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裴丽敏  杜武勋  李晓凤 《陕西中医》2021,(11):1586-1590
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之源,气化是宇宙万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是中医“天人相应”和“整体观”的体现,由自然气化、人体气化、药物气化三部分组成,自然气化是自然气候、物候的变化; 人体气化是五脏生克制化关系,是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药物气化为中药受自然之气、具有自然之性,以己之偏性调节人体之气的运行。自然气化、人体气化、药物气化也体现了“时间-气候-物候-病候”的理念。人体气化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与五脏关系密切,受自然气化与药物气化的影响。五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人体气化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在临床应用中,疾病的发生发展、辨证、治疗、预防均有气化理论的指导和应用,气化理论贯穿了疾病的诊疗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预测肺腺癌结节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病理类型明确的肺结节患者,按病理类型分为腺体前驱病变组与腺癌组,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3D Slicer软件对病灶容积感兴趣区(ROI)进行逐层手动勾画,通过Python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提取临床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及CT影像学语义特征。选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特征筛选。在训练集中分别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模型1)及临床与影像组学特征相结合(模型2)的随机森林(LR)肺腺癌结节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训练集130例,测试集56例。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数量分别为688个和25个。经特征筛选,共保留11个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特征中年龄、结节成分、结节最大径在训练集中组间差异显著(P<0.05)。训练集中模型1和模型2的AUC分别为0.991和0.960;测试集中模型1和模型2的AUC分别为0.913和0.884,准确率分别为0.875和0.839,精确度分别为0.872和0.824,召回率分别为0.976和1.0,F1分数为0.921和0.903。结论:基于临床及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RF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肺腺癌结节。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在胸部放疗心肌损伤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放疗治疗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行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99mTc-MIBI核素心肌显像检查。结果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变化不明显,P>0.05,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相对敏感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表明,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居多,又以ST-T改变最为明显。放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间隔室壁增厚率、左心室后壁室壁增厚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核素显像(MPI)和心肌酶、心电图阳性例数和敏感性接近,均高于心脏超声的敏感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价放射线引起或诱发的心肌损伤,早期以心肌酶谱改变,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较有价值,晚期心脏超声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4.
1994年肥胖基因 (ob基因 )及表达产物瘦素被发现 ,1995年人的肥胖基因又被成功克隆[1] 。近年来 ,研究者们注意到瘦素不仅与内分泌疾病、高血压病等有关 ,而且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胃肠道肿瘤等消化系疾病关系密切。现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 ,就瘦素与消化系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1 瘦素及其受体的功能瘦素是ob基因的表达产物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 ,通过其受体介导发挥作用。瘦素受体 (ob R)基因已被成功克隆 ,它属于Ⅰ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分为长受体 (ob Rb)和短受体 (ob Ra、ob Rc、ob Rd)两种 ,目前证实有 6种亚…  相似文献   
115.
胸腔置管引流灌注高聚生治疗恶性胸水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高聚生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内灌注对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胸腔穿刺、置入长套管针灌注高聚生及顺铂与单用顺铁疗效对照。结果:高聚生+顺铂组40例,有效率82.5%;化疗组顺铂36例,有效率47.2%(p〈0.05)。结论:经长套管针置入灌注生物制剂+化疗药物,疗效明显优于胸腔内单纯灌注化疗药物,因此生物制剂高聚生经长套管针置入胸腔内灌注不失为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之了。  相似文献   
116.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的影响。方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前列地尔治疗组(n=25);测定脑梗死各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n=25)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脑梗死各组低切及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开始时上述指标在脑梗死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脑梗死各组上述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开始时(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开始时(P<0.01),前列地尔治疗组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即血液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和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后上述血液流变学异常明显改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7.
共刺激信号是1970年由Bretscher和Cohn在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证实的[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的B7家族中的共刺激分子有些是激发或增强免疫应答,有些是下调或终止免疫应答。B7-H1是新发现的 B7家族成员之一,它在诱导初始T 细胞的增殖,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活化T细胞的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7-H1分子可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促进效应性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凋亡,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过程[2]。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B7-H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该分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原发性震颤三家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家系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例原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ET在同一家族中男女均可发病,3例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患病率分别为:41.2%、40.0%和50.0%。结论原发性震颤是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疾病,以姿势性或意向性震颤为主,手及头部受累明显,多数患者饮酒试验阳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系统评价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0月。纳入关于宫腔灌注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所有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2位评价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队列研究运用改良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系统评价文献质量,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共406例,406个周期。应用宫腔灌注PRP与不采用宫腔灌注PRP比较,黄体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MD 1.07,95%CI 0.87~1.28,P<0.00001)、胚胎种植率(OR 2.01,95%CI 1.22~3.31,P=0.006)、血清学妊娠率(OR 2.57,95%CI 1.45~4.58,P=0.001)、临床妊娠率(OR 2.46,95%CI 1.56...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某院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72例,均给予相同治疗方式,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用药后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