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与肾周起源肿瘤的主要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肿瘤40例,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肾脏肿瘤组(n=14)和肾周肿瘤组(n=26),并对其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肾脏肿瘤组的定位及起源征象以"新月征"、"鸟嘴征"、"肾脏嵌入征"、"肿瘤供血动脉征"多见,而肾周肿瘤组以肾脏移位伴肾轴旋转、肿瘤中心层面位于肾轮廓外多见.肾脏肿瘤组肿瘤的主要CT征象以"假包膜"、"囊变、坏死"、肿瘤血管丰富、下腔静脉内瘤栓及远处转移多见,而肾周肿瘤组以"分叶征"、"瘤内钙化"多见.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用于儿童腹膜后肿瘤的位置、起源及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的观察,其相应的CT征象有助于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与肾周起源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CT胸痛序列心胸血管一站式成像低剂量技术在急性胸痛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临床要求行胸部血管检查的患者,采用胸痛序列血管成像。应用心电脉冲剂量调控技术,对不同的心率选择不同的全剂量曝光时间窗。心率≤75次/min,分为常规辐射剂量(A)组28例、低辐射剂量(B)组25例;心率76~120次/min,分为常规辐射剂量(C)组24例、低辐射剂量(D)组25例。对各组患者的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动脉图像质量进行盲法评分,计算每例患者辐射有效剂量,并进行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结果各辐射剂量组均获得满意图像,A与B组、C与D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剂量A组(7.09±0.95)mSv较B组(5.01±0.34)mS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4.79±0.91)mSv较D组(2.48±0.43)mS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胸痛的患者,在心率相对平稳的情况下,采用低剂量胸痛序列对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快速明确地诊断,为临床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迭代重建算法、非对称性屏蔽采集、X-Care等7种CT低剂量技术及在腹部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在保证CT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与其他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将成倍增加,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T,MD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肠套叠患者,其中平扫3例,增强扫描18例.将原始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将患者的图像分为原始图像组和原始图像加MPR图像组.由2位从事腹部放射诊断的医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2组图像对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和医生的信心指数,包括诊断、定位、发现原因、是否有血运障碍及肠梗阻,2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原始图像组和原始图像加MPR图像组图像对肠套叠的诊断、定位、发现原因、是否有血运障碍及肠梗阻指标的准确率分别为90.5%(19/21)比100%(21/21)、81.0%(17/21)比95.2%(20/21)、85.7%(18/21)比90.5%(19/21)、90.9%(10/11)比90.9%(10/11)和100%(11/11)比100%(11/11),2组之间各指标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肠套叠的诊断、定位和发现原因方面,原始图像加MPR图像组医生信心指数大于原始图像组(5.00比4.24、4.76比4.29和4.29比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T对肠套叠的诊断、定位、寻找引起肠套叠原因、评价套叠肠管的血运状态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与单纯轴位图像相比,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图像能提高医生的诊断信心.  相似文献   
15.
低剂量螺旋CT普查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肺癌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存活率为13.9%,主要是由于肺癌早期发现困难,以及晚期病例又很难治愈等综合原因所致。据Landis等报道,美国每年新发现肺癌及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数分别为17.15万和16.00万,特别是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正在增加。近30年来,国内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在上海、北京、天津、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菲立磁增强扫描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本院完成螺旋CT增强扫描及菲立磁增强MRI扫描且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局灶性肝病 2 6例 5 7个病灶 ,采用分组盲法ROC曲线分析对比评价菲立磁增强MRI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分析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对病灶检出最好 ,与其它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病灶定性 ,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组ROC曲线下面积Az 值最大为 0 92 6 0 ,准确性为 86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螺旋CT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单独分析菲立磁MRI等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菲立磁增强MRI肝成像无论病灶的检出及定性诊断价值均高于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分析平扫+菲立磁MRI较单独分析SPIO能明显改善病灶的检出能力及定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迭代重建算法、非对称性屏蔽采集、X-Care等7种CT低剂量技术及在腹部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在保证CT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与其他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将成倍增加,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2009年1-6月15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A组)管电流量采用1000 mAs,两个低剂量组(B、C组)分别采用800、600 mis.对3组的图像质量、噪声、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B...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扫描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双源CT双能量门静脉期增强图像,测量、计算并评估80kV、140 kV和加权融合120kV图像中的胰腺实质-坏死灶CT差值、胰腺实质-坏死灶对比噪声比以及图像主观诊断评分。结果 80 kV、140 kV和加权融合120 kV图像中胰腺实质-坏死灶CT差值分别为(67.22±21.11)HU、(42.91±15.12)HU、(48.78±16.13)HU;胰腺实质-坏死灶对比噪声比分别为8.35±3.63、5.89±2.67、7.72±3.58;图像主观诊断评分分别为3.87±0.34、3.28±0.81、3.56±0.67。3组图像中的胰腺实质-坏死灶CT差值、胰腺实质-坏死灶对比噪声比以及图像主观诊断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0 kV图像的胰腺实质-坏死灶CT差值、胰腺实质-坏死灶对比噪声比和图像主观诊断评分均高于140 kV和加权融合120 kV图像。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双源CT双能量门静脉期增强扫描,80 kV图像对坏死灶的显示优于140 kV和加权融合120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