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9篇 |
综合类 | 86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6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
8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例HU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成人7例,儿童1例。诱因为产后3例,呼吸道感染2例,肠道感染1例,呼吸道合并肠道感染1例,无明显诱因1例。8例均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病情属重型5例,轻型3例。肾损害表现为少尿1例,无尿2例,肉眼血尿3例,高血压8例,水肿6例。8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抗感染、降压等一般治疗;血液透析、改善肾循环、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输注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例治愈,4例好转,2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治疗后血液系统及生化指标均有改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血乳酸脱氢酶(LD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S较罕见,属临床急症,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有助于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血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变化,及与炎症因子(CRP、IL- 6、TNF-α)、肾功能(Scr)的相关性,探讨ADM在ARF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单纯ARF患者76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人25人作为对照组;统一检测血ADM、CRF、IL-6、TNF-α及Scr水平。结果ARF患者血ADM、CRP、IL-6、TNF-α及Sc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血ADM与炎症因子、肾功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单纯型ARF患者血ADM水平增高,与炎症介质、Sc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ADM可能参与了ARF的炎症反应与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Ⅰ类B亚型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IgA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基因克隆及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方法(PCR-SBT)对中国广东地区145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和137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LA-B基因多态性研究,并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析HLA-B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结果 (1)IgA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共检测到103种HLA-B等位基因,其中以HLA-B*400101、HLA-B*4601、HLA-B*1502、HLA-B*1301、HLA-B*580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符合中国广州地区汉族HLA-B等位基因分布特征。(2)HLA-B*5601在IgA肾病组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可能与IgA肾病发病相关。结论 HLA-B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南方汉族人群IgA肾病的发病相关,HLA-B*5601可能是IgA肾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急诊留观患者的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且具有完整病史记载的20 331例留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njuries and causes of death,10th revision,ICD-10)进行疾病分类,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就诊时间等进行统计。结果:(1)急诊留观患者的前6大病种依次是:外伤中毒和其他外因所造成的特定影响、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血液和造血器官及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其中前2大病种占前6大病种的51.33%。(2)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就诊年龄最大,为(61.20±15.91)岁;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就诊年龄最小,为(32.34±11.32)岁;(3)男女性别构成比在各大病种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1);(4)日就诊时间主要集中于16∶00~24∶00,该时间段就诊的患者人数占每日患者总人数的42.57%,就诊高峰点为22∶00左右;(5)前6大病种就诊时期呈季节性特点。(6)急诊前10位的诊断或主诉依次是损伤、冠心病、内科腹痛、外科腹痛、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上呼吸道感染、头晕或头痛、心衰和心律失常以及贫血,占全部患者的67.38%。其中损伤占16.50%、腹痛(包括内科和外科腹痛)占14.66%、冠心病占9.98%。结论:应根据急诊留观患者的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安排急诊资源,确立学科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新形势下急诊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
用倍他乐克结合常规治疗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常规治疗比较,倍他乐克组效果迅速、肯定,副作用少。倍他乐克作用机制为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血浆肾素的释放以及阻滞儿茶酚胺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减少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从而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 (leflunomide ,Lef)治疗肾病综合征 (NS)的疗效 ,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 从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年龄大于 18岁且符合NS诊断者加入实验组 ,在基础治疗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全部患者均加用来氟米特 ,起始 3d使用 5 0mg/d的负荷剂量 ,以后维持剂量为 2 0mg /d。分别与用药前、用药后 2周、用药后 4周检测各项观测指标各一次 ,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于 2周时 2 4h尿蛋白定量有所下降 ,用药 4周后明显下降 ,血脂亦逐渐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血白细胞、肝酶、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Lef治疗N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同时具有副作用小的特点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建立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与人类肾小球疾病相似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方法 将4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造模组(32只)和对照组(8只),造模组完全随机分为首次注射阿霉素后2周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每组各8只.造模组大鼠尾静脉分2次注射阿霉素,第1次注射按6 mg/kg给药,第2次子1周(7 d)后按4 mg/kg给药;对照组按照造模组方法经大鼠尾静脉2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CH、TG、BUN、Cr的变;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化;光镜、电镜观察2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造模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8周末达高峰.造模组大鼠2周、4周、8周和12周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明显降低[(50.7±3.6)、(42.2±3.4)、(40.4±3.1)、(41.7±3.3)g/L比(62.8±2.8) g/L、(22.2±1.8)、(16.4±1.7)、(14.8±2.1)、(13.0±2.2)g/L比(29.0±1.3)g/L];TG、CH明显升高[(5.2±1.4)、(6.1±1.5)、(7.3±1.5)、(7.2±1.2)mmol/L比(0.6±0.3)mmol/L,(3.8±1.7)、(5.6±1.9)、(8.6±2.7)、(9.6±1.6) mmol/L比(1.3±0.1)mmol/L];MMP-2、MMP-9降低[(151.4±2.4)、(100.5±3.1)、(76.5±3.6)、(83.7±3.1)μg/L;(73.4±2.7)、(58.9±2.2)、(35.4±2.0)、(33.3±1.5) μg/L],血清TGF-β1含量升高;肾组织FN、LN的表达和分布范围均明显增加.造模12周在可见部分肾小球出现局灶节段性硬化.结论 采用阿霉素首次大剂量(6mg/kg)冲击诱导,1周后小剂量(4mg/kg)给药的方法,大鼠在12周末可见部分肾小球出现局灶节段性硬化.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山西省右玉县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右玉县城≥18岁社区居民3 50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该县城居民高血压患病889例,患病率为25.4%,标化患病率为19.3%,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2%、15.5%和8.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岁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除吸烟外,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饮酒史、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家庭史均与高血压存在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饮酒史、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家庭史均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右玉县城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防治,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