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13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5篇
  3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及山西省运城市两地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间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终止抗病毒治疗(AR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以开始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时间,Kaplan-Meier法绘制ART终止治疗、死亡、停药的累计发生率曲线, 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运城市纳入分析1 006人,ART随访时间M=49.59(QR:20.02~92.84)个月;南京市纳入分析976人,ART随访时间M=19.93(QR:11.48~34.07)个月。运城、南京地区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4年、8年终止治疗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19%、9.23%、11.08%、13.75%、17.74%、27.66%,3.01%、5.17%、7.47%、10.97%、17.45%、28.7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停药的风险越低,但死亡风险越高;离异/分居/丧偶者停药的风险较未婚者高;采血浆或输血传播是停药的保护因素,静脉吸毒是停药和终止治疗的危险因素,同性性传播者死亡风险较低。治疗起始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停药的风险越高,死亡的风险越低;观察截止时患者的WHO临床分期越高,则终止治疗、停药、死亡的风险均越高。结论 运城、南京地区ART保持情况整体较好,建议加强年龄较小、离异/分居/丧偶者、静脉吸毒者、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现时WHO临床分期较高者的干预,以减少停药。加大检测覆盖面,尽早发现及治疗,以减少HIV/AIDS死亡率。  相似文献   
52.
利用Jurkat/NFAT-luc+FcγRIIIa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io 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进行抗CD20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及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抗CD20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1+(X/C)B]+D。方法经优化确定靶细胞为WIL2-S细胞,抗体稀释浓度为18 000 ng·m L-1,1∶5倍的稀释倍数,效靶比为6∶1,诱导时间为6 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8次独立实验的回归分析、线性及平行性均通过统计学检验;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44.39±3.93)%、(72.74±2.78)%、(128.28±7.01)%和(168.19±2.70)%,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应回收率分别为(88.78±7.85)%、(96.99±3.70)%、(102.63±5.61)%和(112.12±1.80)%。本研究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抗CD20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抗CD20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左氧氟沙星(LFX)的联合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OS及LF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生物膜经抗生素作用24 h后,生物膜半定量显示,FOS组及FOS+LFX组吸光度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FX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组及LFX组的生物膜内活菌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LFX组第4,8,24 h膜内活菌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FOS能破坏鲍曼不动杆菌已形成的生物膜,并可增强LFX对生物膜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某医院内科合理用血情况。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随机抽取样本,采用单次输血评价与输血病历综合评估的方法,对内科合理用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内科血液制品输注合理比例为55.76%;肾内科合理输注比例最高,53.01%,最低为肿瘤科,比例为26.98%。结论该医院在合理用血方面还存在临床医生对输血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存在习惯输注“搭配血”的现象,血液制品使用合理性相对较低,必须通过培养、继续教育等形式促使临床医生掌握更多合理用血的知识,提高合理用血的水平。  相似文献   
55.
正患者女性,43岁,右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前两次化疗前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检查时均未见异常,21 d后,第3次化疗前行TTE检查发现:右心房侧壁可见等回声团块,表面不光滑,大小28 mm×17 mm,基底较宽,无明显活动度(图1)。右心房内可见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上腔及下腔静脉内未见异常。血生化检查提示血小板偏高(370×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心电图及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6.
57.
58.
李萌  黄朝宇  郭涛  武宽  韩哲 《北京医学》2015,37(6):561-563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自发性气胸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接受择期患侧单操作孔VATS探查和肺大疱切除术,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5 ml在切口所在肋间及其上下各1个肋间的椎旁阻滞肋间神经;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方案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00 mg+芬太尼20 μg/k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6 mg;C组为单纯PCIA,方案同B组.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6、24、48 h(T1~T4)在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B组和C组术后各时段静脉镇痛泵用量,及额外要求注射盐酸哌替啶的患者例数及用量.结果 除A组T3时点静息状态外,A组和B组患者在术后T1~T3时点静息及活动状态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尤以T1和T2时点为明显;T4时点B组和C组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但B、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PCIA是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手术后比较满意的镇痛方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手术后24 h内的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PCIA.  相似文献   
59.
目的针对条形码管理血液制品的缺陷,探索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并利用该技术对输血科进行管理,形成初步的管理系统。方法对红细胞悬液模拟进行RFID技术管理,包括入库、储存、出库、废弃血袋回收、不合理出库等方面的监控。结果通过RFID技术,有效实现了自动识别和跟踪每袋血制品的入库、存储、使用和血袋回收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各类异常现象并报警提示。结论 RFID技术可以有效简便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作为血液智能化管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硫辛酸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45例糖尿病足患者(2018年1—12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硫辛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2.02±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19.87±3.76)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52.2%(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明显疗效,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