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4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将55例肺癌病人术前MRI显示淋巴结的情况与术后比较,以直径在1cm及1.5cm为阈值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应用DIASONICS0.35T超导成像系统行T1及T2加权成像。结果:87.3%(48例)的病人MRI可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共133个,其中119个信号在T1WI及T2WI上与肿瘤相似,占89.5%;另14个比肿瘤信号略低,占10.5%。手术摘除淋巴结150个,MRI漏计17个,占11.3%。150个淋巴结中44例(80%)74个(49.3%)有转移。1cm以下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9%(2/34),1cm~1.5cm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2.3%(30/71),1.5cm以上的转移率为93.3%(42/45)。按1cm及1.5cm以上为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52.6%、74.6%、66.7%、95.2%及56.8%、96.1%、76.7%、93.3%、69.5%。结论:MRI显示淋巴结虽有许多优点,但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仍只能以大小作为标准,信号强度帮助不大;作者认为MRI可采用与CT相似的标准,即将1cm—1.5cm的淋巴结列为可疑,1.5cm以上的定为转移;是否增强以后信号强度对鉴别诊断有所帮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1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53岁,14年前因有症状的子宫平滑肌瘤住院手术。妇检示:外阴及阴道无特殊;宫颈光;子宫前位,孕3个月大小,活动可;双侧附件正常。术前X线胸片发现右肺2个直径约1.2cm结节,边界清楚,疑转移瘤,予超声、胃镜、肠镜及多种实验室检查未发现肺外恶性肿瘤,1周后行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孕3个月大小,有多发肌瘤,最大肌核6cm×6cm×5cm,病理报告“良性子宫平滑肌瘤”。1周后出院。出院后密切随访1年,无呼吸道不适等  相似文献   
43.
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扫描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流速时磁共振对比剂在胸部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分布特征,为把握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最佳扫描时机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无明显胸部疾病的自愿者50例,按对比剂流速2、3和4 ml/s随机分3组,用2 ml对比剂进行试验性注射,均经肘静脉注射。绘制各靶血管的动态强化曲线,测量对比剂到达时间、峰值时间、肺循环时间等。结果:2 ml/s流速时,对比剂到达肺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的时间分别为(5.17±1.47)、(8.16±1.09)和(10.17±0.75)s;3 ml/s流速时,分别为(4.43±1.27)、(7.71±2.69)和(8.71±1.60)s;4 ml/s时,分别为(4.33±1.16)、(8.35±2.15)和(8.20±1.84)s,呈现出高流速略快于低流速的趋势;强化峰值持续时间均在15~20 s;肺循环时间2 ml/s组为(3.50±0.55)s,3 ml/s组为(3.43±0.54)s,4 ml/s组(3.67±0.58)s,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对比剂到达靶血管时间肺动脉为3~6 s,肺静脉为7~11 s,主动脉为8~12 s;(2)15~20 s的强化峰值持续时间基本可以保证大多数快速序列的扫描;(3)肺实质成像的数据采集时间最好短至5 s以下才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4.
