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3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546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68篇
综合类   1414篇
预防医学   478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645篇
  7篇
中国医学   501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因癌肿转移,常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觉得浑身难受。癌痛又往往让肿瘤患者备受折磨,生活质量大为下降。尽管治疗癌痛有各种效果不错的止痛剂,但有的家属担心长期应用止痛剂有副作用,容易造成耐药性,于  相似文献   
102.
李波  李彬 《中医学报》2012,27(8):1012-1013
  相似文献   
103.
钩状效应是指抗原过剩致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测抗原出现假阴性的现象.临床上为确证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否存在钩状效应,需对可疑标本进行处理再判断,或以二步法测原倍血清呈强阳性反应,或以一步法测预稀释标本呈阳性反应,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文探讨稀释剂在判断HBsAg钩状效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ACS 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组和强化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前7 d开始口服瑞舒伐他汀,且术后继续口服30 d,在此基础上,标准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强化组予瑞舒伐他汀20 mg/d。观察两组血脂、炎症因子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0 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术后7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术后30 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准组比较,强化组术后30 d TC、TG、LDL-C、LVESD及LVEDD水平、术后7 d TNF-α、hs-CRP及IL-6水平均降低,术后30 d HDL-C、LVE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ACS患者PCI术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功能,且强化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报道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探讨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4例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应用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分析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复发及危险因素。结果2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9例未复发,其中6例存活至今,3例均死于非膀胱肿瘤所致死亡。6例局部肌层浸润性再度复发,其中4例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2例于术后3年死亡,2例至今存活,另外2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5例局部非原肌层浸润性复发,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存活至今。2例局部肌层浸润复发伴盆腔远处淋巴结转移,接受综合治疗,10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远处转移接受姑息性治疗,7个月后死于膀胱癌。5年总生存率( OS)、无复发生存率( RFS)分别是:50%、37.5%。临床随访显示淋巴管浸润、有尿路上皮癌病史、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OS、RFS的影响因素。结论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较为满意,但不适用反复复发膀胱肿瘤患者及有膀胱上皮癌病史者,对基础疾病较多患者疗效较差,对术前即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完全腹腔镜下胃癌D2淋巴结清扫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7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接受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5例)术前采用XELOX化疗方案,化疗完2周后行完全腹腔镜下胃癌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复发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完全腹腔镜下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陈梅  冯云枝  李波 《华夏医学》2015,28(1):95-98
桩核冠技术是目前修复残冠残根的主要手段[1]。纤维桩美观性能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可以降低不可修复性根折而备受青睐[2-5]。但是,预成的纤维桩并不能完全适合所有的根管形态,辅桩的使用可以弥补不足。笔者采用纤维桩或纤维桩+辅桩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通过定期检查,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09~2013年就诊于桂林医学院口腔修复门诊的136例患者,男52例,女84例;年龄14~68岁;患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滴,每天1次,持续7d。常规治疗组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selec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值;并统计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血必净组28天病死率(11.1%)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血必净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组患者血清sTM、sE-selectin、ESM-1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造成骨质破坏、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骨破坏是其致残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便能有效阻止RA骨破坏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单侧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对11例通过无创检查手段仍不能明确病因的单侧胸腔积液患者行局麻下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对胸膜上病灶钳夹行病理活检.结果 所有检查患者镜下均发现所在胸膜腔内胸膜上有数量、大小、颜色不等的结节样病变,其中9例经病理证实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病理证实为胸膜间皮瘤,1例回报少量间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于单侧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是一项简单、安全、高效的检查方法,适合有相应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