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212.
病人 女,43岁.2年前体检发现左上胸壁肿瘤(图1),在外院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理报告"平滑肌瘤",术后恢复良好.1个月前出现左肩及左上臂不适.  相似文献   
213.
目的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9年7月间连续28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152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另130例为开胸手术,对比2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枚数、各区域淋巴结枚数和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结果胸腔镜组与开胸组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中位数4组(3~6组)vs4组(3~7组),Z=0.603,P=0.544)和枚数[(13.7±6.1)vs(14.6±7.2),t=-1.136,P=0.257)差异无显著性,各区域(右侧上纵隔、中下纵隔,左侧主动脉弓周围、中下纵隔)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枚数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胸腔镜组乳糜胸2例,开胸组乳糜胸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χ2=0.031,P=0.860)和胸腔引流时间[(8.1±3.9)dvs(8.6±4.1)d,t=-1.048,P=0.296]也未到达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等同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14.
电视硬质气管镜治疗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硬质气管镜在原发性大气道肿瘤治疗方面的特点及体会。方法2002年9月~2009年10月,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45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平均年龄54.4岁(18~80岁)。病变位于气管29例,隆突4例,左主支气管6例,右主支气管6例。全麻下经口置入电视硬质气管镜,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治疗方式:窄蒂的良性肿瘤行内镜下完全切除;可切除的肿瘤,内镜下清除肿瘤后开胸行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吻合;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内镜下气道疏通或放置支架。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良性病变11例,恶性病变34例。45例共进行49次手术,2例进行了2次手术,1例进行了3次手术。肿瘤根治性切除20次,气道疏通28次,支架放置1次。术后随访平均35.4月(1~83个月),良性肿瘤中2例腺瘤术后复发,其余9例随访(57.0±22.0)月(5~83个月)无复发;恶性肿瘤中12例腺样囊性癌平均随访28.6月(1~71个月)无复发,其中8例未完全切除患者平均随访19.3月(1~48个月),均存活;1例气管鳞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随访60个月,存活。26例恶性肿瘤未完全切除者平均随访22.7月(8~41个月),存活15例(其中复发2例),死亡11例。结论电视硬质气管镜是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15.
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的可行性。 方法 本组 39例 ,男 2 0例 ,女 19例。年龄(2 5~ 75 )岁 ,平均 4 4 9岁。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 13例 ,浸润性胸腺瘤 2例 ,神经源肿瘤 10例 ,食管囊肿3例 ,支气管囊肿 3例 ,心包囊肿 2例 ,成熟畸胎瘤 1例 ,其它 5例。全麻双腔插管 ,侧卧位 ,健侧单肺通气。通常胸腔镜Trocar置于腋前线至腋后线的第 6、7肋间 ,操作套管 2个~ 3个 ,如术中探查肿瘤直径过大 ,切下后难以经Trocar取出 ,或因粘连严重显露困难等原因 ,可以辅以小切口完成肿物切除。 结果  36例经胸腔镜完成肿物切除 ,3例附加 8cm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好 ,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 结论 胸腔镜手术创伤小 ,安全有效 ,适合于多数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尤其是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的切除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16.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良性疾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特点.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24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接受25例次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1例为同期双侧手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9.0岁.全组患者中9例为影像学占位病变,于术中明确病理学诊断;另外15例为良性疾病择期手术,包括支气管扩张10例.手术中对胸膜腔致密粘连、肺动脉周围粘连、钙化淋巴结、支气管动脉扩张迂曲等慢性炎性改变依情况处理.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结果:25例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包括左上叶切除术3例,左肺下叶切除术9例,右肺上叶切除术2例,右肺中叶切除术4例,右肺下叶切除术7例.各种炎性粘连均成功在镜下进行处理,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63±52)min,术中出血量(163±130)ml.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平均胸腔引流时间(5.8±2.8)d.随访中未发生远期并发症.结论:炎症粘连是造成肺良性疾病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困难的主要原因.胸腔镜手术可应用于绝大部分良性疾病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217.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评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由同一手术组连续完成的60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先后依次分为4组(A、B、C、D),每组1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及个数、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228.0±55.6)min明显长于C组(155.0±33.6)min或D组(152.7±27.4)min(P<0.001),B组手术时间(200.3±67.1)min亦明显长于C组或D组(P<0.05),而C、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283.3±111.2)ml明显多于C组(156.7±86.3)ml或D组(143.3±67.8)ml(P<0.01),B组(286.7±188.4)ml亦明显多于C组或D组(P<0.01),C、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7);各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30例.  相似文献   
218.
经左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左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操作要点.方法 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经左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手术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7±15.3)岁.病变最大径(6.1±2.0) mm.6例伴肌无力症状.结果 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纯胸腺切除术17例,胸腺扩大切除术6例.病变均匀增生1例,位于胸腺左上极3例,胸腺左下极19例.术后病理证实胸腺瘤14例,胸腺囊肿3例,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癌各2例,胸腺增生、胸腺畸胎瘤各1例.手术(115.3±21.2)min,术中出血(86.7±68.3)ml,无术中或术后输血病例.因肿瘤侵犯周围器官中转开胸4例.术后轻微并发症2例.随访(22.7±21.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6例肌无力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经左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手术安全、可行,是右胸手术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219.
赵辉  李小钢  刘军  李剑锋  李运  王俊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2):1453-1454
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05年1月共为81例常规方法无法明确诊断的纵隔肿物患者行纵隔镜手术,现结合本组资料,探讨纵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0.
连续100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其手术适应证。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我院共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8~82岁(60.1±12.5岁)。所有患者均为需行肺叶切除的肺局限性病变,包括拟诊原发周围型肺癌85例,良性疾病15例。手术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全程非直视下完成,均为解剖性肺叶切除,恶性肿瘤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5例,右肺中叶切除14例,右肺下叶切除22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21例。结果中转开胸3例。术后诊断:原发性肺癌81例,肺内淋巴瘤1例,透明细胞癌肺转移1例,良性疾病1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分别为肺不张2例,短暂呼吸机辅助1例,肺炎1例,乳糜胸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二次手术;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6.4±52.9min(60~300min),出血233.9±275.9ml(50~750ml),输血1例,胸腔引流时间7.1±3.0d,术后住院时间9.5±3.2d。随访1~27个月,原发性肺癌中2例分别于术后15个月和3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术式,适于经选择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肺叶切除的良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