不典型肺结核CT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析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并探讨其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典型肺结核63例,所有病例均得到证实,CT扫描包括常规层厚和薄层扫描或HRCT扫描,5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不典型CT表现有6种,粟粒性病变缺乏临床症状8例,肺炎实变型16例,磨玻璃密度阴影4例,气管支气管结核20例,结节或肿块9例,纵隔淋巴结结核6例.结核诊断率39.7%(25例),误为肿瘤19.0%(12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样,类似肺炎和肺癌,多数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45.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或肿块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临床可行性及合适扫描方案。方法42例病例平扫均采用低剂量全肺螺旋扫描,发现肺结节或肿块病例在病变部位加低剂量及常规剂量薄层轴扫,首次发现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行常规剂量(200mAs)全肺扫描及病变部位薄层延迟轴扫。全肺扫描采用标准算法分别重建出低剂量7.5mm、5mm及常规剂量5mm横断面图像,同时利用标准算法及高分辨算法分别重建出2种剂量VR图像。比较2种剂量横断面5mm、薄层图像以及低剂量5mm与7.5mm图像对肺结节或肿块的形态特征、大小、测量密度的差别;比较低剂量及不同算法对三维VR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2种剂量图像对肺结节或肿块大小、形态的显示无明显差异,但是低剂量薄层扫描图像部分征象显示不如常规剂量图像。密度测量方面,低剂量薄层扫描图像标准差较大,与常规剂量有明显差异。重建VR图像质量2组剂量无明显差异,标准算法重建好于或等于高分辨算法图像。结论低剂量扫描7.5mm标准算法图像重建,病灶局部加常规剂量薄层轴扫,可以准确显示肺结节或肿块形态、大小、密度特征而且大大降低了病人的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其中13例首次CT误诊,分别为炎症7例、结核3例、转移瘤3例。结果:CT表现可分为多发结节型5例、肿块型2例及肺炎样型16例。其中仅2例典型叶段分布者,3例叶段实变为主及4例蜂房样者提出了弥漫型肺泡癌的诊断,弥漫结节型、肿块型及散在斑片影均未能有效提示诊断。结论:弥漫型肺泡癌表现类型多样,典型叶段分布的多发结节、有血管造影征和支气管充气征的单/多叶段实变、蜂房状浅淡密度等较有特征性,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54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发病2天内胸片特点.结果(1)肺内改变有毛玻璃状、斑点状、小片状影、肺门区块状影、弥漫性实变等五种类型,常混合出现,可单侧或双侧,以右侧略多;(2)心脏改变右室轻度增大、心腰略丰满;(3)肺门改变中心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模糊,增大不明显;肺野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正常;(4)胸膜改变常伴有水平裂增厚.4~5天复查,上述改变完全消失.结论X线胸片的影像特征对诊断高原性肺水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肺外恶性肿瘤患者肺内孤立性病灶(EPM-SPN)定性诊断的可能性,评价CT对此类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证实的EPM-SPN病例103例,通过对年龄、性别、吸烟史、肺内外病灶的平均时间间隔、肺内结节或肿块的CT形态学特征等多因素分析,探讨EPM-SPN定性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103例病例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孤立性转移瘤、良性病灶分别为48、48和7例,平均年龄为(57.69±15.77)岁,男女之比为1.78: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孤立性转移瘤组的平均年龄和男女比分别为(63.50±11.91)岁、1.88:1和(53.48±16.88)岁、1.89:1;原发性肺癌组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大于孤立性转移瘤组(t=3.34,P=0.02).各组吸烟率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孤立性转移瘤组的两瘤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66.78±75.2)个月和(28.40±37.0)个月,后者显著短于前者(P<0.05);时间间隔≥24个月,原发性肺癌例数明显增多(P<0.05).原发性肺癌和孤立性转移瘤两组间"毛刺"和"光整"的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而"分叶"和"清楚边界"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肺癌组和孤立性转移瘤组肺部病灶的最大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灶最大径≥4cm,原发性肺癌明显多于孤立性转移瘤(P<0.05).结论:EPM-SPN的定性诊断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两瘤时间间隔和肺内病灶的CT形态学特征,而与性别、吸烟史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行152次多层螺旋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并计算其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活检阳性率94.9%,特异度100%;其中恶性肿瘤116例(鳞癌48例、腺癌34、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大细胞癌4例、肺泡癌8例、转移癌16例),19例良性病变,包括结核7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1例,肺脓肿1例和隐球菌肺炎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是安全的经皮肺内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50.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至少1支BA肺外段能清晰显示。右侧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213/436支,48.85%)及降主动脉(207/436支,47.4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363/371支,97.8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95/207支,45.89%),其次是前壁(88/207支,42.51%),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272/363支,74.93%)。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共干动脉以前壁最多(57/77支,74.03%)。60.11%(223/371支)的左BA走行于左主支气管上缘,少数在下缘(95/371支,25.61%)和后缘(53/371支,14.28%)。49.31%(215/436支)的右BA走行于右主支气管后缘,35.55%(155/436支)走行于下缘。BA分布类型共11种,左右各1支(R1L1)者最多见(192/359例,53.48%),右2支左1支(R2L1)其次(63/359例,17.55%)。结论BA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