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老年脑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脑血管狭窄情况、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及存在脑血管狭窄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有脑血管狭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脑血管狭窄的患者(t=4.223、3.812、3.635,χ2=33.734、9.814,均P0.05);轻度狭窄患者的MMSE总分、即刻回忆力评分、注意计算力评分、延迟回忆力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患者或重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的MMSE总分、延迟回忆力评分均显著高于重度狭窄患者,重度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OR=1.397)、合并高血压(OR=1.456)、血浆Hcy水平(OR=1.658)和脑血管狭窄程度(OR=2.138)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脑血管狭窄可能参与了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过程,可作为预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白细胞总数(WBC)及分类计数在判断aSA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80例aSAH患者依病情严重程度按Hunt-Hess级分为高级别、低级别,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中型、重型。分析入院时WBC及分类与该两个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WBC及分类计数鉴别病情严重的能力。结果分别与Hunt-Hess低级别和GCS轻中型相比,Hunt-Hess高级别和GCS重型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则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Hunt-Hess分级较强正相关(r=0.516,P=0.000;r=0.527,P=0.000),与GCS较强负相关(r=-0.508,P=0.000;r=-0.514,P=0.000),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该两个临床分级弱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指标为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该二者判断Hunt-Hess高级别的截点值分别为12.21×10~9/L、10.14×10~9/L;判断GCS重型的截点值分别为15.10×10~9/L、13.55×10~9/L。结论 aSAH患者入院时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价值相当且最佳。临床量表联合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有助于更可靠地准确评估aSAH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老年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判断价值与临床应用。方法分析8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合并患有脑梗死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仅患有肾病综合征的44例患者划为对照组。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IF在老年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T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2,P=0.007),两组研究对象在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t=2.601,P=0.011)、MIF(t=2.973,P=0.00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2.143,P=0.035)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与Hcy(r=0.365,P=0.020)、MIF(r=0.477,P=0.002)、hs-CRP(r=0.357,P=0.024)呈正相关;当MIF取值为0.856μg/L时对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92.52%,特异性为88.64%。结论 MIF可以作为判诊断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比分析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48例锡伯族、57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结果 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者(1.1±0.3 mm和1.0±0.1 mm比0.6±0.2 mm、88.3%和77.2%比38.0%,P<0.05),但锡伯族与汉族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锡伯族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于汉族(1.82±0.24比2.54±0.31, P<0.05),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也明显低于汉族(8.23±1.35比15.84±2.68,P<0.05),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结论 锡伯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均重于正常对照者,但锡伯族和汉族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锡伯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差异,且锡伯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低于汉族;通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5.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疗程长药多量大,长期用西医药治疗会引起耐药性及不良反应,而用中西药治疗疗效慢,这是临床医师们所遇到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75岁,2008年5月24日因咳嗽气喘10 d,发热1d就诊,自诉咳嗽、气喘进行性加重,轻度活动即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痰少色白,体温最高37.7℃,门诊以"肺部感染"收治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无肺部疾患史.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睾丸部分切除术在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睾丸良性肿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行睾丸部分切除术的睾丸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9个月~47岁,病程0~9年. 结果 8例患者全部行睾丸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单侧睾丸畸胎瘤、单侧睾丸腺瘤样瘤各2例,单侧睾丸纤维瘤、表皮样囊肿、多房性囊肿(乳头状囊腺病)、皮样囊肿各1例.随访2个月~25年,平均7.27年,均无复发. 结论 睾丸良性肿瘤并不罕见,值得重视,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手术是合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8.
我院自2002年至2008年共手术治疗了5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病人,均于手术修补颅骨缺损的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60~69岁妇女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足履行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60~69岁妇女自然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冲量、时相等参数特征,探索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设计,观察实验,于2009-01在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完成。 对象:60~69 岁的普通健康妇女。 方法: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3名60~69岁妇女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所有受试者测试期间足踝关节活动正常,测试时均脱鞋袜,以个人平常步态自然行走,每人行走3次,记录动态足底压力,计算足底各个区域的平均峰力值、冲量、时相等参数特征。 主要观察指标:足底各个区域的平均峰力值、冲量、时相等参数特征。 结果:受试者平地自然行走时,足部最大受力部位在足跟,各部位最大压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第3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第4跖骨、足弓、第5跖骨、第2~5趾骨;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足跟,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第3跖骨、第1跖骨、第4跖骨、第1趾骨、第5跖骨、足弓、第2~5趾骨;支撑时期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整足接触阶段,依次是离地阶段、前掌接触阶段、着地阶段。 结论:60~69岁妇女自然行走过程中足底承受压力及冲量最大部位为足跟和足前掌中部第2、3跖骨处;行走时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过长,前脚掌处压力中心密集,长时间大负荷刺激,易疲劳积累致损伤,老年人在行走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鞋子,加强注意对足的保护。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与抗抑郁药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9月住院治疗的抑郁症男性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抗抑郁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治疗共39例,痊愈22例,明显好转11例,显效5例,无变化1例。对照组完成治疗37例,痊愈13例,明显好转15例,显效7例,无变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整体治疗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抗抑郁药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自知力恢复效果佳,提高治疗依从性,远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