉瓣替换+膜部心室间隔缺损涤沦补片修补1例);择期换瓣手术9例(主动脉瓣替换7例,二尖瓣替换2例)。切除瓣周感染组织,对散在于心室间隔和腱索上难以切除的微小赘生物电灼,术毕抗生素溶液冲洗心腔。结果:全组16例。急诊手术7例,其中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14.3%),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择期手术9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反复多次血培养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使IE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尽早手术是对部分IE患者治疗的基本原则,无法控制的感染和心力衰竭是尽早手术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63.
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持续缺血1.5 h后再灌注,分别在第4、11、31天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面积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并统计分析HB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结果 TTC染色显示,HBO组各时间点梗死灶较IR组均有所减小;IR各组与SS组相比,皮层和纹状体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多(P<0.05);HBO组与IR组相比,在第11天和第31天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结论 HBO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本文报告一叶萩碱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41例(男30例,女11例,平均2.0±0.6yr),有效者32例,有效率78%。23例肌肉注射0.8mg/(kg·d),qd,14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18例穴位注射0.6mg/(kg·d),qd,疗程同上。疗效基本相同,但肌肉注射患者痛苦小、方法简单、宜作首选。增加疗程可以提高疗效,以坚持较长疗程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65.
胚胎发育时,如果静脉窦向上弯曲进入围心腔发育异常,静脉窦未能完全进入围心腔,使部分静脉窦在围心腔之外,导致静脉窦在围心腔内短缺和/或发育不全。短缺时,可造成心包腔内无下腔静脉;短缺和/或发育不全时,不仅造成心包腔内无下腔静脉而且会造成心血管发育畸形,如静脉窦型房缺,下腔型房缺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见二例,一例伴有“下腔型”房缺,另一例伴有空间隔缺损。现将两病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6.
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细胞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高压氧 (HBO)治疗后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管内细丝栓堵大脑中动脉 (MCA)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利用黄递酶 -NADPH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MCA缺血 1h ,再灌注 4、11、2 3、71hNOS阳性细胞在视交叉平面梗死区皮层、视前区、纹状体外侧区和纹状体内侧区域分布的变化 ,在以上期间应用 0 2 5MPaHBO于开始缺血后 2、9、2 1、4 5和 6 9h分别治疗 1次 (1h)。结果 脑缺血后 ,在上述区域形态改变的NOS阳性细胞数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HBO治疗后 ,各时间点在皮层、视前区和纹状体内侧区 ,形态改变的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纹状体外侧区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HBO可明显抑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区NOS阳性细胞的变性  相似文献   
67.
李金声  常耀明  李清波  谢小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205-208,I0004
背景:临床上有3%~30%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出现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损伤机制,及高压氧对迟发性脑损伤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卫生教研室。 材料:实验于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0只,单纯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O只,模型组35只,高压氧组35只,后2组又分为染毒后6h、1,3,5,7,14,21d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 方法:①模型组:将大鼠放入染毒罐中,吸入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60min,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保持在2500&;#215;10^-6,制备急性CO中毒动物模型。②高压氧组:同模型组造模,染毒后3h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氧的体积分数保持在0.90以上,整个过程共115min,染毒后前3d2次/d,之后1次/d,每周休息1d。③正常对照组不干预。 主要观察指标:①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大鼠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②通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等方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观察急性各组大鼠脑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情况。 结果:造模后大鼠死亡率约为10%。①模型组大鼠脑内发生广泛的病理损伤,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等部位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其中大脑皮质、海马等部位损伤较重。苏木精-伊红、TUNEL染色和电镜观察表明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凋亡,凋亡神经元从染毒后第3天开始显著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P〈0.01),以后逐渐减少。②高压氧组:与模型组相比,脑内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各时间点大鼠海马区损伤均轻于模型组;凋亡神经元数目减少,尤以中毒后5和7d明显(P〈0.01)。高压氧促进模型大鼠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尤以CO暴露后3,5d明显(P〈0.01)。 结论: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出现广泛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表现为迟发的神经元坏死和凋亡。②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变性坏死神经元,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 c- fos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高压氧 (HBO)治疗后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血管内细丝栓堵大鼠的大脑中动脉 (MCA ) ,制作成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 MCA缺血 1 h,再灌注 4、1 1、2 3、71 h c- fos癌基因表达的变化 ,在以上期间同时应用常压 0 .1 MPa纯氧或 0 .2 5 MPa HBO于开始缺血后 2、9、2 1、45和 6 9h分别治疗 1次 (1 h)。结果 缺血后 5 h,c- fos原癌基因在梗塞区皮层、纹状体、视前区均有明显表达 ,持续 1 2~ 2 4h后开始减弱 ,72 h基本消失。 HBO治疗后 ,各时间点 c- fos癌基因在上述区域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结论  HBO可明显抑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区 c- fos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大鼠脑组织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neuropathological sequelae,DN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1、3、7 组和高压氧(HBO)治疗7 d组,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损伤及Fas、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Fas和caspase-3均表达极低,染毒后1 d,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迅速增加,染毒后3 d达到高峰,3 d与7 d组表达无明显差别,HBO治疗组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较染毒后7 d组显著减少(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改变与脑组织损伤程度呈一致变化.结论 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是CO中毒后DNS的发生机制之一,HBO可能通过减少Fas蛋白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in the brain of rats with acute CO poisoning and also to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delayed neuropathological sequelae (DNS) after CO exposure.Methods Fifty SD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1, 3, and 7 d CO exposure groups and the 7 d HBO treatment group, each consisting of 10 rats. 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in the brain tissue, following intoxication at various time points.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both Fas and caspase-3 were very low in the control group. One day after CO exposure, the expression of both Fas and caspase-3 increased quickly and reached peak 3 days after exposu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h Fas and caspase-3 expressions could be noted between the 3 d and the 7 d exposure groups. For the HBO treatment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both Fas and caspase-3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P<0.01)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7 d exposure group, but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brain injury.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apoptosis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DNS following CO poisoning. HBO seem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lleviation of brain damage via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inhibiting the apoptosis of cells.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通过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模型,观察CO中毒后大鼠脑组织髓鞘结构的改变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变化,为研究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N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3、7、14、30 d组以及染毒后高压氧(HBO)治疗14 d组(HBO治疗14d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染毒各组用CO染毒制作急性CO中毒模型,然后呼吸空气至大鼠恢复意识;HBO治疗14 d组以同样方式制作急性CO中毒模型后行HBO治疗14 d.各组分别于各时间点取材,通过电镜和Luxol fast blue染色后观察髓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MBP表达情况.结果 电镜和Luxol fast blue染色结果显示,染毒后3d组开始出现髓鞘异常;染毒后14 d组出现典型的脱髓鞘病变,此组神经纤维( nerve fiber,NF)积分光密度(IOD)较对照组降低(P<0.05);HBO治疗14 d组脱髓鞘病变较染毒后14 d组减轻,IOD值增加(P<0.05),但仍然有髓鞘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染毒后3d组MBP表达开始减少,染毒后14 d组减少至最低(8835.75±133.49),此组MBP的IOD值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BO治疗14 d组较染毒14d组减轻,IOD值(156474.74±154.61)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染毒后3d组MBP表达减少,染毒后14 d组减少至最低(P<0.05),HBO治疗14d组较染毒后14 d组减轻(P<0.05).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HBO治疗可以减轻CO中毒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