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建立了香樟芝麻素和9-羟基芝麻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了在不同坡位、品系及组织中的含量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分析型反向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0℃进行检测;采用SPSS 26.0软件运用多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两个芝麻素类成分含量结果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 两个芝麻素类成分在0.1~10μg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8.4%,两个成分含量分别在品系、坡位和组织部位3个因素下的显著性均为0.000(<0.05),3个因素间交互作用对芝麻素和9-羟基芝麻素的显著性分别为0.000和0.002(<0.0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香樟芝麻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两个成分含量在品系、坡位和组织部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因素交互作用对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产气荚膜梭菌检测方法。方法以产气荚膜梭菌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探针,以产气荚膜梭菌菌株提取核酸DNA作为模板,优化引物和探针的浓度比,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结果反应体系在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1μmol/L,探针浓度为0.1μmol/L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创伤弧菌等24种相关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对纯菌检测的灵敏度为9×102CFU/ml,重复性试验证实该体系重复性好,稳定性高;3例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相符。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能对临床气性坏疽做出快速准确的报告,实现对气性坏疽战时高发性疾病安全、快速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3.
高尔基体蛋白73及其基因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分析GP73和GP73 mRNA在PHC中的诊断价值,探讨血清中GP73和AFP联合检测对PHC诊断和高危人群普查的意义,为PHC诊断和普查提供一种新方法 .方法 采用ELISA对73例PHC、13例肝硬化、32例肝炎和62名健康人的血清GP73、AF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Ct值比较法计算GP7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分析8份正常肝组织和8份肝癌组织的GP73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ELISA检测4组血清GF73、AFP结果 显示,总体比较经Kruskal-Wallis检验,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89.6、52.0,P均<0.01),全血GP73 mRNA含量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33,P>0.05).组间多重比较Mann-Whitney检验结果显示,PHC组血清GP73的含量[166.7(162.7-231.8)μL]与肝硬化[57.3(46.6~113.6)μg/L]、肝炎[29.6(26.2~54.5)μg/L]及健康对照组[25.1(20.8~29.4)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46、297、349,P均<0.01),各组血清AFP的含量分别为380.9(258.5~ 503.2)μg/L、3.8(1.3~14.5)μg/L、5.1(2.4~7.8)μg/L、2.8(2.2~5.7)μg/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46、419、790,P均<0.01).肝癌组织GP73 mRNA表达量(12.64)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00).以ROC曲线确定诊断PHC的GP73临界值为123.2μg/L和AFP临界值为10.6 μg/L时,PHC组血清GP73、AFP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5.8%和53.4%,特异度分别为95.3%和92.5%,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90.7%.结论 GP73蛋白对PHC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全血标本GP73 mRNA检测不能作为诊断PHC的肿瘤标志,肝组织标本GP73 mRNA检测可作为诊断PHC的肿瘤标志,但存在创伤性大、风险大、患者痛苦等缺点.血清GP73联合AFP检测可有效提高PHC诊断,可用于PHC高危人群的普查及筛选.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3种艰难梭菌感染(CDI)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为CDI寻找合适的诊断方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6年5月~12月疑似CDI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例,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1)培养法;(2)酶联荧光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和谷氨酸脱氢酶(GDH);(3)q-PCR扩增艰难梭菌特异性基因tpi和毒素基因(tcdA/tcdB).以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结果 收集粪便样本70例,分离艰难梭菌13例(18.57%),其中产毒株6例(8.57%).q-PCR法鉴定tpi基因阳性17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91.23%、70.59%、98.11%、91.43%,均高于GDH法(84.62%、84.21%、55.00%、96.00%、84.29%)(χ2=24.881,P<0.001),且q-PCR扩增tcdA/tcdB的敏感度(66.67%)优于CDAB(33.33%)(χ2=35.918,P<0.001).结论 CDAB检测和q-PCR法特异性较高,GDH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3者均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q-PCR法检测CDI具有时效性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全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 PCR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GDH基因全编码区,产物经EcoRI SalI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GEX-4T-1质粒,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与其它生物GDH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GDH编码基因,大小为1410bp,无内含子,与Thailand株GDH基因相比,两有2个碱基不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与蓝氏贾第鞭毛虫,克鲁氏锥虫和梭状芽孢杆菌GDH的同源性分别为57.90%(260/449),56.51%(243/430),42.05%(164/390);与人的GDH-1,GDH-2的同源性分别为29.02%(101/348),28.73%(100/348)。结论 FCC1/HN株与Thailand株GDH高度同源,疟原虫GDH明显不同于其它生物GDH。  相似文献   
86.
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也是肿瘤难以彻底根治的主要因素。淋巴道与血道转移是肿瘤最重要的两条转移途径,研究表明:大多数上皮起源的肿瘤以淋巴道转移为主,且发生较早。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在决定结肠癌预后的众多因素中,淋巴转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达50%,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相关性高于原发灶的浸润程度,已成为决定结肠癌预后的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因此对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提高治疗结肠癌疗效的关键所在,是目前继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研究的又一热点。现就结肠癌淋巴管形成与转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报告1例自身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因右腋窝肿块、进行性加重8个月就诊。皮肤科情况:右腋窝可见10 cm×2.6 cm隆起性肿块,质软、稍有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差;额部、前胸部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及结节。根据其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检查、特殊染色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经局部手术切除及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方法检测141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12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脂,分析结直肠腺瘤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腺瘤组中血脂的情况。结果 141例结直肠腺瘤组中有高脂血症59例(41.8%),120例对照组中有高脂血症20例(16.7%),结直肠腺瘤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腺瘤组中,高脂血症者分别为39例(41.9%)、13例(40.6%)、7例(43.8%),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合并吞咽困难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ICU收治的23例合并吞咽困难并行PEG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均在10~25 min,其中22例一次成功,1例因心血管反应中止手术,出血量15~25 ml,术后并发返流性/吸入性肺炎2例,造瘘口旁皮肤感染5例,胃内容物漏出1例;导管堵塞/脱落2例。9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造瘘口管最长留置时间10个月,最短留置时间2个月。结论合并吞咽困难的危重患者,PEG提供了一个可靠,经济的胃肠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