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构建带编码HA标签的hdac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雌激素受体α和β(ERα和ER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提取的RNA产物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出hdac1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含编码hdac1 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hdac1;利用GST沉降(pull-down)实验观察HDAC1是否能特异结合ERα或ERβ;又将pcDNA3—HA—hdac1重组质粒分别和ERα表达载体或ERβ表达载体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观察HDAC1对ERα和ERβ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pcDNA3—HA—hdac1重组质粒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了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的HDAC1蛋白;GST沉降实验表明,HDAC1蛋白与ERα和ERβ均结合;共转染实验观察到HDAC1可使ERα蛋白水平降低,而对ERβ没有影响。结论:HDAC1与ERα和ERβ均结合,但其对ERs的作用具有亚型特异性,ERα和ERβ蛋白水平可能受不同类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METT11D1(methyltransferase 11 domain containing 1.简称其为GA9)(GenBank:AK024512)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融合表达GST-GA9(1-228aa)和GST-GA9(229-456aa)蛋白,利用包涵体纯化蛋白方法纯化蛋白,常规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转染带有FLAG标签的FLAG-GA9真核表达载体的293T细胞裂解物,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获得了GST-GA9(1-228aa)和GST-GA9(229-456aa)融合蛋白;利用这些融合蛋白得到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识别FLAG-GA9蛋白.结论:成功得到可特异识别GA9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GA9的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emo抗体的制备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抗Memo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检测其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Memo融合蛋白,常规免疫小鼠制备抗体。构建了带有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Memo。用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构建了Memo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Memo,制备的抗Memo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Memo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Memo蛋白在不同的小鼠组织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结论:成功地获得抗Memo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检测了其组织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其与恶性肿瘤的转移性、侵袭性的关系及其相关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λ噬菌体表达调控机理,阐明PL操纵了boxA及邻近序列突变对抗转录终止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内同源重组技术,使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上携带了CI857,PL,nutL[boxA*(*代表不同的boxA及临近序列缺失突变),boxB],N-lacZ,ttt,galK单拷贝基因,构建了含boxA及邻近序列突变(boxA*)的一系列新菌株,模拟了λ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的生理状态,利用抗转录终止报道基因galK分析研究了boxA及临近序列突变对PL操纵子抗转录终止作用的影响。结果 证明在缺失了boxA及部分上游序列的情况下,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不能通读转录终止子。结论 λ噬菌体左向操纵子具有与右向操纵子不同的转录调控现象。  相似文献   
15.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崔立斌,马清钧,张京生,李杰之,石成华,刘传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用Ficoll-paque从正常中国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PMI1640培养基(含10%小...  相似文献   
16.
人前列腺癌相关基因pc—1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pc-l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方法:采用巢式PCR技术,从原始克隆质粒中扩增出可编码蛋白分子的pc-l cDNA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入含EGFP和MYC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入人前列腺癌细胞C4-2中;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pc-l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与结论:pc-l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质中,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无菌小鼠、悉生小鼠、SPF 小鼠等在各单位之间运往期间,应有一种特定的运送装置以保证动物途中不受微生物污染。作者研制出一种装置,推荐试用,报告如下。材料、方法和结果运送器(图1):底面直径14 cm、高20 cm、口的直径9 cm。外层盖的孔径为0.5 cm,孔面积占每个盖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FHL1及其剪接体FHL1B、FHL1C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融合表达GST-FHL1蛋白,常规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分别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FHL1-5、FHL1B、FHL1C以及FHL1N端和C端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获得了FHL1-5、FHL1B、FHL1C及FHL1(1-169aa)和FHL1(168-280aa)的真核表达载体;得到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识别FHL1、FHL1B和FHL1C,而不识别FHL2-5;抗体与FHL1N端反应,而不与其C端反应。结论:成功得到可特异识别FHL1、FHL1B和FHL1C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FHL1及其剪接突变体的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