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及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如果诊治不及时常常可以引起关节功能障碍。我院自 1992年 1月~ 1999年 7月应用美国Stryker关节镜对 36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病人进行了关节清理术并给予冲洗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8~2岁 ,平均 17 8岁。左膝 2 0例 ,右膝 16例。病史 1~ 30d ,平均 6d。1 2 临床表现和体征 起病急伴全身高热症状 33例 ,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6例。1 3 治疗方法1 3 1 全身治疗 所有病人一经诊断 ,均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关节穿刺液细菌培…  相似文献   
62.
3-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属于异黄酮化合物,为一弱植物雌激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存在着多重抑制效应,其抗肿瘤机制为调节雌激素受体、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抑制血管形成、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等,与多种肿瘤的发生低风险有关。3-羟基异黄酮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综述3-羟基异黄酮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癌基因高表达人上皮细胞转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构建癌基因高表达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模型并应用于致癌物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活性的检测.方法 在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中依次导入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癌基因H-RasV12或c-Myc或空白载体,构建细胞株16HBETR、16HBETM和16HBETV.检测所构建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染色体畸变等指标.用已知致癌物硫酸镍(NiSO4)和二氢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多次染毒,利用软琼脂试验及荷瘤试验检测化学物诱导细胞转化的活性.结果 经过端粒酶活性测定以及蛋白印迹验证上述转基因16HBE细胞株均构建成功.癌基因H-Ras和c-Myc的表达分别使细胞的增殖加速30.3%和10.4%,但是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没有发生改变.癌基因高表达细胞株只在软琼脂中形成少数背景克隆,但不能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BPDE诱导16HBETR、16HBETM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间期分别为5周、11周,比对照组细胞16HBETV的20周分别提前了15周和9周;而硫酸镍诱导16HBETR、16HBETM细胞转化的间期分别为11周、14周.比对照组细胞的32周分别提前了21周和18周.结论 癌基因高表达的细胞转化模型可大大缩短试验间期,有望应用于环境致癌物的筛查及化学致癌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武汉地区听力残疾(听残)人群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地区485例听残者,完成自编残疾人一般情况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问卷调查。结果 听残者CES-D总分及EPQ-RSC精神质、内外倾向和神经质因子分别为(25.8±12.0)、(4.0±2.0)、(6.3±3.3)和(5.6±3.5)分;根据CES-D得分,分别检出有抑郁症状、肯定有抑郁症状和有严重抑郁症状的听残者222、167和54例,检出率分别为45.8%(95%CI=41.3%~50.2%)、34.4%(95%CI=30.2%~38.7%)和11.1%(95%CI=8.3%~13.9%);听残者抑郁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为受教育年限≤9年(OR=3.39)、一级和二级残疾(OR=1.88)、无助听器(OR=1.78)、EPQ-RSC内外倾向因子分≤6分(OR=2.20)和神经质因子分>6分(OR=4.82)。结论 武汉地区听残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文化程度低、听残等级重、无助听器和内向、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可能增加了听残者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5.
表观遗传学提供何时、何地及如何应用遗传信息的指令,在时空顺序上控制基因的表达,它不涉及DNA序列改变但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表观遗传学修饰主要通过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等模式来控制基因的表达.在环境应答状态下,上述几种调控模式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表观遗传调控网络[1].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s)的作用下,在DNA碱基上添加甲基的过程.在哺乳动物细胞中,DNMTs是催化DNA甲基化的主要酶类.近年来研究发现DNMTs的表达异常与疾病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同时DNMTs也是外源化学物作用的靶点,外源化学物通过改变DNMTs的表达水平和酶的活力,影响DNA的甲基化和表观遗传的调节功能.本综述将介绍DNMTs的功能以及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DNMTs调控与外源化合物毒作用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我科自1978—10~1987—04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人实行手术治疗,现将疗效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5~56岁,平均39岁。病程1~9a(年),平均2.4a。其中双侧乳房内均有单发肿块者5例,一侧乳房内单发肿块者36例,一侧乳房内多发肿块者9例。月经前期乳房胀痛,月经后期乳房胀痛减轻者27例,乳房无规律刺痛伴周身不适者16例,乳房持续性胀痛者7例。因乳房疼痛而影响生活和工作者24例。本组50例病  相似文献   
67.
温胆汤出自《千金方》,其药物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其适应的病机为痰热或湿热阻滞三焦,或阻滞肝胆。是内科常用方剂。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鼻科疾患。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疾患.累及孪生者罕见,Lipton(1955)报告一对孪生兄弟同患此病,国内尚未见孪生者同患此病的报导.现将我们遇到的一对孪生姊妹同时患病,报告如下.例1.女,16岁(为例2孪生姐姐).自出生即见四肢肌肉萎缩,多个关节屈曲挛缩、僵硬和活动受限.16年来病情无进行性加重.月经来潮,周期正常.无家族因素,生产史无特殊.3岁时曾患膀胱结石手术.  相似文献   
69.
我们两家医院自1980年至1991年2月间共收治破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其中有5例髓核穿破纤维环后,部分或大部分游离于椎管内引起了较复杂的临床表现。均经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2019年广州市区PM_(2.5)浓度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疾病干预及公共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广州市居民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数据,结合同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的影响。结果 2019年广州市PM_(2.5)年均浓度为(34.94±18.22)μg/m^(3),超过《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的一级标准(15 μg/m^(3))。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滞后时间 PM_(2.5)浓度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单日滞后效应中,以滞后第 6 d(lag6)的 PM_(2.5)浓度影响最大,PM_(2.5)浓度每增加 10 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1.432%(95%CI:1.187%~2.942%)。在移动平均滞后效应中,过去7 d(lag06)的效应最大,PM_(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为1.513%(95%CI:1.346%~1.659%)。结论 PM_(2.5)会增加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且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