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的各类肝脏病灶CT表现,分析并总结出各自病灶的CT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肝脏病灶的CT表现;114例收集的病例均经过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其余患者由于病史具有特征性(如外伤等)或病灶特征性(脂肪瘤、囊肿等)而证实。结果CT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肝脏病灶常见的恶性病变有: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乏血供肝细胞癌、肝淋巴瘤,良性病变有:错构瘤、脂肪瘤、肝结核、肝脓肿、炎性假瘤、囊肿或多囊肝、脂肪肝、血肿或挫伤;胆管细胞癌呈渐进性强化伴有其内及周围胆管扩张为特征性改变,肝转移瘤呈典型"牛眼征"及原发病变为其特征性,肝淋巴瘤各期均呈轻度均匀强化为其特征,错构瘤的特征为其内脂肪及血管影,脂肪瘤的特征为病灶为脂肪密度无强化,肝结核形态不规则呈斑片状同时有肺等其他部位结核的表现,肝脓肿呈多层环形、部分病灶伴有积气,囊肿/多囊肝呈无强化均匀液性密度影,脂肪肝各期强化程度基本与正常肝脏一致,肝脏血肿或挫伤有外伤史。结论结合其他各期CT表现可以对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肝脏病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2.
患者 男,53岁.因“右侧腰背部胀痛10余天”入院.右侧腰腹部可扪及8 cm×10 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彩超示:右肾上极稍强实质性包块8.3 cm×8.2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考虑右肾实质性包块.CT显示:右肾中上份见大小约为92 mm×85 mm×82 mm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其密度不均,CT值约38 HU;内见钙化影(图1).增强后各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约49 HU;强化程度均低于肾实质(图2~4).CT诊断:右肾中上份肿瘤性病变.手术见右肾上极一大小约9 cm×8 cm×7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小,表面血管曲张.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右肾切面见一球形肿物,直径8 cm,累及肾脏中上极及肾门,肾窦结构不清(图5).  相似文献   
2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很多病因可导致AP的发生,既往一直认为胆道疾病是主要原因.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的改变,患有脂肪肝的人不断增加,随着脂肪肝患病率增加,.AP伴有脂肪肝的比例在逐渐增加[1].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229例AP患者的CT检查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脂肪肝与胰腺炎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25例病人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P)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和口服氟他胺的联合内分泌疗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下尿路梗阻情况明显缓解,4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6例曾有尿潴留病史的患者无一例再次发生尿潴留,术后4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身体一般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手术前后,分别为(30±5)分,(9±4)分和(50±20)分,(75±20)分,P均〈0.05,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TUPKP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MMC)膀胱内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27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THP与MMC交替膀胱灌注,并作随访和疗效与副作用的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观察12—20个月,平均16个月,复发率10%(3/27),疗效与单用THP相当,副作用轻微。结论:THP与MMC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原因,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34例患者的年龄33~77岁,中位年龄56岁。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者4例(3例为子宫肌瘤,1例为盆腔脏器脱垂),因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手术者30例。病理提示:宫颈鳞癌28例,非鳞癌6例;Ia1期18例(均无淋巴脉管阳性),Ia2期8例,Ib1期8例。16例Ia2~Ib1期患者中,5例术后行补救性放疗±化疗,4例行补救手术,7例未进一步治疗。随访16~144月(中位随访时间55.5月),总生存率100%。不同补救治疗方式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浸润性宫颈癌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临床病理参数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部分低危的浸润性宫颈癌可考虑随访而不行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27.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因发现左侧乳房包块10月余入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约8点钟方向距乳头3.0 cm处可扪及大小约3.0 cm×2.0 cm质中包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皮肤形态及色泽未见明显异常,无酒窝征及桔皮样变,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