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用于经PF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50mg/m^2,第一天;卡铂400mg/m^2,第一天。每21d为一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紫杉醇滴注3h,使用前1d开始静滴地塞米松,每天10mg,连用3d;同时合用苯海拉明、西咪替丁。结果:共23例人组且均为可评价病例。2例CR,11例PR,有效率(CR+PR)56.5%;6例SD(26.0%)。4例PD(17.4%)。有效病例中位缓解时间4.5个月。无过敏反应病例,骨髓抑制为主要毒性:5例Ⅳ度(21.9%).其中合并感染发热3例;6例Ⅲ度(26.0%);4例Ⅱ度(17.4%)。胃肠道反应轻微。4例出现Ⅱ度肌肉酸痛及肢端麻木。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二线治疗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虽然骨髓毒性较重,但是在仔细选择病例及密切监测血常规的情况下仍是复发晚期鼻咽癌病人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2.
张新  李永强 《山东医药》1999,39(15):21-21
目前,用于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式有多种,但常用的术式均存在一定弊端。近年来,我院采用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该病患者18例(20条肢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32~68岁;病程4...  相似文献   
73.
1 病历简介  男 ,6 9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气短 1个月 ,加重 1天 ,于 1999年 6月 4日入院。既往发现血压升高 1年 ,脑梗死9个月。查体 :T 36 .4℃ ,P 6 8次 / min,BP 134/ 80 mm Hg( 18/10 .7k Pa)。神清合作 ,口唇无发绀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界无扩大 ,心率 6 2次 / min,律齐 ,心音有力 ,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及附加音。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前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示 、 、a VF ST段弓背上抬 0 .0 5~ 0 .1m V。入院诊断 :冠心病 ,变异型心绞痛 ?原发性高血压病 期 ,脑梗死恢复期。予以硝酸甘油、鲁南欣康、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通过降低监测阈值、碘对比剂剂量,探讨其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06-01-2019-10-01濮阳市中医医院和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行CTA检查的患者103例,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为60 mL CTA碘对比剂,40 mL生理盐水,监测阈值150 HU;观察组为CTA碘对比剂和生理盐水均40 mL,监测阈值90 HU。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比2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客观图像质量(感兴趣区CT值、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值)、辐射剂量。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3,P=0.495;观察组主动脉弓(371.23±60.23) HU、左颈总动脉(471.21±63.25) HU、右颈总动脉(472.35±62.54) HU、左颈内动脉(512.36±70.23) HU、右颈内动脉(520.36±71.41) HU、基底动脉CT值(376.69±40.23) HU、图像信噪比(29.81±6.44)、对比噪声比值(40.65±8.2...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对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感染-高脂组、高脂组和感染组和对照组,喂养40周,取主动脉根部标本分析AS斑块面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血管壁CP抗原,微量免疫荧光法(Micro-IFA)检测CP特异性抗体IgG。结果:感染-高脂组小鼠平均AS斑块面积较高脂组增大[(135249±43748)μm2∶(96378±30945)μm2,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无AS样斑块形成。结论:CP感染可加速高脂饮食C57BL/6J小鼠的主动脉AS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的种类、异物所在上消化道解剖位置及胃镜治疗效果。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7年2月做胃镜检查患者的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疑诊上消化道异物者的胃镜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所发现异物给予相应内镜治疗,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种类、所在解剖位置分布情况。结果共267例患者疑诊为上消化道异物,262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5例未发现异物,仅见食管上段黏膜损伤。262例异物患者有259例胃镜下成功取出,3例胃镜无法取出。从异物嵌顿到就诊时间2 h~8 d。所有异物在嵌顿24 h内就诊且胃镜取出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而超过24 h才就诊者,均伴发较严重并发症,包括食管-气管瘘,需住院治疗,甚至行外科手术处理。对262例异物嵌顿解剖位置进行分析,食管异物最多,达166例(63.36%),胃内异物共63例(24.05%),十二指肠及胆道、胰管异物共27例(10.31%),吻合口4例(1.53%),咽部异物2例(0.76%)。异物种类以食源性异物多见,达151例,其中以动物骨性异物最常见,达110例;非食源性异物111例,种类较繁多,包括金属片28例,各种支架14例,牙签12例,打火机11例,胃石8例,药物及锡箔外包装7例,硬币5例,义齿5例,塑料片及陶瓷类5例,牙刷3例,其他包括胶囊内镜、玻璃瓶、筷子、纽扣等共13例。结论上消化道异物以食管最多见,以食源性异物最多见,其他异物种类较多。内镜下取出是安全有效的,对于上消化道异物,应尽早内镜下处理,延缓处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蝶骨卵圆孔的局部解剖特点,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参数。方法 15例(30侧)成人颅骨干性标本,进行蝶骨卵圆孔区的形态学观察和测量。2例(4侧)成人颅骨湿标本,观察卵圆孔区组织结构对应关系。结果 卵圆孔呈标准卵圆形25侧(83.33%),圆形3侧(10.00%),裂隙状2侧(6.67%)。左侧卵圆孔前后长度(3.64±0.96)mm,内外宽度(6.72±0.41)mm;右侧卵圆孔前后长度(3.38 ±0.74)mm,内外宽度(7.26±0.38)mm。结论 蝶骨卵圆孔的形态变化不一,术前充分了解卵圆孔解剖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穿刺术中的准确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为肠造口患者制订有效防治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 提出临床问题并建立循证护理团队,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Best Practice、美国指南网、Cochrane图书馆、OVID循证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形成循证防护策略后,培训相关人员,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将2018年7—10月运用循证护理实践路径的29例肠造口患者作为干预组,2018年1—3月未纳入循证实践流程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2 组患者第3个月时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3个月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以及造口相关费用等。结果 经循证实践,形成了6项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防护策略。经统计,实施循证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造口相关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践可调动护理人员科研证据应用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了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疗效,降低造口周围皮炎发生,并降低肠造口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79.
我国关于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逐年增多,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引 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显示,我国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患病率可高达 40%~80%,晚期恶性肿瘤 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则更高。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对手术、放疗 和化疗的耐受性和敏感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生存时间。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总死亡率,同时增加患者总生存期。由此看出,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日 趋重要,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肿瘤患者临床营 养研究的进展,就国内关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肿瘤营养治疗和营养研究的新思路,即在恶性 肿瘤发生、发展中尽早使用合适的营养筛查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量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 在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中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0.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探讨术后鼻泪管再通现象及其原因。方法36例(3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7例(7眼),女29例(32眼),年龄23 ̄71岁,平均39.6岁,病程半年 ̄12年,均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亦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膜表面麻醉为主。结果术后8 ̄10周术腔逐渐上皮化,35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2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2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总有效率94.5%(37/39)。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随访6个月部分病人(4眼)下鼻道原鼻泪管开口处冲洗时亦有液体流出。结论慢性泪囊炎病人在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效果好,且部分病人鼻泪管可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