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视网膜内源性多肽CKASKGKL对多氯联苯(PCBs)暴露致子代视网膜发育异常的拮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收集斑马鱼胚胎予以PCBs处理,同时给予多肽CKASKGKL进行挽救实验,收集受精后48h幼鱼制备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子代斑马鱼视网膜发育情况。以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为工具细胞,予以PCBs处理,同时给予多肽CKASKGKL进行挽救实验,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了解多肽CKASKGKL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初步验证多肽CKASKGKL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53/cyclinD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多肽CKASKGKL可以拮抗PCBs暴露致子代斑马鱼视网膜发育异常,可以拮抗PCBs暴露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增殖活性降低;GSEA结果显示,多肽CKASKGKL可能通过参与p5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多肽CKASKGKL干预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p53表达降低,其下游负调控基因cyclinD1表达增高。结论:多肽CKASKGKL可以拮抗P...  相似文献   
82.
从长春地区牛粪中检出大肠杆菌O_(157)∶H_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大肠杆菌O 15 7∶H 7被认识为人的病原菌以来〔1〕,牛已被认为是该菌的主要携带者 ,因为大多数疾病暴发是由牛肉制品或牛奶引起的〔2~ 4〕。大肠杆菌O 15 7可以引起出血性性肠炎 ,甚至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以及血栓形成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多起疾病暴发 ,因而十分引人注目 ,我国也有从散发病例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5~ 7〕,我们以前也曾从牛肉和猪肉中分离出该菌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在我国牛是否是大肠杆菌O 15 7∶H 7的携带者 ,进而证明其在公共卫生上的重要性。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大肠杆菌O 15 …  相似文献   
83.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 menphic papulosis)亦称Degos病,即致死性皮肤-肠道团塞性动脉炎综合征,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84.
带状疱疹后发生多器官残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2岁,因进行性视力,听力减退伴牙齿脱落10个月,于2004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1年前因左额部片状红斑,簇状绿豆磊群集性水疱,伴刺痛,皮损沿三叉神经呈带状分布,曾以外院就诊,被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日服阿昔洛韦,罗红霉素,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85.
经鼻插胃管是临床护理的常规操作,在插管过程中,因胃管对鼻黏膜及咽喉部刺激性较大,易引起患者呛咳、恶心及呕吐等不适.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我们受咽喉部检查时使用丁卡因的启示,两年来,对普外科54例置管首次不成功患者在插管时使用了丁卡因,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血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nis)为革兰阳性球菌,是人口腔的正常菌群,常见于牙菌斑中.该菌为机会性致病菌,可通过洗牙或牙科手术等引起的损伤而进入血液,定植于心脏瓣膜,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1].本研究报道1例由血液链菌引起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对未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患者中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分析,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一医院从未使用碳青霉烯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分离出37株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通过肉汤稀释法测试了外排泵抑制剂(PAβN)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影响.通过PCR方法对金属酶编码基因及外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用实时定量PCR( RT-PCR)方法对oprD2和ampC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脉冲场电泳技术(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37例患者中,体内分离出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之前,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的16例患者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为(20.0±9.5)d,显著长于仅使用一种抗生素治疗的21例患者[(12.6±4.4)d;t=-2.9004,P<0.01].在37株菌中,32株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仅有1株菌检出金属酶(IMP-9型),但该菌金属酶表型为阴性;29株菌的oprD2基因上均在同一位点正向插入序列ISpa1328;oprD2表达量检测有35株菌为零表达,2株菌过度表达ampC酶;37株菌PFGE分型分为6个脉冲型,其中26株菌为C2型;所有37株菌在外排泵抑制剂作用下,表现出外排功能.结论 氟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36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 36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21例,梅花钉9例,“V”形针3例,国产带锁髓内钉3例。其中内固定物选择错误16例,骨折复位不良或有明显骨缺损18例,术后过早负重22例。所有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植骨后全部愈合。结论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遵循生物力学原则。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在良好复位的同时尽量保护骨折处的血运、有明显骨缺损时应一期植骨,术后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循序渐进,避免术后过早负重是预防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9.
多发性、急性脑梗死已经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由于脑梗死造成的失语和偏瘫给患者的语言交流和生活自理能力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也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做好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股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老年创伤,治疗因人而异,随着骨科医疗技术及理论的不断进展,方法渐多.我们对近四年收治的69例股骨近端骨折的病人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